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松化为石(近闻金华山古松化为石)》

盘根几耸翠崖前,却偃凌云化至坚。
乍结精华齐永劫,不随凋变已千年。
逢贤必用镌辞立,遇圣终将刻印传。
肯似荆山凿馀者,藓封顽滞卧岚烟。

作者介绍

齐己,名得生,姓胡氏,潭之益阳人。出家大潙山同庆寺,復栖衡岳东林。后欲入蜀,经江陵,高从诲留为僧正,居之龙兴寺,自号衡岳沙门。《白莲集》十卷,外编一卷,今编诗十卷。 齐己,名得生,姓胡氏,潭之益阳人。出家大潙山同庆寺,復栖衡岳东林。后欲入蜀,经江陵,高从诲留为僧正,居之龙兴寺,自号衡岳沙门。白莲集十卷,外编一卷,今编诗十卷。

作品评述

《松化为石(近闻金华山古松化为石)》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齐己创作的作品,描述了金华山上古松树木质坚硬,几经劫难却依然坚挺生长的景象。

诗意:
这首诗以金华山上古松为题材,通过描绘古松的形象,表达了松树的坚韧和永恒。古松盘根交错,矗立在峭壁前,却偃伏云间,化为坚硬的石头。虽经历了千年风雨,凋变不已,但它仍然保持着自身的特质和生命力,经得住岁月的考验。

赏析:
该诗通过描写松树的形象,展示了松树的顽强和持久生命力。诗中的“盘根几耸翠崖前”描绘了松树根系错综复杂,矗立在峭壁前的景象,表现出松树的雄浑和傲立不倒的姿态。接着,诗人描写了松树化为坚硬的石头,使读者感受到松树顽强的生命力和与时间抗衡的强大力量。

诗中还提到了松树的特点,如“乍结精华齐永劫”,强调了松树内部的精华凝聚,经历了无数年的洗礼依然持久。而“不随凋变已千年”则强调了松树不随着凋谢而消失,坚持了千年的耐久品质。

最后,诗人以松树与贤人和圣人的联系作为结尾,呼应了松树坚韧的品质。贤人和圣人都会被铭刻于历史中,像松树一样永存不朽。

整首诗以写实的手法描绘了金华山古松的形象,并从中寄托了诗人对坚忍不拔、顽强不屈的人格力量的讴歌,使读者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力量和生命的力量。

  • 《菩萨蛮》

    百花未报芳菲信。一枝深得春风近。只有雪争光。更无花似香。孤标天赋与。冷艳谁能顾。庭院好深藏。莫教开路旁。

  • 《高宗建炎初祀昊天上帝》

    灵承上帝,精意感通。声午旁达,粢盛既丰。登降有备,祀有乐终。神之听之,福禄来崇。

  • 《晴景》

    雨来未见花间蕊,雨後全无叶底花。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 《酬裴舍人见寄》

    谁道重迁是旧班,自将霄汉比乡关。二妃楼下宜临水,五老祠西好看山。再葺吾庐心已足,每来公府路常闲。诗陪亚相逾三纪,石笥烟霞不共攀。

  • 《至德中途中书事却寄李僴》

    乱离无处不伤情,况复看碑对古城。路绕寒山人独去,月临秋水雁空惊。颜衰重喜归乡国,身贱多惭问姓名。今日主人还共醉,应怜世故一儒生。

  • 《留别》

    梦笔山前君别我,下沙桥上我思君。黄昏更过西阳岭,满目青山与白云。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