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士不羁世,颇将荣辱齐。
适委华冕去,欲还幽林栖。
虽怀承明恋,忻与物累暌。
逍遥观运流,谁复识端倪。
而我岂高致,偃息平门西。
愚者世所遗,沮溺共耕犁。
风雪积深夜,园田掩荒蹊。
幸蒙相思札,款曲期见携。
韦应物,京兆长安人。少以三卫郎事明皇,晚更折节读书。永泰中,授京兆功曹,迁洛阳丞。大历十四年,自鄠令制除栎阳令,以疾辞不就。建中三年,拜比部员外郎,出为滁州刺史。久之,调江州,追赴阙,改左司郎中,復出为苏州刺史。应物性高洁,所在焚香埽地而坐,唯顾况、刘长卿、丘丹、秦系、皎然之俦,得厕宾客,与之酬倡。其诗闲澹简远,人比之陶潜,称陶韦云。集十卷,今编诗十卷。 韦应物,京兆长安人。少以三卫郎事明皇,晚更折节读书。永泰中,授京兆功曹,迁洛阳丞。大历十四年,自鄠令制除栎阳令,以疾辞不就。建中三年,拜比部员外郎,出为滁州刺史。久之,调江州,追赴阙,改左司郎中,復出为苏州刺史。应物性高洁,所在焚香扫地而坐,唯顾况、刘长卿、丘丹、秦系、皎然之俦,得厕宾客,与之酬倡。其诗闲澹简远,人比之陶潜,称陶韦云。集十卷,今编诗十卷。 韦应物,京兆长安人。生开元二十五年。少以三卫郎事明皇。干元间为太学生,始折节读书。永泰中为洛阳丞。大历间歷仕京兆府功曹参军。十四年,自鄠县令制除栎阳令,公疾辞不就。建中中拜尚书比部员外郎,出为滁州刺史。调江州。追赴阙,改左司郎中。復出为苏州刺史。约卒于贞元九年。其诗闲澹简远,人比之陶潜,称陶韦云。补诗一首。
《答库部韩郎中》是唐代韦应物创作的一首诗。诗人通过表达自己与高士的差异及各自的选择,描绘了一个不拘世俗、追求自由的形象,同时表达了对清净山水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不舍。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高贵的士人不为世所拘束,荣耀和耻辱对他们无甚影响。
我曾经戴上华丽的冠冕外出,现在却想要归隐于幽静的林中。
虽然我心怀着对权臣的怀念,但我更喜欢与自然相伴而不受物质扰乱。
轻松自在地观赏河山变化,谁还能看出其中的端倪呢?
然而我怎能高高在上,宁静地在西门里沉睡?
愚人所遗忘的东西,是我与世俗共同耕耘的道具。
大雪纷飞的深夜里,花园和田地都封闭着荒凉的小径。
幸运的是我蒙受思念之情的书信,以柔和的曲调招呼我前去会面。
整首诗以对高士的描写开头,高士不受世俗的羁绊,同时注重荣辱,十分在乎自己的名誉。接着诗人表现自己的差异,他戴上华冕外出,但又想要归隐山林,追求心灵的自由与宁静。他对承明恋的怀念和与物累暌的喜悦交织在一起,表现了他内心的矛盾和无奈。他对自然观察运流变化,却没人能理解他的心境。最后,诗人表示自己并非如高士般高贵,而是静静地偃息在平凡的西门之中,放下了世俗的名利和纷扰。他自称为愚者,表示自己受到了世俗遗弃,与普通人一起耕耘。最后,诗人说到夜晚的大雪中,花园和田地被掩埋,表现出他的孤寂和冷清。然而,他幸运地收到了思念他的书信,并期待着和他相见。整首诗以对高士的对比开头,然后展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无奈,最后表达了对清净山水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不舍之情。
这首诗通过对高士和自己的对比,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追求。他向往高士的自由与不羁,然而又不能放下世俗的扰乱和诱惑。他心思缜密,眼光独特,能洞察事物的本质和变化,而又深感规则与常态的束缚。他向往与自然相伴而不受物质的干扰,但又无法完全放弃世俗的名利。最后,他表达了对清净山水的向往和对世俗琐事的厌倦,同时又表示愿意与思念他的人共度时光。整首诗情感真挚,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动态和追求自由的欲望。
夜来三渚风,晨过临淮岛。湖中海气白,城上楚云早。鳞鳞鱼浦帆,漭漭芦洲草。川路日浩荡,惄焉心如捣。且言任倚伏,何暇念枯槁。范子名屡移,蘧公志常保。古人去已久,此理今难道。
满目青山似画图,道人于此即安居。不知世上功名好,但觉门前车马疏。风月四时同笑傲,乾坤千古一蘧庐。我生亦有林泉癖,欲老衡茅愧不如。
我虽识君晚,君能知我心。我心昭亭水,见底无尺寻。照之不为隐,测之不为深。鱼虾既混混,藻荇亦侵侵。终当至沧海,浴日开黄金。君当下滩去,石浪激寒音。犹能洗君目,病瞖云销岑。
郊禖之应,笔自生商。诞膺实命,濬发其禅。天材蕃衍,行称君王。本支万世,兴天无疆。
睡起方床日未斜,旋移屐齿破晴沙。石栏独立数归鸟,高树无风落柿花。
惟子有道,天与异容。状虽云恶,德则其丰。南止江沱,学者云从。取士自兹,貌或非公。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