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九首

西湖湖里水,南山山上云。
天台拄杖子,相见笑忻忻。

作品评述

《偈颂九首》是宋代佛教僧人释如净所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西湖湖里的水,南山山上的云。
天台上的拄杖子,相见时笑容欢忻。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景象。西湖湖水清澈明亮,南山上的云朵飘逸自如。诗人在天台上拿着一根拄杖子,与人相遇时展现出快乐和喜悦的笑容。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观和人际交往的感受。西湖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地,湖水清澈明亮,象征着纯净和宁静。南山上的云朵象征着自由和飘逸,与湖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作者在天台上拿着拄杖子,可能是在行走中的景象,也可以理解为在修行中的仪式。当作者与他人相见时,他们互相笑容欢忻,展现出友善和喜悦的态度。

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对人际交往的表达,传递出一种平和、愉悦和开放的心境。作者通过对景物的观察和感受,表达了对自然之美和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的赞美。整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展现了深邃的意境,引发读者对自然与人文的思考和共鸣。

作者介绍

释如净,字长翁(《中国佛学人名辞典》),俗姓俞,明州苇江(今浙江宁波)人。初自芙蓉山至明州雪窦山谒智鑑禅师,相侍十五年。宁宗嘉定三年(一二一○)受请住建康府清凉寺。迁台州瑞巖寺、临安府净慈寺、庆元府瑞巖寺,再住净慈寺。晚受诏住庆元府天童山景德寺。爲青原下十六世,雪窦智鑑禅师法嗣。约卒于理宗宝庆间,行脚四十余年,卒年六十六(《语录·辞世颂》)。有《天童如净禅师语录》二卷、《天童如净禅师续语录》一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续语录》及所附《观音导利兴圣宝林寺入宋传法沙门道元记》。 如净诗,以辑自《语录》、《续语录》者依原卷次编爲三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洪炉无久停,日月速若飞。忽然冲人身,饮酒不须疑。

竹绕茅檐水绕阶,东风渐欲放春回。丁宁红紫休争发,待取山南刺史来。

蜀丝趁日染干红。微暖面脂融。博山细篆霭房栊。静看打窗虫。愁多胆怯疑虚幕,声不断、暮景疏钟。团团四壁小屏风。啼尽梦魂中。

朝元去,深殿扣瑶钟。天近月明黄道冷,参回斗转碧霄空。身在九光中。风露下,环佩响丁东。玉案烧香萦翠凤,松坛移影动苍龙。归路海霞红。

拟作惟扬数月留,西风劝我买归舟。功名得失千年梦,豪杰穷通万斛愁。黄菊已花休峦酒,青山何处不登楼。渔翁自倚船篷睡,一任男儿白尽头。

松根满苔石,尽日闭禅关。有伴年年月,无家处处山。烟波五湖远,瓶屦一身闲。岳寺蕙兰晚,几时幽鸟还。

腊月今朝恰一旬。梅花开遍陇头春。篆烟起处人称寿,从昔家和福自生。新喜事,得佳姻。贤郎顺妇正充庭。从今更祝千千岁,要与邦人作典型。

令君四俊,苗吕崔员。

人生聚散类团沙,偶得聊骖饯岁华。竹杖徐忘了木桥,村醪小酌胜如茶。乡情喜似轻千里,诗味相投各一家。便好扶携玉京去,孤山深处看梅花。

床前一尺二尺泉,床后三枝五枝树。眠闲图似在家山,梦魂不使东南去。

脉脉春心,情人渐远,难托离愁。雨后寒轻,风前香软,春在梨花。行人倚棹天涯。酒醒处、残阳乱鸦。门外秋千,墙头红粉,深院谁家。

对坐茶瓯日两回,胸怀真率向人开。茶瓯对客如前度,不见先生杖屦来。

丰衣足食处莫住,圣迹灵踪好遍寻。忽遇文殊开慧眼,他年应记老师心。

词腊纷纷受誓忙,病夫药鼎对书床。官卑岂原乘肥马,食俭惟知取瘦羊。贫见客来偏快活,老逢岁尽却悲伤。雪寒一事关心切,痴女奔波道路长。

两崖夹道立削铁,涧水悲鸣浅飞雪。上有石城连天横,剑戟相磨气明灭。出门下瞰山盘纡,石磴斗落十丈饮。敌来仰首不得上,百万渠能当一夫。井蛙未识河山广,分明到此生狂想。岂知天险乃误人,祸首子阳终衍昶。渭水秦川指顾中,剑门空复老英雄。传檄将军真得意,落星愁杀卧龙翁。

朝发广莫门。暮宿丹水山。左手弯繁弱。右手挥龙渊。顾瞻望宫阙。俯仰御飞轩。据鞍长叹息。泪下如流泉。系马长松下。废鞍高岳头。烈烈悲风起。泠泠涧水流。挥手长相谢。哽咽不能言。浮云为我结。归鸟为我旋。去家日已远。安知存与亡。慷慨穷林中。抱膝独摧藏。麋鹿游我前。猿猴

旧友年来不作疏,华灯乃肯寄蜗庐。宁知此老萧条甚,二尺檠前正读书。

一片西风作楚声,卧闻落叶打窗鸣。不知十月江寒上,陡觉三更布被轻。霜压啼鸟惊月上,夜骄饥鼠阚灯明。还家梦绕江湖阔,薄醉醒来句忽成。

山上流泉自作溪,行逢石缺泻虹霓。定知云外波澜阔,飞到峰前本末齐。入海明河惊照曜,倚天长剑失提携。谁来卧枕莓苔石,一洗尘心万斛泥。

不得同君住,当春别帝乡。年华落第老,岐路出关长。芳草缘流水,残花向夕阳。怀亲暂归去,非是钓沧浪。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