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龙门游眺》

凿山导伊流,中断若天辟。
都门遥相望,佳气生朝夕。
素怀出尘意,适有携手客。
精舍绕层阿,千龛邻峭壁。
缘云路犹缅,憩涧钟已寂。
花树发烟华,淙流散石脉。
长啸招远风,临潭漱金碧。
日落望都城,人间何役役。

作者介绍

韦应物,京兆长安人。少以三卫郎事明皇,晚更折节读书。永泰中,授京兆功曹,迁洛阳丞。大历十四年,自鄠令制除栎阳令,以疾辞不就。建中三年,拜比部员外郎,出为滁州刺史。久之,调江州,追赴阙,改左司郎中,復出为苏州刺史。应物性高洁,所在焚香埽地而坐,唯顾况、刘长卿、丘丹、秦系、皎然之俦,得厕宾客,与之酬倡。其诗闲澹简远,人比之陶潜,称陶韦云。集十卷,今编诗十卷。 韦应物,京兆长安人。少以三卫郎事明皇,晚更折节读书。永泰中,授京兆功曹,迁洛阳丞。大历十四年,自鄠令制除栎阳令,以疾辞不就。建中三年,拜比部员外郎,出为滁州刺史。久之,调江州,追赴阙,改左司郎中,復出为苏州刺史。应物性高洁,所在焚香扫地而坐,唯顾况、刘长卿、丘丹、秦系、皎然之俦,得厕宾客,与之酬倡。其诗闲澹简远,人比之陶潜,称陶韦云。集十卷,今编诗十卷。 韦应物,京兆长安人。生开元二十五年。少以三卫郎事明皇。干元间为太学生,始折节读书。永泰中为洛阳丞。大历间歷仕京兆府功曹参军。十四年,自鄠县令制除栎阳令,公疾辞不就。建中中拜尚书比部员外郎,出为滁州刺史。调江州。追赴阙,改左司郎中。復出为苏州刺史。约卒于贞元九年。其诗闲澹简远,人比之陶潜,称陶韦云。补诗一首。

作品评述

译文:
凿山导伊流,
中断若天辟。
都门遥相望,
佳气生朝夕。

素怀出尘意,
适有携手客。
精舍绕层阿,
千龛邻峭壁。

缘云路犹缅,
憩涧钟已寂。
花树发烟华,
淙流散石脉。

长啸招远风,
临潭漱金碧。
日落望都城,
人间何役役。

诗意和赏析:
《龙门游眺》是唐代韦应物的一首描写自然山水美景的诗。诗人以龙门作为游览的地点,描写了山水的壮美景色。

整首诗以山、水、云、石等自然元素为主线,以风景描写为主旨,通过词语的状貌运动,使得整首诗融洽而自然。

诗人用“凿山导伊流,中断若天辟”描绘了龙门的山势高耸,山中的溪水汇流成一片,形成了壮美的景色。都门远远地遥望,看到的都是葱郁的景色,早晚都有佳气。

韦应物还描绘了自己心境的转变。他抛开尘世的思虑,与友人同游,享受山水之美。在这短暂的时光里,他们进入一座静修的精舍,四周是层峦叠嶂的山石,山间的小径弯曲而令人陶醉。山谷中的钟声安静地消逝,周围植物的娇嫩花朵发放出诱人的芬芳,山中溪水轻柔地流淌着,带来宁静与舒适。

然后,诗人带着此时的宁静和满足,发出长啸招来远方的风,到潭边洗涤身心,疑似漱金碧一般。最后,诗人的目光随着太阳的落下,望向都城,思考着人们在繁忙中的生活状态。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山水之美,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清净生活的向往,也反映了人们在喧嚣都市中追求宁静和内心平静的心境。

  • 《早过临淮》

    夜来三渚风,晨过临淮岛。湖中海气白,城上楚云早。鳞鳞鱼浦帆,漭漭芦洲草。川路日浩荡,惄焉心如捣。且言任倚伏,何暇念枯槁。范子名屡移,蘧公志常保。古人去已久,此理今难道。

  • 《满目青山轩》

    满目青山似画图,道人于此即安居。不知世上功名好,但觉门前车马疏。风月四时同笑傲,乾坤千古一蘧庐。我生亦有林泉癖,欲老衡茅愧不如。

  • 《别张景嵩》

    我虽识君晚,君能知我心。我心昭亭水,见底无尺寻。照之不为隐,测之不为深。鱼虾既混混,藻荇亦侵侵。终当至沧海,浴日开黄金。君当下滩去,石浪激寒音。犹能洗君目,病瞖云销岑。

  • 《熙宁以后祀高禖六首》

    郊禖之应,笔自生商。诞膺实命,濬发其禅。天材蕃衍,行称君王。本支万世,兴天无疆。

  • 《晚步独至西三首》

    睡起方床日未斜,旋移屐齿破晴沙。石栏独立数归鸟,高树无风落柿花。

  • 《文宣王及其弟子赞》

    惟子有道,天与异容。状虽云恶,德则其丰。南止江沱,学者云从。取士自兹,貌或非公。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