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亭放脚小轩渠,从险趋平本一涂。
掌上烟川三百里,蜀都风物似吴都。
洪咨夔(一一七六~一二三六),字舜俞,号平斋,于潜(今属浙江)人。宁宗嘉泰二年(一二○二)进士,授如皋簿。继中教官,调饶州教授。崔与之帅淮东,辟置幕府。后随崔至蜀,歷通判成都府,知龙州。理宗朝,召爲秘书郎,以言事忤史弥远,罢。弥远死,以礼部员外郎召,迁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给事中。官至刑部尚书,翰林学士、知制诰。端平三年卒,年六十一,謚文忠。有《平斋文集》三十二卷。《咸淳临安志》卷六七、《宋史》卷四○六有传。 洪咨夔诗,以《四部丛刊》影印宋刻《平斋文集》爲底本。原集卷一六所收致语口号、帖子词等及从《诗渊》等书辑得集外诗,另编一卷。
《青渠追和宋金都壁间韵》是宋代洪咨夔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短亭放脚小轩渠,
从险趋平本一涂。
掌上烟川三百里,
蜀都风物似吴都。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景色如画的田园风光。短亭、放脚、小轩和渠道构成了一幅平和宜人的画面。尽管沿途有一些险要的地方,但最终它们都通向平坦的土地。整个地区烟雾弥漫,延伸三百里,使得这片土地的景色宛如蜀地一般美丽,仿佛置身于吴地(指江南地区)一般。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宜人的农村景色。短亭、放脚、小轩等词语形象地描述了农村的小景点,给人一种亲切和舒适的感觉。通过描述从险要地区到平坦土地的转变,诗人表达了人们努力克服困难、追求平和生活的愿望。掌上烟川的描绘增加了诗词的视觉效果,使读者感受到远处的美景。最后一句“蜀都风物似吴都”则表达了作者对这片土地之美的赞叹,将其与江南地区(吴都)的美景相提并论。
整首诗词以自然景色为主题,通过简洁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一幅宜人和平和的农村景象。诗人以淡雅的笔调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平和生活的向往。这首诗词既展示了宋代文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又体现了他们对安宁和平的追求。
天上张公子,诗轻万户侯。驾车追熟路,顺水放轻舟。化鹤惊何远,藏山散莫收。可人秋浦掾,著力为冥搜。
父母胞胎未结前,赵州识后笑南泉。豁然道与虚空似,不道虚空似豁然。
北城击柝复欲罢,东方明星亦不迟。邻鸡野哭如昨日,物色生态能几时,舟楫眇然自此去,江湖远适无前期。出门转眄已陈迹,药饵扶吾随所之。
燕子呢喃君得知,深谈实相妙难思。久参贝叶云何梵,一见桃花更不疑。一物言无也大奇,如何半夜却传衣。於知见处生知见,在是非中起是非。
宗乘一唱殊途绝,万别千差俱泯灭。通身是口难分雪,金刚脑后三斤铁。
流俗方澜倒,禅心自铁顽。人于诗信老,天与病全閒。拄杖溪山曲,移尊雪月閒。相逢多拙句,为我细修删。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