鹭鸶鹭鸶何遽飞,鸦惊雀噪难久依。
清江见底草堂在,一点白光终不归。
元稹,字微之,河南河内人。幼孤,母郑贤而文,亲授书传,举明经书判入等,补校书郎。元和初,应制策第一,除左拾遗,歷监察御史。坐事贬江陵士曹参军,徙通州司马。自虢州长史徵为膳部员外郎,拜祠部郎中、知制诰。召入翰林为中书舍人、承旨学士,进工部侍郎同平章事。未几罢相,出为同州刺史,改越州刺史,兼御史大夫、浙东观察使。太和初,入为尚书左丞、检校户部尚书,兼鄂州刺史、武昌军节度使。年五十三卒,赠尚书右僕射。稹自少与白居易倡和,当时言诗者称元白,号为元和体。其集与居易同名长庆,今编诗二十八卷。
《和裴校书鹭鸶飞》是唐代诗人元稹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鹭鸶鹭鸶何遽飞,
鸦惊雀噪难久依。
清江见底草堂在,
一点白光终不归。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江边景色,以鹭鸶(一种水鸟)为主题。诗人观察到鹭鸶飞翔的情景,但它的飞行并不平稳,被鸦鸟的叫声所惊扰,无法长久停留。诗人还提到了清澈的江水,底部可见的石底和一个草堂。整首诗以一点白光的形象作为诗人心中的追求,表达了一种追求自由和持久的精神状态。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鹭鸶的飞行和周围景色,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追求。鹭鸶是一种优雅的水鸟,常常出现在江河湖泊的水边。诗人观察到鹭鸶的飞行并感叹其飞行的不稳定性,暗示了生活中的不确定和变幻。鸦鸟的叫声打扰了鹭鸶,使其难以在这里停留,这也可以理解为外界干扰和困扰。草堂和清江则象征着一种宁静和清澈的心境,诗人希望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中安居乐业。
整首诗词最后一句“一点白光终不归”是诗人的感慨和追求。白光象征纯洁、自由和追求的目标,诗人认为这种追求是无穷的,永不停息的。这句话也可以理解为诗人对于理想境界的追求,即使看似微小的一点希望,也不会放弃追求和努力。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运用象征手法,抒发了诗人对自由、宁静和追求的渴望,同时也表达了对于生活中不确定性和干扰的感叹。这种追求和对理想境界的追寻,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感和思考方式,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身到瀛洲须命好,官称庚氏莫言卑。
稻田高下欲分畦,积潦瀰茫隔寸堤。天意未收连夜雨,农功良苦半身泥。一丸莫救风涛决,千顷空怜稼穑低。朝满夕除应可信,望晴心绪忆昌黎。
喜得家书睡不成,拥衾欹枕数寒更,冲风勿板俄惊晓,映日纱窗又报晴。蹀躞过桥朝马响,咄嗟争道担夫声。利名失脚时回首,虽未能忘也较轻。
闻爇炉香要决疑,不疑何用卜著龟。圣人自有韦编在,进退存亡岂不知。
全家居小艇,面色总成黧。何可偏多子,平生仅一妻。螺羹兼蚬肉,稗粥和秔粞。细省庄周语,逍遥理未齐。
过了秦灰汉又唐,衣冠谁不是牙郎。河东柳氏何师法,奴婢犹知蹈大方。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