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苹影里,向何人可话,平生心素。
月魄冰魂凝结就,犹薄湘妃洛女。
吴沼芙蓉,陈陂菡萏,散入玄珠浦。
采花蜂蝶,雾深都忘归去。
堪笑并蒂霞冠,双头酡脸,只为多情苦。
空遣隔江游冶子,撩乱心飞目注。
同出泥涂,独标玉质,不是曼陀雨。
风清露冷,有人长自迟伫。
吴潜(一一九五~一二六二)(生年据《许国公奏议》卷二《再论计亩纳钱》“臣年二十三,蒙先皇帝亲擢之恩”推定),字毅夫,号履斋,宁国(今属安徽)人。渊弟。宁宗嘉定十年(一二一七)进士。授镇东军节度签判,改广德军。召爲祕书省正字,迁校书郎。理宗绍定二年(一二二九)通判嘉兴府(《南宋馆阁续录》卷七、八),权发遣府事。五年,迁淮西总领(《宋史》卷四一《理宗本纪》一)。歷知建康府、隆兴府、太平州、庆元府、平江府、镇江府、临安府。以言官论列,请致仕。起爲翰林学士知制诰兼侍读,改签书枢密院事,兼权参知政事。出知福州、兼福建安抚使,徙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淳祐十一年(一二五一)入爲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十二年罢(《理宗本纪》三)。宝祐四年(一二五六)再判庆元府,移判宁国府。开庆元年(一二五九)进封许国公(《理宗本纪》四)。景定元年(一二六○)以谏阻贾似道建储之议,谪建昌军,寻徙潮州。二年,责循州安置。三年卒于贬所(《理宗本纪》五)。有《许国公奏议》四卷。诗文集已佚,明末梅鼎祚收辑遗文编爲《履斋遗稿》四卷,但所辑面不广。事见《宋歷科状元录》卷七,《宋史》卷四一八有传。 吴潜诗,第一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履斋遗稿》及《两宋名贤小集·四明吟稿》爲底本,第二、三卷以《开庆四明续志》所收之《四明吟稿》二卷爲底本,散见他书之诗编爲第四卷。
《念奴娇(三和)》是宋代吴潜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白苹影里,向何人可话,
平生心素。
月魄冰魂凝结就,
犹薄湘妃洛女。
吴沼芙蓉,陈陂菡萏,
散入玄珠浦。
采花蜂蝶,雾深都忘归去。
堪笑并蒂霞冠,
双头酡脸,只为多情苦。
空遣隔江游冶子,
撩乱心飞目注。
同出泥涂,独标玉质,
不是曼陀雨。
风清露冷,有人长自迟伫。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思念之情的主题。诗人通过以白苹的身份,表达了内心深深的思念之情。他坦诚地表达了自己的心境和情感,赋予月亮、花草等自然元素人性的特征,以此凸显自己内心中的情感与忧伤。诗人以吴沼的芙蓉和陈陂的菡萏交织成的景象,将自己的思念之情与自然景物相结合,展示了内心的孤独和无奈。
赏析:
这首诗词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以表达诗人内心的情感。诗人通过将月亮比喻为"月魄冰魂",将自然界的景物与人的情感相融合,用以突出思念之情的深沉。诗中以"白苹影里"开篇,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依。接着描述了吴沼的芙蓉和陈陂的菡萏,将自然景物与情感融为一体,增强了诗词的意境。最后诗人以"风清露冷"来形容思念之情的深沉和久远,以及人们思念的痛苦。
整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凄美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的思念之情。同时,诗中也流露出对多情苦、孤独和无奈的感受,给人一种深深的忧伤和沉思之感。整体上,这首诗词以独特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世界,引发读者对离别和思念的共鸣。
岁残清夜一溪澄,更爱千峰霁月升。天地高低银色界,山川表裹玉壶冰。裘单拥火宜无倦,石响舟行恐不胜。休数兴来并兴尽,兹游今古亦何曾。
一击当机,千圣莫窥。佩无文印,著粪扫衣。踞魔王殿,开邪见扉。说禅说道,恶口臊齿。论心论性,撒屎撒尿。牵犁上树,拗折称锤。抗戾佛祖,倒行逆施。不是{拗扌换亻}堂,更是阿谁。曲罢酒阑人不会,断肠依旧画娥眉。
上樽不解散牢愁,灵药安能扶死病?千钧强弩无自射虚空,六出奇计终难逃定命。人生斯世无别巧,要在遇物心不竞。忧忘寝食怒裂眦,孰若凭高寄孤咏。炎天一葛冬一裘,藜羹饭糗勿豫谋。耳边闲事有何极,正可付之风马牛。
青阳三巳日,佳气九城中。洛饮传周俗,溱诗载郑风。停轮浮桂醑,解袂泛兰丛。选胜开慈宴,多欢组绶同。
鱼梁沙浅鹭争淘,处处村田响桔槔。一夜城西苕水下,酒船直并小楼高。
城外萧萧北风起,城上健儿吹落耳。将军玉帐貂鼠衣,手持酒杯看雪飞。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