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见,简苏徯

君不见道边废弃池,君不见前者摧折桐。
百年死树中琴瑟,一斛旧水藏蛟龙。
丈夫盖棺事始定,君今幸未成老翁,何恨憔悴在山中。
深山穷谷不可处,霹雳魍魉兼狂风。

作品评述

君不见,简苏徯
君不见道边废弃池
君不见前者摧折桐
百年死树中琴瑟
一斛旧水藏蛟龙
丈夫盖棺事始定
君今幸未成老翁
何恨憔悴在山中
深山穷谷不可处
霹雳魍魉兼狂风

中文译文:
你是否看到了,简苏徯
你是否看到了道边废弃的池塘
你是否看到了被砍伐的桐树
百年的枯木间躺着琴和瑟
一斛旧水中隐藏着蛟龙
一个丈夫盖上棺木事情就已定
你如今幸运地还没有成为老人
为何悔恨憔悴在山中
深山幽谷无法久居
打雷闪电和邪魔鬼怪交织着狂风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景象,即废弃的池塘和被折断的桐树。池塘旁边的废弃池塘和断裂的桐树被用来暗示人的命运和时间的流转。诗中提到了一些象征,如代表音乐的琴和瑟,代表危险的蛟龙,以及代表人的有限生命的棺材。诗人通过描绘这些景象,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失去青春的悲叹和忧虑。诗中的“君”指的是诗人的朋友或读者,以此加强了亲近感和共鸣。整首诗以幽暗的山谷和危险的自然力量作为结尾,为诗歌增加了一种不安和恐惧的氛围。

通过这首诗,杜甫传达了人们对时间的感叹,强调了生命的短暂和无常。他把废弃的池塘和断裂的桐树等废墟象征着生命的无常,因为它们曾经繁盛而现在却衰败。诗人还通过描述琴瑟和蛟龙等象征物来突显生命中存在的危险和意外。最后,诗人通过描绘深山和狂风等景象,巧妙地将自然环境与人的不安和担忧联系在一起。

这首诗通过具象的描写和抒情的语言,将读者带入一个富有意象和情感的世界。诗中所描绘的景象和情感对于当代读者来说仍然具有共鸣,因为人们仍然面临着时光流逝、生命有限的困境。在这样的背景下,杜甫的诗歌依然有着深刻的触动力和感染力。

作者介绍

杜甫,字子美,其先襄阳人,曾祖依艺为巩令,因居巩。甫天宝初应进士,不第。后献《三大礼赋》,明皇奇之,召试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安禄山陷京师,肃宗即位灵武,甫自贼中遯赴行在,拜左拾遗。以论救房琯,出为华州司功参军。关辅饥乱,寓居同州同谷县,身自负薪采梠,餔糒不给。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道阻不赴。严武镇成都,奏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赐绯。武与甫世旧,待遇甚厚。乃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枕江结庐,纵酒啸歌其中。武卒,甫无所依,乃之东蜀就高适,既至而适卒。是岁,蜀帅相攻杀,蜀大扰。甫携家避乱荆楚,扁舟下峡,未维舟而江陵亦乱。乃泝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卒年五十九。元和中,归葬偃师首阳山,元稹志其墓。天宝间,甫与李白齐名,时称李杜。然元稹之言曰:“李白壮浪纵恣,摆去拘束,诚亦差肩子美矣。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词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李尚不能歷其藩翰,况堂奥乎?”白居易亦云:“杜诗贯穿古今,尽工尽善,殆过于李。”元、白之论如此,盖其出处劳佚,喜乐悲愤,好贤恶恶,一见之于诗,而又以忠君忧国,伤时念乱为本旨。读其诗,可以知其世,故当时谓之诗史。旧集诗文共六十卷,今编诗十九卷。 杜甫,字子美,其先襄阳人,曾祖依艺为巩令,因居巩。甫天宝初应进士,不第。后献三大礼赋,明皇奇之,召试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安禄山陷京师,肃宗即位灵武,甫自贼中遯赴行在,拜左拾遗,以论救房琯,出为华州司功参军,关辅饥乱,寓居同州同谷县,身自负薪采梠,餔糒不给。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道阻不赴。严武镇成都,奏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赐绯,武与甫世旧,待遇甚厚,乃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枕江结庐,纵酒啸歌其中。武卒,甫无所依,乃之东蜀就高适,既至而适卒。是岁,蜀帅相攻杀,蜀大扰。甫携家避乱荆楚,扁舟下峡,未维舟而江陵亦乱,乃泝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卒年五十九。元和中,归葬偃师首阳山,元稹志其墓。天宝间,甫与李白齐名,时称李杜。然元稹之言曰:李白壮浪纵恣,摆去拘束,诚亦差肩子美矣。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词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李尚不能歷其藩翰,况堂奥乎?白居易亦云:杜诗贯穿古今,尽工尽善,殆过于李。元、白之论如此,盖其出处劳佚,喜乐悲愤,好贤恶恶,一见之于诗,而又以忠君忧国,伤时念乱为本旨。读其诗,可以知其世,故当时谓之诗史。旧集诗文共六十卷,今编诗十九卷。 杜甫,字子美,其先襄阳人,曾祖依艺为巩令,因居巩。甫天宝初应进士,不第。后献三大礼赋,明皇奇之,召试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安禄山陷京师,肃宗即位灵武,甫自贼中遯赴行在,拜左拾遗,以论救房琯,出为华州司功参军,关辅饥乱,寓居同州同谷县,身自负薪采梠,餔糒不给。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道阻不赴。严武镇成都,奏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赐绯,武与甫世旧,待遇甚厚,乃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枕江结庐,纵酒啸歌其中。武卒,甫无所依,乃之东蜀就高适,既至而适卒。是岁,蜀帅相攻杀,蜀大扰。甫携家避乱荆楚,扁舟下峡,未维舟而江陵亦乱,乃泝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卒年五十九。元和中,归葬偃师首阳山,元稹志其墓。天宝间,甫与李白齐名,时称李杜。然元稹之言曰:李白壮浪纵恣,摆去拘束,诚亦差肩子美矣。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词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李尚不能歷其藩翰,况堂奥乎?白居易亦云:杜诗贯穿古今,尽工尽善,殆过于李。元、白之论如此,盖其出处劳佚,喜乐悲愤,好贤恶恶,一见之于诗,而又以忠君忧国,伤时念乱为本旨。读其诗,可以知其世,故当时谓之诗史。旧集诗文共六十卷,今编诗十九卷。

