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临江仙(醉饮)》

六曲阑干垂手处,烛光花影疏疏。
一尊共饮记当初。
彩毫浓点,双带要人书。
日暮不来朱户隔,碧云高挂蟾蜍。
琴心密约总成虚。
醉中言语,醒后忆人无。

作者介绍

李石(?~一一八一),字知几,号方舟子,资州(今四川资中)人。高宗绍兴二十一年(一一五一)进士(清光绪《资州直隶州志》卷一三)。调成都户曹参军。召爲太学录,迁太学博士。二十九年,出爲成都府学官(《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八三)。歷通判彭州,知黎州、合州、眉州。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爲成都府路转运判官,寻罢(《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二之一二)。八年卒(《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乙集卷一三)。有《方舟集》五十卷、后集二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二十四卷,事见本集卷一○《自叙》。 李石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方舟集》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诗词的中文译文:
在江边的仙人(醉饮),曲线的栏杆垂下手,烛光下花影稀稀。一杯酒引起对过去的回忆。色彩鲜艳的墨迹,两道名人的字。日暮时分没有到达朱户门,碧云高挂蟾蜍。心灵的琴约总是虚幻的。醉酒时的言语,在醒来后回忆起无人可及。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闲适、欢乐的几个词境构成,寄托了诗人对酒的痴迷和对过去的怀念。诗的前两句描绘了诗人独坐江边,手垂在曲线的栏杆上,在烛光下,花影稀稀。通过细腻的描写,给人一种静谧、宁静的感觉。接下来一杯酒引起了诗人对过去的回忆,表现了诗人对往事的眷恋和怀念之情。后几句着重描绘了日暮时分,碧云高挂的景象,借以衬托出诗人内心的浪漫情怀。最后两句诗以醉中言语、醒来后的回忆作为落脚点,点明了人世间的一切都是虚幻的,醉酒时的言语,醒来时的回忆都不可靠。

整首诗以叙事为主,通过对情景的描写和细腻的表达,表达出诗人内心深处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思考。整首诗情感真挚,字里行间暗含着对现实生活的厌倦和对理想世界的向往,给人以思考和共鸣的空间。通过对酒的描绘和对过去的回忆,也展示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以江边饮酒为背景,虽然是一种消遣,但从中也能看到诗人对现实生活的逃避和对理想生活的一种向往。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给人一种美好的意境和思考的空间。

  • 《直夜二首》

    月魄生宵晕,风乌送晚凉。飞蝇随镂管,浮蚁溢清觞。负郭春耕废,钧天晓梦长。玉签声未断,落宿斗宫墙。

  • 《赠邻居齐六司仓》

    沉冥众所遗,咫尺绝佳期。始觉衡门下,翛然太古时。鸡声共邻巷,烛影隔茅茨。坐惜牛羊径,芳荪白露滋。

  • 《答傅钦之》

    钦之谓我曰:诗似多吟,不如少吟。诗欲少吟,不如不吟。我谓钦之曰:亦不多吟,亦不少吟。亦不不吟,亦不必吟。芝兰在室,不能无臭。金石振地,不能无声。恶则哀之,哀而不伤。善则乐之,乐而不淫。

  • 《论语绝句一百首》

    子张闻语便书绅,太似胸中未识真。忠信笃钦非外物,当於行处用精神。

  • 《初寒对酒》

    晨起常教置一壶,色如鹅氄滑如酥。侍郎取榼不须笑,司业与钱还复酤。霜路预愁骑款段,雪舟每忆钓菰蒲。寒花满帽君无笑,醉倒偏宜稚子扶。

  • 《韩魏公读书堂》

    去郡五里安国寺,断蓬荒蓧成邱墟。郡人不置瓜李嫌,公亦甘与泉石居。想憎俗事败人意,独愿灯火勤三余。今人不出如处女,陋室暗屋跖不如。闻君读书胡乃尔,政恐心地怠芟锄。前辈浑厚应有此,难弟难兄俱可书。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