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眼尽疮痍,相逢相对悲。
乱阶犹未已,一柱若为支。
堰茗蒸红枣,看花似好时。
不知今日后,吾道竟何之。
贯休,字德隐,俗姓姜氏,兰谿人。七岁出家,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既精奥义,诗亦奇险,兼工书画。初为吴越钱镠所重,后谒成汭荆南。汭欲授书法,休曰:“须登坛乃授。”汭怒,遰放之黔。天復中,入益州,王建礼遇之,署号禅月大师,或唿为得得来和尚,终于蜀,年八十一。初有《西岳集》,吴融为序,极称之,后弟子昙域更名《宝月集》,其全集三十卷,已亡。胡震亨谓“宋睦州刻本多载他人诗,不足信”,其说亦不知何据,胡存诗仅三卷,今编十二卷。 贯休,字德隐,俗姓姜氏,兰谿人。七岁出家,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既精奥义,诗亦奇险,兼工书画。初为吴越钱镠所重,后谒成汭荆南。汭欲授书法,休曰:须登坛乃授。汭怒,递放之黔。天復中,入益州,王建礼遇之,署号禅月大师,或唿为得得来和尚,终于蜀,年八十一。初有西岳集,吴融为序,极称之,后弟子昙域更名宝月集,其全集三十卷,已亡。胡震亨谓宋睦州刻本多载他人诗,不足信,其说亦不知何据,胡存诗仅三卷,今编十二卷。 贯休,俗姓姜氏,字德隐,兰谿人。补诗二首。
诗词《士马后见赤松舒道士》是唐代贯休所作。下面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满眼尽疮痍,
相逢相对悲。
乱阶犹未已,
一柱若为支。
堰茗蒸红枣,
看花似好时。
不知今日后,
吾道竟何之。
译文:
眼前尽是战争的残痕,相遇时互相感到悲伤。
战乱的阶梯还未停止,一根柱子倒如支撑。
煮茶的水蒸发着红枣的香味,看花时仿佛是美好的时光。
不知道今后的道路将何去何从。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所处时代的悲苦景象。战争的破坏和伤痛无处不在,人们相遇时都充满了哀伤之情。社会秩序凌乱,一切仍未恢复。然而,即便在如此残酷的环境中,作者仍然能够欣赏到一些美好的事物,如茶的香味和花的美丽。最后,作者对未来道路的发展感到迷惑和困惑。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展示了战乱时期的苦难和困惑。疮痍和悲伤是整个诗歌的主题,在描绘战争的景象中,诗中描写了一根柱子,象征着作者内心的坚持和支撑。然而,即使在如此困境中,作者依然能够从一些细小的美好事物中寻找慰藉,如煮茶时弥漫的香味和美丽的花朵。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未来道路的迷茫和疑惑,暗示了诗人对时代变革的忧虑。整体上,这首诗以简练而富有表达力的语言展现了唐代战乱时期的真实感受,展示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夜来三渚风,晨过临淮岛。湖中海气白,城上楚云早。鳞鳞鱼浦帆,漭漭芦洲草。川路日浩荡,惄焉心如捣。且言任倚伏,何暇念枯槁。范子名屡移,蘧公志常保。古人去已久,此理今难道。
满目青山似画图,道人于此即安居。不知世上功名好,但觉门前车马疏。风月四时同笑傲,乾坤千古一蘧庐。我生亦有林泉癖,欲老衡茅愧不如。
我虽识君晚,君能知我心。我心昭亭水,见底无尺寻。照之不为隐,测之不为深。鱼虾既混混,藻荇亦侵侵。终当至沧海,浴日开黄金。君当下滩去,石浪激寒音。犹能洗君目,病瞖云销岑。
郊禖之应,笔自生商。诞膺实命,濬发其禅。天材蕃衍,行称君王。本支万世,兴天无疆。
睡起方床日未斜,旋移屐齿破晴沙。石栏独立数归鸟,高树无风落柿花。
惟子有道,天与异容。状虽云恶,德则其丰。南止江沱,学者云从。取士自兹,貌或非公。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