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减字木兰花(和求仁南郡都别)》

萍蓬行路。
来不多时还遣去。
会有重来。
还把清尊此地开。
隋河杨柳。
见我五年三执手。
红泪多情。
待得重来走马迎。

作者介绍

晁补之(一○五三~一一一○),字无咎,号归来子,济州鉅野(今山东巨野)人。神宗元丰二年(一○七九)进士,调澶州司户参军。召试学官,除北京国子监教授,迁太学正。哲宗元祐初,召试学士院,以秘阁校理通判扬州,迁知齐州。与黄庭坚等并称苏门四学士。绍圣元年(一○九四),坐党籍累贬监信州酒税。徽宗即位,召爲着作佐郎,擢吏部郎中。出知河中府,徙湖州、密州。崇宁间党论復起,奉祠禄居家,葺归来园,慕晋陶潜爲人。大观四年起知达州,改泗州,卒于任,年五十八。有《鸡肋集》七十卷。事见《柯山集拾遗》卷一二《晁无咎墓志铭》,《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晁补之诗,以明崇祯诗瘦阁仿宋刊本(藏北京图书馆)爲底本。校以明光泽堂抄本(简称光本,藏北京图书馆)、涵芬楼藏明蓝格抄本(简称涵本,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减字木兰花(和求仁南郡都别)》是宋代晁补之的一首诗词。以下是我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在茫茫的旅途中,萍蓬漂流。来时不久就要告别。但我们会再次相聚。再次举起清酒杯,敬饮于此。在隋河的岸边,杨柳依依。五年间,我们三次牵手。我流下了红色的泪水,表达深深的情意。等待着重逢时,我将骑马迎接你。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两个人在旅途中的离别和相聚的情景。诗人用"萍蓬行路"形容自己的旅途,寓意人生的漂泊无常。他们在短暂相聚之后,又要分别,但是他们相信会再次相逢。诗人表达了对友谊和重逢的渴望,同时也表达了对彼此之间深情的思念和留恋之情。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凝练的语言描绘了友谊的离合和重逢的期盼,给人以深深的感触。诗词中使用了一些意象和象征手法,如"萍蓬行路"、"隋河杨柳"、"红泪多情"等,使诗词充满了浓郁的情感色彩。诗人通过描写旅途中的别离和重逢,抒发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离别的无奈,同时也表达了对将来再次相聚的期盼和希望。

整首诗词以简练、质朴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字里行间流露出真挚的情义。读者在欣赏这首诗词时,可以感受到诗人深深的情感和对友谊的珍视。这首诗词表达了人们在生活中常常经历的离别和重逢的情感体验,引发读者对友谊和珍贵时刻的思考和回忆。

  • 《戏答史应之三首》

    甑有轻尘釜有鱼,汉庭日日召严徐。不嫌藜藿来同饭,更展芭蕉看学书。

  • 《秋夕不寐》

    风褭危樯浪拍船,三更残月下空弦。离鸿过尽啼乌困,犹自愁人不得眠。

  • 《归途》

    招要非故约,谈笑偶然期。假日宁忧夜,徐行不用驰。吾曹欣窈窕,童骑苦逶迤。罢酌余樽酒,催成未了诗。事虽同栗里,宿乃异西枝。雨合泉如瀑,岚昏石似螭。兹游蕲可再,约友更携儿。

  • 《万壑清流》

    旨哉哲人语,有道亲为传。清流出万壑,千载此两贤。谁倾六月雪,洗我一片天。妙趣不可极,如此山中泉。

  • 《山居杂诗(三首)》

    却怪年来懒更长,见人无力下绳床。自知无德将谁傲,一任诸方唤我狂。活竹编篱生晚翠,新茅缚枕带秋香。鸟声啼入碧烟去,古寺遥钟散夕阳。

  • 《鹎鵊》

    整刷衣裾紫翠新,晓天风露压鸡晨。应知不置莲花漏,长唤林中宴坐人。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