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鹧鸪天(不寐)》

老病那堪岁月侵。
霎时光景值千金。
一生不负溪山债,百药难治书史淫。
随巧拙,任浮沈。
人无同处面如心。
不妨旧事从头记,要写行藏入笑林。

作者介绍

辛弃疾(一一四○~一二○七),字坦夫,改字幼安,号稼轩,齐州歷城(今山东济南)人。钦宗靖康末中原沦陷,弃疾于青年时即率衆抗金。高宗绍兴三十一年(一一六一),投忠义军耿京部,爲掌书记。三十二年奉表归宋,高宗劳师建康,授天平军节度掌书记,并以节度使印告召京。时京部将张安国杀京降金,弃疾还海州,约忠义军人径趋金营,缚张安国以归,改差签判江阴军。孝宗干道四年(一一六八)通判建康府。歷知滁州,提点江西刑狱,京西转运判官,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抚,知隆兴府兼江西安抚,知潭州兼湖南安抚。后于再知隆兴府任上因擅拨粮舟救荒,爲言者论罢。光宗绍熙二年(一一九一),起提点福建刑狱,迁知福州兼福建安抚,未几又爲言者论罢。宁宗嘉泰三年(一二○三),起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四年迁知镇江府,旋坐谬举落职。开禧三年召赴行在奏事,未受命卒。辛弃疾以词着称,是豪放派词风的代表,与苏轼并称苏辛,有《稼轩词》传世。诗集《稼轩集》已佚。清嘉庆间辛启泰辑有《稼轩集抄存》,近人邓广铭增辑爲《辛稼轩诗文抄存》。《宋史》卷四○一有传,近人陈思有《辛稼轩年谱》。 辛稼轩诗,以《辛稼轩诗文抄存》爲底本,酌校原材料出处。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二卷。

作品评述

《鹧鸪天(不寐)》是宋代辛弃疾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老病那堪岁月侵,
霎时光景值千金。
一生不负溪山债,
百药难治书史淫。
随巧拙,任浮沉。
人无同处面如心。
不妨旧事从头记,
要写行藏入笑林。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辛弃疾对岁月流转和生命逝去的感慨,同时也抒发了他对自身经历和书史学问的思考。诗人感叹自己年老疾病缠身,随着岁月的推移感受到时间的无情侵蚀。然而,他认为即使是短暂的美好瞬间也是无价之宝。他表示自己一生都在积极地追求理想,从未辜负对自然山水的热爱,但对于医学和历史的学问,却很难找到有效的治愈方法。诗人坦然接受了人生中的巧合和拙劣,随遇而安,不论是风光浮华还是沉沦坠落,他的内心始终保持平和。他认为人与人之间应该以真诚相待,没有必要掩饰自己的面貌和内心。他建议自己不妨从头开始回顾旧事,将自己的行为和思想记录下来,以此作为自己行走人生道路的指南,同时也希望自己的行为和思想能够成为他人欢笑的对象。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精练的语言表达了辛弃疾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现实的洞察。诗中的韵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诗人通过对岁月侵蚀和老病的描绘,表达了对光阴流逝的感慨和对时间宝贵性的思考。他用"霎时光景值千金"的形象语言,表达了即使是短暂而美好的瞬间也是无价的,暗示了对生命的珍惜。

其次,诗人的思考不仅限于个人,还涉及到了社会和人际关系。他认为人与人之间应该真诚相待,不需要掩饰自己的真实面貌,"人无同处面如心"这句话既表达了对人际关系的期望,也展示了诗人坦然接受自身的态度。

最后,诗人倡导回顾旧事,将自己的行为和思想记录下来,以此来指导自己的未来。他希望自己的行为和思想能够进入"笑林",成为他人欢笑的对象,这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乐观向上的态度。

总体来说,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辛弃疾独特的人生观和对人与世界的思索,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价值。

  • 《戏答史应之三首》

    甑有轻尘釜有鱼,汉庭日日召严徐。不嫌藜藿来同饭,更展芭蕉看学书。

  • 《秋夕不寐》

    风褭危樯浪拍船,三更残月下空弦。离鸿过尽啼乌困,犹自愁人不得眠。

  • 《归途》

    招要非故约,谈笑偶然期。假日宁忧夜,徐行不用驰。吾曹欣窈窕,童骑苦逶迤。罢酌余樽酒,催成未了诗。事虽同栗里,宿乃异西枝。雨合泉如瀑,岚昏石似螭。兹游蕲可再,约友更携儿。

  • 《万壑清流》

    旨哉哲人语,有道亲为传。清流出万壑,千载此两贤。谁倾六月雪,洗我一片天。妙趣不可极,如此山中泉。

  • 《山居杂诗(三首)》

    却怪年来懒更长,见人无力下绳床。自知无德将谁傲,一任诸方唤我狂。活竹编篱生晚翠,新茅缚枕带秋香。鸟声啼入碧烟去,古寺遥钟散夕阳。

  • 《鹎鵊》

    整刷衣裾紫翠新,晓天风露压鸡晨。应知不置莲花漏,长唤林中宴坐人。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