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莫依倚,依倚事不成。
君看兔丝蔓,依倚榛与荆。
荆榛易蒙密,百鸟撩乱鸣。
下有狐兔穴,奔走亦纵横。
樵童斫将去,柔蔓与之并。
翳荟生可耻,束缚死无名。
桂树月中出,珊瑚石上生。
俊鹘度海食,应龙升天行。
灵物本特达,不复相缠萦。
缠萦竟何者,荆棘与飞茎。
元稹,字微之,河南河内人。幼孤,母郑贤而文,亲授书传,举明经书判入等,补校书郎。元和初,应制策第一,除左拾遗,歷监察御史。坐事贬江陵士曹参军,徙通州司马。自虢州长史徵为膳部员外郎,拜祠部郎中、知制诰。召入翰林为中书舍人、承旨学士,进工部侍郎同平章事。未几罢相,出为同州刺史,改越州刺史,兼御史大夫、浙东观察使。太和初,入为尚书左丞、检校户部尚书,兼鄂州刺史、武昌军节度使。年五十三卒,赠尚书右僕射。稹自少与白居易倡和,当时言诗者称元白,号为元和体。其集与居易同名长庆,今编诗二十八卷。
《兔丝》是唐代诗人元稹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通过描写兔子咬断丝线的情景,表达了人生不能依赖他人,要独立自主,不能依赖他人才能成功的主题。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人生莫依倚,依倚事不成。
君看兔丝蔓,依倚榛与荆。
荆榛易蒙密,百鸟撩乱鸣。
下有狐兔穴,奔走亦纵横。
樵童斫将去,柔蔓与之并。
翳荟生可耻,束缚死无名。
桂树月中出,珊瑚石上生。
俊鹘度海食,应龙升天行。
灵物本特达,不复相缠萦。
缠萦竟何者,荆棘与飞茎。
这首诗词的诗意主要表达了两个方面的含义。首先,它表达了人生不能依赖他人,要独立自主。诗中提到的兔子咬断丝线,象征人生中的困难和挫折。作者通过描述兔子依靠榛树和荆棘来咬断丝线,暗示人们不能依赖外物,要依靠自己的努力和智慧来克服困难,实现自己的目标。
其次,诗词也表达了人生束缚和自由的主题。诗中描绘了柔蔓被樵童斫断,以及荆棘和飞茎的纠缠,暗示了人生中的束缚和困扰。然而,诗中也提到了桂树从月中出现,珊瑚从石上生长,俊鹘飞越大海,应龙升入天空,这些形象象征着自由和追求卓越的力量。诗词最后表达了灵物本来具有独特的能力,不再相互缠绕纠结,而是追求自身的特点和价值。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兔子咬断丝线的情景,通过对比兔子依赖榛树和荆棘的行为与人生的关系,表达了人生不能依赖他人,要独立自主的主题,同时也表达了对束缚和自由的思考。诗词中运用了生动的动物形象和自然景物的描绘,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使读者能够在欣赏中领悟到其中的哲理和思考。
身到瀛洲须命好,官称庚氏莫言卑。
稻田高下欲分畦,积潦瀰茫隔寸堤。天意未收连夜雨,农功良苦半身泥。一丸莫救风涛决,千顷空怜稼穑低。朝满夕除应可信,望晴心绪忆昌黎。
喜得家书睡不成,拥衾欹枕数寒更,冲风勿板俄惊晓,映日纱窗又报晴。蹀躞过桥朝马响,咄嗟争道担夫声。利名失脚时回首,虽未能忘也较轻。
闻爇炉香要决疑,不疑何用卜著龟。圣人自有韦编在,进退存亡岂不知。
全家居小艇,面色总成黧。何可偏多子,平生仅一妻。螺羹兼蚬肉,稗粥和秔粞。细省庄周语,逍遥理未齐。
过了秦灰汉又唐,衣冠谁不是牙郎。河东柳氏何师法,奴婢犹知蹈大方。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