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即尚书省,人惟鸳鹭行。
审时传玉漏,直夜递星郎。
历历闻仙署,泠泠出建章。
自空来断续,随月散凄锵。
物静知声远,寒轻觉夜长。
听馀残月落,曙色满东方。
无传。
《尚书郎上直闻春漏》这首诗描写了一位尚书郎在夜晚听闻春漏声的情景。这位尚书郎站在尚书省的地方,只见鸳鸯和鹭鸟飞过。他审时传递玉漏,直到深夜星宿传送消息。他能清楚听到仙人的祝福之声,寒冷的夜晚感觉特别漫长。他聆听着残月落地的声音,迎接黎明的第一缕曙光。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春漏声和夜晚的珍爱和欢迎。尚书郎以敏锐的感官和听觉,寻找夜晚的美丽和神秘。诗中的景物与声音交相辉映,描绘了清冷孤独的夜晚中的静谧和辉煌。
该诗的中文译文可能为:
地即尚书省,人惟鸳鹭行。
审时传玉漏,直夜递星郎。
历历闻仙署,泠泠出建章。
自空来断续,随月散凄锵。
物静知声远,寒轻觉夜长。
听馀残月落,曙色满东方。
诗词的意境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冷静、宁谧的语调描绘了夜晚的美丽和寂静。诗中的景物和声音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知,深入人心。作者通过描绘尚书郎的聆听和感知能力,传达了对细微之美和时光的敏感。
诗中的“地即尚书省”点明了诗人所在的地方。而后面的“人惟鸳鹭行”,巧妙地将尚书郎与鸟类联系起来,突显了他的聪明和敏感。
“审时传玉漏,直夜递星郎”的描写展示出尚书郎在夜晚做着职责,随着时间的流逝,他将重要信息传达出去。这些描写凸显了他对时间和节奏的敏感。
“历历闻仙署,泠泠出建章”描述了尚书郎能听到仙人的祝福之声,这是一种神秘而美好的体验。诗人将仙人与尚书郎联系起来,表达了尚书郎崇拜和仰慕仙界之人的愿望。
“自空来断续,随月散凄锵”描绘的是尚书郎对春漏声的听觉感知。诗人通过使用“断续”、“凄锵”等描写词语,刻画出漏声的独特韵律和优美的音调。
“物静知声远,寒轻觉夜长”突出了夜晚的宁静和漫长。夜晚的沉寂与寒冷,使尚书郎更加能够集中于聆听,感受时间的流逝。
“听馀残月落,曙色满东方”呈现了尚书郎在夜晚接触到的最后一点余晖,同时也展示了黎明即将来临的美丽景象。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细腻而独特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夜晚和时间的敏感,以及对细微之美和时光流逝的珍视之情。诗意在于寻找夜晚的美丽和神秘,赋予寂静的夜晚以独特的魅力。
天上张公子,诗轻万户侯。驾车追熟路,顺水放轻舟。化鹤惊何远,藏山散莫收。可人秋浦掾,著力为冥搜。
父母胞胎未结前,赵州识后笑南泉。豁然道与虚空似,不道虚空似豁然。
北城击柝复欲罢,东方明星亦不迟。邻鸡野哭如昨日,物色生态能几时,舟楫眇然自此去,江湖远适无前期。出门转眄已陈迹,药饵扶吾随所之。
燕子呢喃君得知,深谈实相妙难思。久参贝叶云何梵,一见桃花更不疑。一物言无也大奇,如何半夜却传衣。於知见处生知见,在是非中起是非。
宗乘一唱殊途绝,万别千差俱泯灭。通身是口难分雪,金刚脑后三斤铁。
流俗方澜倒,禅心自铁顽。人于诗信老,天与病全閒。拄杖溪山曲,移尊雪月閒。相逢多拙句,为我细修删。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