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寒食题山庵》

门插垂杨不是家,自怜飘泊似杨花。
一樽和泪浇坟土,余餕分张及野鸦。

作者介绍

舒岳祥(一二一九~一二九八),字舜侯,以旧字景薛行,宁海(今属浙江)人。因家居阆风里,学者称阆风先生。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摄知定海县,爲霅州掌书记,先后入金陵总饷陈蒙、沿海制置使鲍度幕。鲍罢,亦归乡不仕,教授田里,覃思着述。元世祖大德二年卒,年八十。有《荪墅稿》、《辟地稿》、《篆畦稿》等,诗文集总名爲《阆风集》,曾版行,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阆风集》十二卷,其中诗九卷。事见清光绪《宁海县志》卷二○门人刘庄孙《舒阆风先生行状》,本集卷首胡长孺、王应麟序。 舒岳祥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残本《永乐大典》。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十卷。

作品评述

《寒食题山庵》是宋代诗人舒岳祥的作品。这首诗词以描写寒食节时的景象为主题,表达了作者的孤独感和思乡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门插垂杨不是家,
自怜飘泊似杨花。
一樽和泪浇坟土,
余餕分张及野鸦。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描述诗人在寒食节时的心境为主线,通过描绘寒食节的景象,表达了作者的孤独和思乡之情。

首节“门插垂杨不是家”,表达了诗人的身处他乡,感到无依无靠的心情。插垂杨的动作暗示了他来到了陌生的地方,这里并非他的家乡。诗人的孤独感在这一句中得以凸显。

接下来的两句“自怜飘泊似杨花”,通过将自己比作飘荡的杨花,表达了诗人的流浪和漂泊之感。杨花在风中飘荡,无所依附,与诗人的境况相呼应,突出了他的孤独和无助。

最后两句“一樽和泪浇坟土,余餕分张及野鸦”,通过描写诗人把泪水洒在坟土上,并与野鸦争食,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逝去亲人的哀悼之情。樽中酒泪与坟土交融,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之情。余餕分张及野鸦,意味着诗人的孤独和寂寞,无人分享他的悲伤。

这首诗词通过对寒食节景象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和思乡之情。通过对自然景物的借喻和象征,使诗词更具意境和感染力。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给人以思考和共鸣的空间。

  • 《早过临淮》

    夜来三渚风,晨过临淮岛。湖中海气白,城上楚云早。鳞鳞鱼浦帆,漭漭芦洲草。川路日浩荡,惄焉心如捣。且言任倚伏,何暇念枯槁。范子名屡移,蘧公志常保。古人去已久,此理今难道。

  • 《满目青山轩》

    满目青山似画图,道人于此即安居。不知世上功名好,但觉门前车马疏。风月四时同笑傲,乾坤千古一蘧庐。我生亦有林泉癖,欲老衡茅愧不如。

  • 《别张景嵩》

    我虽识君晚,君能知我心。我心昭亭水,见底无尺寻。照之不为隐,测之不为深。鱼虾既混混,藻荇亦侵侵。终当至沧海,浴日开黄金。君当下滩去,石浪激寒音。犹能洗君目,病瞖云销岑。

  • 《熙宁以后祀高禖六首》

    郊禖之应,笔自生商。诞膺实命,濬发其禅。天材蕃衍,行称君王。本支万世,兴天无疆。

  • 《晚步独至西三首》

    睡起方床日未斜,旋移屐齿破晴沙。石栏独立数归鸟,高树无风落柿花。

  • 《文宣王及其弟子赞》

    惟子有道,天与异容。状虽云恶,德则其丰。南止江沱,学者云从。取士自兹,貌或非公。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