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门南与鸣珂接。
小园绿径飞胡蝶。
下马访婵娟。
笑迎妆阁前。
鹧鸪声几叠。
滟滟金蕉叶。
未许被香鞯。
月生楼外天。
贺铸(一○五二~一一二五),字方回,号庆湖遗老、北宗狂客,卫州(今河南汲县)人。以唐贺知章爲远祖,因自称越人。初以外戚恩爲右班殿直,官监军器库门、临城酒税、徐州宝丰监等。哲宗元祐七年(一○九二),以李清臣、苏轼等荐,监鄂州宝泉监。丁母忧服除,通判泗州、太平州,管勾亳州明道宫。徽宗大观三年(一一○九)以承议郎致仕,卜居苏南。又以荐復起,管勾杭州洞霄宫。宣和元年(一一一九)再致仕。七年,卒于常州,年七十四。铸善爲词章,以填词名家,因《青玉案》词“梅子黄时雨”句,世称贺梅子。诗亦爲时人所重,自编《庆湖遗老诗集》前后集,今有前集传世。集中诗题下多详注作诗年月及诗中涉及的人物里居姓字,见出今本仍系自编本之旧。事见《庆湖遗老诗集》原序及附录《贺公墓志铭》,《宋史》卷四四三有传。 贺铸诗,以明谢氏小草斋抄本(今藏北京图书馆)爲底本,底本在原集九卷后增补“拾遗”“补遗”各一卷。参校清干隆彭氏知圣道斋抄本(简称清抄本)、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及宜秋馆刊《宋人集乙编》本(简称宋人集),并酌校宋陈思《两宋名贤小集》(简称小集)中所收诗。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菩萨蛮(十一之三)》是宋代贺铸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曲门南与鸣珂接。
小园绿径飞胡蝶。
下马访婵娟。
笑迎妆阁前。
鹧鸪声几叠。
滟滟金蕉叶。
未许被香鞯。
月生楼外天。
中文译文:
曲门弯弯南与鸣珂相连。
小园中绿径上飞舞着胡蝶。
下马来拜访婵娟。
她在妆阁前笑迎。
鹧鸪的声音连绵不绝。
金色的蕉叶泛起涟漪。
还未允许我躺在香鞯上。
月亮升起在楼外的天空。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优美的景象,展示了作者与婵娟相会的情景。整首诗词通过描绘细腻的自然景物和细节,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时刻的追寻和渴望。
首先,诗中提到了"曲门"和"鸣珂",形容了一座弯曲的门与珂珮相连接的美妙景象,给人一种庄严而优雅的感觉。
接着,诗人描述了一个小园,绿径上飞舞着胡蝶,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这里的绿径和飞舞的胡蝶象征着自然的美丽和活力。
诗人下马来访问婵娟,她在妆阁前笑迎,表现出她的喜悦和欢迎之情。这里的婵娟可能指代美丽的女子或者是宫廷中的妃子,她的出现给整首诗词增添了一丝温柔和亲切。
接下来,诗人听到了鹧鸪的声音,声音连绵不绝,给人一种宁静和和谐的感受。鹧鸪声几叠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宁静和满足。
然后,诗人描述了金色的蕉叶泛起涟漪的景象,给人一种奢华和美丽的感觉。这里的金蕉叶可能象征着贵族的富有和奢华。
最后,诗人提到月亮升起在楼外的天空,给整首诗词增添了一丝浪漫和宁静。月亮的出现也暗示了一个美妙的夜晚,为诗词画上了完美的句点。
总体来说,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自然景物、细节和情感,表达了对美好时刻的追寻和渴望,展示了作者对美丽和宁静的向往。同时,诗词中的一些象征意味也增添了一些奢华和浪漫的氛围,使整首诗词更具韵味。
花神得与换新妆,不著仙家金缕裳。也学时人尚红粉,依前风味带黄香。微醺有意随风舞,独立无言任雨荒。唤作桃红元未称,桃花那解傲秋霜。
不是山阴画,清流曲更方。欲知三面景,绝胜九回肠。
默而藏,妙而光。月之轮窄,斗之柄长。扶来草木春濡绿,夺去山川霜落黄。相契可处,自然成章。
一自夷氛起大东,仪图牖户与家同。犬羊敢蚀金瓯限,虮虱空劳田舍翁。卜式异时真许国,弦高他日岂论功。王师行报收辽海,一盏吾当酹殡宫。
柳烟浓,花露重,合是醉时候。楼倚花梢,长记小垂手。谁教钗燕轻分,镜鸾慵舞,是孤负、几番春昼。自别后。闻道花底花前,多是两眉皱。又说新来,比似旧时瘦。须知两意长存,相逢终有。莫谩被、春光僝僽。
美貌雄才已少齐,宝书仙简两看题。金刀片片裁新锦,玉步重重上旧梯。鹏到碧天排雾去,凤游琼树拣枝栖。蓬瀛宴罢试回首,一望尘中路正迷。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