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流水须长信,不学刘郎去又来。
(见《南唐近事》)
粟多未必全为计,师老须防有伏兵。
(《寄冯延鲁使闽》)
遍寻云壑重题石,欲下山门更倚松。
(《留别钟山》,见《吟窗杂录》)

作品评述

诗词的中文译文:

《句》:

桃花流水要长久,不要效仿刘郎。

《南唐近事》

粮食丰盈未必都是谋划的结果,老师年迈了要提防有潜伏敌人。

《寄冯延鲁使闽》

到处寻找云雾和峡谷,想要下山门就依靠倚着松树。

《留别钟山》,见《吟窗杂录》

诗意和赏析:

这几首诗都是唐代诗人李建勋创作的,他的诗作以简洁、含蓄的语言直击人心。这首《句》以桃花流水为比喻,表达了对于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坚持,警示人们不要轻易放弃。通过引用刘郎的故事,诗人借助富有感染力的形象,告诫人们要坚持自己的选择,不要盲从他人。

《南唐近事》和《寄冯延鲁使闽》两首诗则更加关注现实问题。前者提到粮食丰盈未必都是谋划的结果,对于政治和经济问题进行了一定的思考,表达了对权谋的怀疑。后者则提到年纪大的老师要警惕可能有的潜伏敌人,通过这样的描写展示了战乱时代中人们的忧虑和警觉。

《留别钟山》则是一首山水诗,以山门和松树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的喜爱和依赖。希望通过山门和松树的倚靠,得以留存和栖息。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的沉思和对于归属感的追求。

总体来说,李建勋的诗作思想深刻,语言简洁明了,通过鲜明的意象和比喻,将自己对于现实和人生的思考传达给读者。他的诗作充满了美与哲理,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诗词推荐

院似禅心静,花如觉性圆。自然知了义,争肯学神仙。

应制

篮舆腾腾一老夫,褐裘乌帽白髭须。早衰饶病多蔬食,筋力消磨合有无。不准拟身年六十,上山仍未要人扶。忆昔谪居炎瘴地,巴猿引哭虎随行。多于贾谊长沙苦,小校潘安白发生。不准拟身年六十,游春犹自有心情。主

应制

清波晃荡荻花齐,徙倚衡门独杖藜。家在水中霜降早,船行林半鹭飞低。凶年酒贵乡人醒,返照村空寡妇啼。浦溆黄昏君不见,凉风衰柳思凄凄。

应制

三青高岭峙东西,岭上风光一望齐。千顷绿畴平似掌,蒙蒙春雨动春犁。

应制

余尘明极强分离,菩萨如来是阿谁。既道本来无一物,将何芥子纳须弥。

应制

合欢枝叶想腰身,不共长安草木春。若听楚歌能楚舞,未央空有戚夫人。

应制

何如莫莫与休休,分付烟波一钓裘。心向青山贪未了,梦随白鸟去无由。閒云犹阁为霖润,野水空横济物舟。安得杜陵诗老在,从渠每日醉江头。

应制

梨园花柳地,扶残醉、曾记问妖娆。欢惹住轻烟,柔丝未改,霏零疏雨,腻粉先飘。更低道,花无三日艳,柳有一年娇。卷翠未迟,醉红易失,共偎香影,同赏良宵。如今知何处,三山远,云水一望迢迢。傍砌青鸾好在,谁送归飙。但花下红云,尚通夕照,柳边白月,自落寒潮。最是无端,

应制

怪新年、倚楼看镜,清狂浑不如旧。暮云千里伤心处,那更乱蝉疏柳。凝望久。怆故国,百年陵阙谁回首。功名大谬。叹采药名山,读书精舍,此计几时就。封侯事,久矣输人妙手。沧洲聊作渔叟。高冠长剑浑闲物,世上切身惟酒。千载后。君试看,拔山扛鼎俱乌有。英雄骨朽。问顾曲周郎

应制

三朝十国锡封频,八帙华龄岁律新。膝下平分千里月,门中浑作一家春。已将相业传诸子,更喜闻孙早有人。岁挹壶山入壶斝,寿溪衮衮寿杯醇。

应制

登临巧处属僧家,随分生涯度岁华。莫待藤萝满山月,时来倚杖数昏鸦。

应制

燃薪代秉烛,煮茗当传杯。但恨朋侪少,那知日月催。衣裘任穿穴,芋栗且燔煨。不为残年迫,吾心久矣灰。

应制

君不见道边废弃池,君不见前者摧折桐。百年死树中琴瑟,一斛旧水藏蛟龙。丈夫盖棺事始定,君今幸未成老翁,何恨憔悴在山中。深山穷谷不可处,霹雳魍魉兼狂风。

应制

风回山火断,朝落岸冰高。(《湘江吟》)名终埋不得,骨任朽何妨。(经杜甫坟,见《诗话总龟》)

应制

十日高眠昼起迟,缓寻方药得中医。不才岂是官无事,多病惟应志未衰。门巷雪深妨过马,江湖岁晚益多歧。衣冠论说今如此,旧简残灯亦自疑。

应制

北山有鸣号,不洁而嗤凤。宜下绝交书,埙篪非伯仲。

应制

久作丹丘客,疑君去复来。高吟闯风雅,妙句斩琼瑰。道谊心千古,文章水一杯。荷花时话别,别后又梅开。

应制

大臣曾列荐,声誉有人闻。古郡知临水,黄山望似云。道情因病长,公务被吟分。天上除书近,时危必用君。

应制

逸骥骞腾十二闲,追风那复驻辕间。向来官况诚留滞,此去诗情记往还。会谭未妨更美秩,趣班聊喜近天颜。割鸡莫费千牛刃,奏赋金门入道山。

应制

皇华临遣下彤墀,雨卧风餐益自怡。口伐可汗初不识,得陪后乘始应知。

应制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