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合窗扉学画船,青荧灯火对床眠。
北风带雪披檐竹,浑似潇湘夜泊天。
贺铸(一○五二~一一二五),字方回,号庆湖遗老、北宗狂客,卫州(今河南汲县)人。以唐贺知章爲远祖,因自称越人。初以外戚恩爲右班殿直,官监军器库门、临城酒税、徐州宝丰监等。哲宗元祐七年(一○九二),以李清臣、苏轼等荐,监鄂州宝泉监。丁母忧服除,通判泗州、太平州,管勾亳州明道宫。徽宗大观三年(一一○九)以承议郎致仕,卜居苏南。又以荐復起,管勾杭州洞霄宫。宣和元年(一一一九)再致仕。七年,卒于常州,年七十四。铸善爲词章,以填词名家,因《青玉案》词“梅子黄时雨”句,世称贺梅子。诗亦爲时人所重,自编《庆湖遗老诗集》前后集,今有前集传世。集中诗题下多详注作诗年月及诗中涉及的人物里居姓字,见出今本仍系自编本之旧。事见《庆湖遗老诗集》原序及附录《贺公墓志铭》,《宋史》卷四四三有传。 贺铸诗,以明谢氏小草斋抄本(今藏北京图书馆)爲底本,底本在原集九卷后增补“拾遗”“补遗”各一卷。参校清干隆彭氏知圣道斋抄本(简称清抄本)、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及宜秋馆刊《宋人集乙编》本(简称宋人集),并酌校宋陈思《两宋名贤小集》(简称小集)中所收诗。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同张汉求宿升中院西寮》是宋代贺铸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僧合窗扉学画船,
青荧灯火对床眠。
北风带雪披檐竹,
浑似潇湘夜泊天。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与张汉一同在升中院西寮过夜的情景。诗中的僧人合上窗扉,学着画船,青色的灯火映照在床上,两人在这样的环境中安眠。北风带着雪花吹拂着屋檐上的竹子,整个景象仿佛是潇湘江上夜晚停泊的船只。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描绘了作者与张汉在寒冷的夜晚共度时光的情景。诗中的青荧灯火和北风带雪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寂静而温暖的氛围。作者通过对细节的描写,将读者带入到这个安静而宁静的夜晚场景中。
诗中的"僧合窗扉学画船"表达了僧人在夜晚闭上窗户,学习画船的情景。这种画船的行为可以被视为一种修行的象征,同时也展现了僧人对艺术的热爱和追求。青荧灯火映照在床上,给人一种温暖和宁静的感觉,与僧人的修行相得益彰。
诗的最后两句"北风带雪披檐竹,浑似潇湘夜泊天"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给人以诗意的启迪。北风带着雪花吹拂着屋檐上的竹子,使得整个景象宛如潇湘江上夜晚停泊的船只。这种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使得诗词更加富有意境和想象力。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描绘了作者与张汉在寒冷的夜晚共度时光的情景。通过对细节的描写和自然景观的比喻,诗词展现了一种宁静、温暖和诗意的氛围,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
别离何从生,乃在亲爱中。反念行路子,拂衣自西东。日昃不留宴,严车出崇墉。行游非所乐,端忧道未通。春野百卉发,清川思无穷。芳时坐离散,世事谁可同。归当掩重关,默默想音容。
四簷寒雨滴秋声,醉起重挑背壁灯,世事不穷身不定,令人閒忆虎谿僧。
中山士马如云屯,号令惟觉将军尊。熊旗犀甲罗左右,金钲鸣鼓喧朝昏。少年畎亩老为将,谁能复记躬耕村。东坡先生事业异,道岐不得安修门。眼前富贵念不起,惟有山林劳梦魂。榛中奇石安至此,坐蒙湔洗见本根。奔流骤浪势万里,至画乃扫笔墨痕。黄牛三峡固细事,赤壁长江何足论。
孔子之文满天下,孔子之道满天下。得其文者公卿徒,得其道者为饿夫。
僻好唯泉石,深居任草莱。宁辞幽步远,且放好怀开。绿树莺求友,青坡雉应媒。因逢道人语,月出始能回。
竹马同游,平生志、相期霄壑。今老矣,儒冠宁误,戎装徒著。卷起鲸鲵江海事,放教禽鸟山林乐。问尚堪、舞剑渡河无,公应莫。粟可饭,衣从恶。秫可酒,茶胜薄。但此身长健,老天不错。竹院昼闲参内景,蒲团夜坐披圆觉。愿此生、无愧北山猿,西湖鹤。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