渊明篱落发铅华,疑是西湖处士家。
一白自知非正色,此心只俗比梅花。
顾逢,字君际,号梅山,吴郡(今江苏苏州)人。尝举进士不第,学诗于周弼,与同时陈泷、汤仲友、高常擅名于理宗端平、淳祐间,有苏臺四妙之称。长于五言,弼称之爲顾五言,自署其居爲五言田家。有诗十卷,已佚。元初辟爲吴郡教谕,卒年七十四。事见明正德《姑苏志》卷五四、《元诗选》癸集甲。 顾逢诗,据《诗渊》等书所录,编爲一卷。按:明《诗渊》辑顾逢诗,似将逢与梅山顾先生视爲二人,诗中并有《顾逢诗集》之题,是否一人已不能明。
《白菊花》是宋代诗人顾逢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在渊明的篱落中绽放的白菊花,看起来像是西湖的隐士家。虽然自知不是那正统的色彩,但这颗心却与俗世相比,犹如梅花一般纯洁。
诗意:
《白菊花》以咏史抒怀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自己身份与内心追求的矛盾心态的思考。诗中的白菊花象征着纯洁和高尚,而篱落则代表了隐居的意境。作者将自己比作这朵白菊花,虽然知道自己并非那正统的色彩,但内心的追求却与俗世相比,更接近梅花那种高尚纯洁的品质。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内心的矛盾与追求。白菊花作为意象,展现了作者对纯洁和高尚的向往,而篱落则呈现了淡泊名利的境界。通过将自己比作白菊花,作者表达了自知自己并非正统、非常规的状态,但同时也坚守内心的追求,与俗世不同。诗中的梅花则进一步强调了作者对高尚品质的追求,与白菊花相比,更是一种超越世俗的象征。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鲜明的意象呈现了作者的心境,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作者对纯洁和高尚的追求态度。
仙女下,董双成,汉殿夜凉吹玉笙。曲终却从仙官去,万户千门惟月明。河汉女,玉炼颜,云輧往往在人间。九霄有路去无迹,袅袅香风生佩环。
醉帽吟鞭花不住,却招花共商量。人生何必醉为乡。从教斟酒浅,休更和诗忙。一斗百遍风月地,饶他老子当行。从今三万六千场。青青头上发。还作柳丝长。
积雨已逾月,久妨于此行。云山劳梦想,风日幸晴明。常爱往来处,尽皆苔藓生。一壕新草木,强半不知名。
厌看家园桃李春,蹈青行遍四山村。芳菲看尽还归看,看得园花特地新。
平芜霜露合,孤雁向南征。影落黄龙渚,声凄魏豹城。残云疑路断,新月似弦惊。十载关山北,曾伤故国情。
笠泽高风寒凛凛,苕溪凝雪白皑皑。扁舟我独乘归兴,自是不因安道来。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