山好水亦珍,清切甘如醴。
朱幹待方空,玉壁见深底。
勿为先渴忧,严扃有时启。
蔡襄(一○一二~一○六七),字君谟,兴化仙游(今属福建)人。仁宗天圣八年(一○三○)进士,爲西京留守推官。庆历三年(一○四三),知谏院,进直史馆,兼修起居注。次年,以母老求知福州,改福建路转运使。皇祐四年(一○五二),迁起居舍人、知制诰,兼判流内铨。至和元年(一○五四),迁龙图阁直学士、知开封府。三年,以枢密直学士再知福州,徙泉州。嘉祐五年(一○六○),召爲翰林学士、三司使。英宗即位,以端明殿学士知杭州。治平四年卒,年五十六。孝宗干道中,赐謚忠惠。有《蔡忠惠集》。事见《欧阳文忠公集》卷三五《端明殿学士蔡公墓志铭》,《宋史》卷三二○有传。 蔡襄诗九卷,以明万历四十三年陈一元校,朱谋玮、李克家重校《蔡忠惠集》四十卷本爲底本(藏上海图书馆),校以明万历四十四年蔡善继双瓮斋刻《宋蔡忠惠文集》三十六卷本(简称蔡本,藏北京图书馆),明天启二年丁启濬、顔继祖等刻《蔡忠惠诗集全编》二卷本(简称诗集,藏上海图书馆),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端明集》四十卷本(简称四库本),近人朱翼庵影印《宋蔡忠惠公自书诗真迹》(简称手迹)。集外诗另编一卷。集中卷七《度南涧》“隠隠飞桥隔野烟”,《入天竺山留客》“山光物态弄春晖”,《十二日晚》“欲寻轩槛倒清尊”,宋洪迈《万首唐人绝句》收爲张旭诗,《蔡忠惠诗集》有注,以爲洪迈误收,今仍保留原状。
《北苑十咏·御井》是宋代文学家蔡襄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山好水亦珍,清切甘如醴。
朱幹待方空,玉壁见深底。
勿为先渴忧,严扃有时启。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口宝贵的御井(皇家用水井),并表达了对它的珍视之情。诗人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赞美了这座山好水清的御井,将其比喻为甘甜如醴的美酒。诗中还提到了井的结构和外观,朱红色的井框映衬着清澈见底的玉壁。最后,诗人告诫人们不要为未来的渴望而担忧,因为只需在适当的时候打开严密的井盖,水便会源源不断地供应。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口优美的御井,并通过对井水的描述传达了它的珍贵和甘甜。诗人运用细腻的意象,将井的颜色和结构细节描绘得栩栩如生,让读者仿佛可以看见井水的清澈和底部的景象。诗人通过对御井的赞美,表达了对水源的重要性和对它的珍视之情。
诗的最后两句"勿为先渴忧,严扃有时启"寓意深远。诗人告诫人们不要过于担忧未来的渴望和需求,因为只要在适当的时机打开严密的井盖,水便会源源不断地供应。这可以被理解为对人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保持乐观和耐心的忠告。
整体而言,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揭示了水的珍贵和重要性,并通过对御井的描绘,表达了对井水的赞美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它提醒人们要珍惜身边的资源和机会,并以平和的心态面对未来的挑战。
身到瀛洲须命好,官称庚氏莫言卑。
稻田高下欲分畦,积潦瀰茫隔寸堤。天意未收连夜雨,农功良苦半身泥。一丸莫救风涛决,千顷空怜稼穑低。朝满夕除应可信,望晴心绪忆昌黎。
喜得家书睡不成,拥衾欹枕数寒更,冲风勿板俄惊晓,映日纱窗又报晴。蹀躞过桥朝马响,咄嗟争道担夫声。利名失脚时回首,虽未能忘也较轻。
闻爇炉香要决疑,不疑何用卜著龟。圣人自有韦编在,进退存亡岂不知。
全家居小艇,面色总成黧。何可偏多子,平生仅一妻。螺羹兼蚬肉,稗粥和秔粞。细省庄周语,逍遥理未齐。
过了秦灰汉又唐,衣冠谁不是牙郎。河东柳氏何师法,奴婢犹知蹈大方。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