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看小字大书名,向日持经眼却明。
时过无心求富贵,身闲不梦见公卿。
因寻寺里薰辛断,自别城中礼数生。
斜月照房新睡觉,西峰半夜鹤来声。
王建,婺源(今属江西)人。徽宗政和八年(一一一八)进士。曾知鄂州崇阳县。事见清道光《婺源县志》卷一五。
《村居即事》是唐代诗人王建创作的一首诗词。该诗以描写自己身处村居为背景,表达了清闲自在的生活态度。
诗词的中文译文为:
休看小字大书名,
向日持经眼却明。
时过无心求富贵,
身闲不梦见公卿。
因寻寺里薰辛断,
自别城中礼数生。
斜月照房新睡觉,
西峰半夜鹤来声。
诗意:
诗词开篇描述了身处村居的自己看似无所事事,但实际上通过向阳看经书,眼睛更加明亮,展示了对知识的追求和研习的精神。
其次,诗人表示自己已经过了追逐富贵的年纪,不再有追求权势和地位的渴望,过起了无欲无求的生活。
然后,诗人提到寻找宗教寺庙,尝试修身养性,从这里开始,与都市礼节和繁琐分别,开始了自由闲散的村居生活。
最后,诗人描述了自己夜晚在村屋中新奇地入睡,西方山上的鹤鸣声伴随斜月的照耀,为这个宁静安详的乡村生活增添了一丝诗意。
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厌倦都市尘嚣和功名利禄的生活,选择了回归自然、追求精神自由的村居生活。诗词以简洁明快的笔触勾勒出了诗人的心境和生活状态,既有对知识的追求,又有对宗教修身的追求,最终表达出对真正的自由和内心平静的向往。
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宗教修行的描写,诗人以自由的心态和宁静的生活态度,回归村居,领会人与自然、人与心灵的和谐共生。这种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无疑是对喧嚣世界的一种逃离和反思。
整首诗词用词简明,意境清晰,给人一种轻松愉悦的感觉,展现了唐代文人追求闲适宁静、追求精神自由的理想生活情调。同时,也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视修身养性、追求心灵自由的价值观念。
身到瀛洲须命好,官称庚氏莫言卑。
稻田高下欲分畦,积潦瀰茫隔寸堤。天意未收连夜雨,农功良苦半身泥。一丸莫救风涛决,千顷空怜稼穑低。朝满夕除应可信,望晴心绪忆昌黎。
喜得家书睡不成,拥衾欹枕数寒更,冲风勿板俄惊晓,映日纱窗又报晴。蹀躞过桥朝马响,咄嗟争道担夫声。利名失脚时回首,虽未能忘也较轻。
闻爇炉香要决疑,不疑何用卜著龟。圣人自有韦编在,进退存亡岂不知。
全家居小艇,面色总成黧。何可偏多子,平生仅一妻。螺羹兼蚬肉,稗粥和秔粞。细省庄周语,逍遥理未齐。
过了秦灰汉又唐,衣冠谁不是牙郎。河东柳氏何师法,奴婢犹知蹈大方。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