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风冻合鸊鹈泉,牧马千群逐暖川。
塞外征行无尽日,年年移帐雪中天。
李益,字君虞,姑臧人。大历四年登进士第,授郑县尉,久不调。益不得意,北游河朔,幽州刘济辟为从事,尝与济诗,有怨望语。宪宗时,召为祕书少监、集贤殿学士,自负才地,多所凌忽,为衆不容。谏官举其幽州诗句,降居散秩。俄復用为祕书监,迁太子宾客、集贤学士、判院事,转右散骑常侍。太和初,以礼部尚书致仕卒。益长于歌诗,贞元末,与宗人李贺齐名,每作一篇,教坊乐人以赂求取,唱为供奉歌辞。其《征人歌》、《早行篇》,好事画为屏障。集一卷,今编诗二卷。
《暖川(一作征人歌)》是李益所写的一首唐代诗词。这首诗描绘了胡地的寒冷与荒凉,透露出征人在战乱中辗转的辛苦和无尽的孤寂。
胡风冻合鸊鹈泉,牧马千群逐暖川。
塞外征行无尽日,年年移帐雪中天。
中文译文:
霍乱的寒风凝结着鸊鹈泉的水,牧马千群奔向暖川。
在边塞上征战的日子一去不复返,每年都在雪天里迁移帐篷。
这首诗词的诗意表达了征人们面对严寒的胡地,追求温暖与舒适的愿望。胡地的冰冷和荒凉凸显了征人们身陷战乱的艰辛,在战火烽簇和无尽的征行中他们找寻着希望和温暖。诗中的“胡风冻合鸊鹈泉”及“牧马千群逐暖川”暗示了征人们追求舒适生活的渴望,而“塞外征行无尽日”表明他们在边塞上辗转征战的辛酸,而“年年移帐雪中天”则表达了在冰天雪地中的不断奔波与迁徙。
整体上,这首诗词展示了征人们在战乱中的艰辛和追求温暖与舒适的愿望。通过描绘寒冷的胡地和征人们的无尽征行,诗词给人一种深深的触动和对征人们努力的敬佩。同时,它也反映了古代边塞征战的艰难和苦楚,以及对和平和温暖生活的向往。
身到瀛洲须命好,官称庚氏莫言卑。
稻田高下欲分畦,积潦瀰茫隔寸堤。天意未收连夜雨,农功良苦半身泥。一丸莫救风涛决,千顷空怜稼穑低。朝满夕除应可信,望晴心绪忆昌黎。
喜得家书睡不成,拥衾欹枕数寒更,冲风勿板俄惊晓,映日纱窗又报晴。蹀躞过桥朝马响,咄嗟争道担夫声。利名失脚时回首,虽未能忘也较轻。
闻爇炉香要决疑,不疑何用卜著龟。圣人自有韦编在,进退存亡岂不知。
全家居小艇,面色总成黧。何可偏多子,平生仅一妻。螺羹兼蚬肉,稗粥和秔粞。细省庄周语,逍遥理未齐。
过了秦灰汉又唐,衣冠谁不是牙郎。河东柳氏何师法,奴婢犹知蹈大方。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