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答东林道士》

时暇陟云构,晨霁澄景光。
始见吴都大,十里郁苍苍。
山川表明丽,湖海吞大荒。
合沓臻水陆,骈阗会四方。
俗繁节又暄,雨顺物亦康。
禽鱼各翔泳,草木遍芬芳。
于兹省氓俗,一用劝农桑。
诚知虎符忝,但恨归路长。

作者介绍

韦应物,京兆长安人。少以三卫郎事明皇,晚更折节读书。永泰中,授京兆功曹,迁洛阳丞。大历十四年,自鄠令制除栎阳令,以疾辞不就。建中三年,拜比部员外郎,出为滁州刺史。久之,调江州,追赴阙,改左司郎中,復出为苏州刺史。应物性高洁,所在焚香埽地而坐,唯顾况、刘长卿、丘丹、秦系、皎然之俦,得厕宾客,与之酬倡。其诗闲澹简远,人比之陶潜,称陶韦云。集十卷,今编诗十卷。 韦应物,京兆长安人。少以三卫郎事明皇,晚更折节读书。永泰中,授京兆功曹,迁洛阳丞。大历十四年,自鄠令制除栎阳令,以疾辞不就。建中三年,拜比部员外郎,出为滁州刺史。久之,调江州,追赴阙,改左司郎中,復出为苏州刺史。应物性高洁,所在焚香扫地而坐,唯顾况、刘长卿、丘丹、秦系、皎然之俦,得厕宾客,与之酬倡。其诗闲澹简远,人比之陶潜,称陶韦云。集十卷,今编诗十卷。 韦应物,京兆长安人。生开元二十五年。少以三卫郎事明皇。干元间为太学生,始折节读书。永泰中为洛阳丞。大历间歷仕京兆府功曹参军。十四年,自鄠县令制除栎阳令,公疾辞不就。建中中拜尚书比部员外郎,出为滁州刺史。调江州。追赴阙,改左司郎中。復出为苏州刺史。约卒于贞元九年。其诗闲澹简远,人比之陶潜,称陶韦云。补诗一首。

作品评述

登上重玄寺的阁楼,时光悠闲,身为道士的我顺着楼梯一步步升上云端,远离尘世的喧嚣。晨光照耀下,大地一片宁静,天空澄澈明朗。初次来到吴都的良辰美景,十里之地都是郁郁葱葱的山岭。山川展示出自然的壮丽景色,湖泊和海洋吞噬了无边的不毛之地。各方人们汇集在一起,水陆交会,繁忙而热闹。人们的生活繁琐而充实,雨水顺利,物产丰盛。禽鸟畅游于湖海之间,鱼儿自由自在地游动,草木散发出芳香的气息。在这里,我思考着人们的习俗和生活,对他们进行农业生产的劝导。虽然我担任了虎符的职责,但只恨回程的路途如此遥远。

诗词的中文译文:
登上重玄寺阁,时光悠闲,晨光照耀下大地和天空变得明朗。初次见到吴都之美,十里之地都是郁郁葱葱的高山。山川展示出自然的壮丽景色,湖泊和海洋吞噬了无边的不毛之地。人们从四面八方汇聚在一起,水陆交错、繁忙而热闹。人们的生活繁忙而充实,雨水顺利,物产丰盛。禽鸟自由地飞翔,鱼儿在水中自在地游动,草木散发着芬芳的气息。我在这里思考人们的习俗和生活,鼓励他们从事农业生产。虽然我担任了虎符的职责,但只是对回程的路途感到遥远而遗憾。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描绘作者登上重玄寺的阁楼,抒发游览所见所感为主题。诗人以凝练而刚健的笔触,描写了吴都的壮丽景色和人们的热闹生活。诗人以山川、湖海等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示了大自然的壮丽和丰富。同时,诗中也可见作者的关注和思考,他对人们的生活和习俗进行了观察和叮嘱,特别是对农业生产的关心和鼓励。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的遗憾和心愿,虽然他担任了虎符的职责,但他只是希望回家的路能够近一些。

整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景色和人情的描写,传达了作者对自然和人生的热爱和思考。同时,通过对农业生产的关注,诗人还呼吁社会关注农业,促进农民的生计和农村的发展。整体气氛和情感平静而宁静,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早过临淮》

    夜来三渚风,晨过临淮岛。湖中海气白,城上楚云早。鳞鳞鱼浦帆,漭漭芦洲草。川路日浩荡,惄焉心如捣。且言任倚伏,何暇念枯槁。范子名屡移,蘧公志常保。古人去已久,此理今难道。

  • 《满目青山轩》

    满目青山似画图,道人于此即安居。不知世上功名好,但觉门前车马疏。风月四时同笑傲,乾坤千古一蘧庐。我生亦有林泉癖,欲老衡茅愧不如。

  • 《别张景嵩》

    我虽识君晚,君能知我心。我心昭亭水,见底无尺寻。照之不为隐,测之不为深。鱼虾既混混,藻荇亦侵侵。终当至沧海,浴日开黄金。君当下滩去,石浪激寒音。犹能洗君目,病瞖云销岑。

  • 《熙宁以后祀高禖六首》

    郊禖之应,笔自生商。诞膺实命,濬发其禅。天材蕃衍,行称君王。本支万世,兴天无疆。

  • 《晚步独至西三首》

    睡起方床日未斜,旋移屐齿破晴沙。石栏独立数归鸟,高树无风落柿花。

  • 《文宣王及其弟子赞》

    惟子有道,天与异容。状虽云恶,德则其丰。南止江沱,学者云从。取士自兹,貌或非公。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