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朝中措(闻莺)》

飘飘仙袂缕黄金。
相对弄清音。
几度教人误听,当窗绿暗红深。
一声梦破,槐阴转午,别院深沈。
试问绿杨南陌,何如紫椹西林。

作者介绍

李石(?~一一八一),字知几,号方舟子,资州(今四川资中)人。高宗绍兴二十一年(一一五一)进士(清光绪《资州直隶州志》卷一三)。调成都户曹参军。召爲太学录,迁太学博士。二十九年,出爲成都府学官(《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八三)。歷通判彭州,知黎州、合州、眉州。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爲成都府路转运判官,寻罢(《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二之一二)。八年卒(《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乙集卷一三)。有《方舟集》五十卷、后集二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二十四卷,事见本集卷一○《自叙》。 李石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方舟集》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诗词:《朝中措(闻莺)》
朝代:宋代
作者:李石

飘飘仙袂缕黄金。
相对弄清音。
几度教人误听,
当窗绿暗红深。
一声梦破,
槐阴转午,
别院深沈。
试问绿杨南陌,
何如紫椹西林。

中文译文:
飘飘仙袂缕黄金。
相对演奏清音。
多次使人误听,
窗前绿意浓郁。
一声梦醒,
槐树的阴影转向正午,
别院深邃。
请问绿杨树下的南大街,
与紫椹树的西林相比如何?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宁静的场景。诗人身处于朝廷中,看到一位仙女般的女子(飘飘仙袂)穿着华丽的黄金衣袂,在一旁弹奏着清脆的乐曲。她的音乐多次让人误以为是鸟儿的歌声,使得窗外的绿意更加浓郁。然而,突然间一声梦醒的声响打破了宁静,槐树的阴影也转向了正午。诗人深深感叹,这样的美好景象只是短暂存在于别院之中。最后,诗人提问,南大街上的绿杨树与西林中的紫椹树相比,哪一个更加美丽?

赏析:
这首诗以优美的语言描绘了一个瞬间的美好景象,让读者感受到了宁静与美丽。诗中使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飘飘仙袂”形容女子的衣袂华丽飘逸,“相对弄清音”描绘了她演奏乐曲的情景,通过对绿意和红光的描绘,创造了一种清新的氛围。诗人通过槐树阴影转向正午和一声梦醒的描写,暗示了美好的事物往往是短暂的,人们容易错过。最后的提问则增加了诗歌的思考性和哲理性,引发读者对美的思考和比较。整首诗给人一种恬静的感觉,让人沉浸在那一瞬间的美丽与遗憾之中,引发对生命和美的思考。

  • 《直夜二首》

    月魄生宵晕,风乌送晚凉。飞蝇随镂管,浮蚁溢清觞。负郭春耕废,钧天晓梦长。玉签声未断,落宿斗宫墙。

  • 《赠邻居齐六司仓》

    沉冥众所遗,咫尺绝佳期。始觉衡门下,翛然太古时。鸡声共邻巷,烛影隔茅茨。坐惜牛羊径,芳荪白露滋。

  • 《答傅钦之》

    钦之谓我曰:诗似多吟,不如少吟。诗欲少吟,不如不吟。我谓钦之曰:亦不多吟,亦不少吟。亦不不吟,亦不必吟。芝兰在室,不能无臭。金石振地,不能无声。恶则哀之,哀而不伤。善则乐之,乐而不淫。

  • 《论语绝句一百首》

    子张闻语便书绅,太似胸中未识真。忠信笃钦非外物,当於行处用精神。

  • 《初寒对酒》

    晨起常教置一壶,色如鹅氄滑如酥。侍郎取榼不须笑,司业与钱还复酤。霜路预愁骑款段,雪舟每忆钓菰蒲。寒花满帽君无笑,醉倒偏宜稚子扶。

  • 《韩魏公读书堂》

    去郡五里安国寺,断蓬荒蓧成邱墟。郡人不置瓜李嫌,公亦甘与泉石居。想憎俗事败人意,独愿灯火勤三余。今人不出如处女,陋室暗屋跖不如。闻君读书胡乃尔,政恐心地怠芟锄。前辈浑厚应有此,难弟难兄俱可书。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