诗词推荐

西园罢宴游,东阁念林丘。特减花边峭,来添竹里幽。忆过阳朔见,曾记大湖求。从此频吟绕,归山意亦休。

东君不解惜芳菲,料峭寒中一梦非。剪尽牡丹梅子绽,何须风雨送春归?

投降赵卒本求生,坑后谁人不死争。三召三辞宁自刎,邯郸料不再长平。

名园无俗情,渔子往来密。凭阑古城近,屏翳秀石出。弁衡山献青,苕霅水□碧。好景吟不穷,烟霏又将夕。

欹烟裛露暗香浓,曾记瑶台月下逢。万里春回人寂寞,玉颜知复为谁容。香严童子沈薰鼻,姑射仙人雪作肤。谁向天涯收落蕊,发君颜色四时朱。

蹇钝无大计,酷嗜进士名。为文性不高,三年住西京。相府执文柄,念其心专精。薄艺不退辱,特列为门生。事出自非意,喜常少于惊。春榜四散飞,数日遍八纮。眼始见花发,耳得闻鸟鸣。免同去年春,兀兀聋与盲。家寄河朔间,道路出陕城。暌违逾十年,一会豁素诚。同游山水穷,狂饮

欢归夜何其,月照临门别。後夜待欢来,开门但明月。

见客道傍店,添衣江上村。陂长风浩浩,山远雾昏昏。虚日人声合,凶年菜色繁。扶衰归北阙,何以报君恩?

平生畏长夏,一念愿清秋。如何遇秋至,不喜却成愁。书册秋可读,诗句秋可搜。永夜宜痛饮,旷野宜远游。江南万山川,一夕入寸眸。请辨双行缠,何处无一丘。

八十童颜双眼明,浪游湖海一身轻。莫将啖肉先生比,个是罗浮老树精。

晴日春态深,寄游恣所适。 ——皎然宁妨花木乱,转学心耳寂。 ——崔子向取性怜鹤高,谋闲任山僻。 ——皎然倚舷息空曲,舍履行浅碛。 ——崔子向渚箬入里逢,野梅到村摘。 ——皎然碑残飞雉岭,井翳潜龙宅。 ——崔子向坏寺邻寿陵,古坛留劫石。 ——皎然穿阶笋节露,拂瓦松

摄事修雩祀,斋居近紫庭。千门夏雨歇,高树夕阳生。更散掖垣静,风来钟漏清。岩廊惭旧德,书殿愧群英。白发将何补,丹心忽自惊。敢言陪邴魏,三接奉休明。

断桥流水小舟横,卧看林梢素月明。双鹤不知何事舞,风前时送九臯声。

村落家家有浊醪,青旗招客解祗禂。春风似补林塘破,野水遥连草树高。寄食舟车随处弊,行歌天地此身劳。迟回自负平生意,岂是明时惜一毛。

文章足并汉西都,老大时时有著书。共叹微言追正始,不徒能赋似相如。代言方伫如纶诏,揽辔今乘刺史车。他日来归司帝制,未应褊狭效王舒。

麟符虎节宠恩新,满袖天香下玉宸。五夜将星经昴毕,万年皇化被昆仑。紫驼白马蕃人贡,赤黍黄羊汉卒屯。圣主安边恢妙算,都缘保障为斯民。

玄微及尽本翛然,若谓渠閒万八千。月印澄江鱼不见,钓人何必更抛筌。

去郭六十里,闲游避世譁。不将仙鹤伴,还用白牛车。草木隐君宅,香灯古佛家。几多吟景致,无限笔光华。泉想寻新眼,茶应发嫩芽。遥知碧岩上,举手拂烟霞。

长干人家向江住,朱雀桥边旧衢路。参差碧瓦扬青旗,系缆门前有杨树。竹弓射鸭向汀洲,家家无井饮江流。女儿数钱当酒肆,商人买笑开娼楼。谢家子弟如兰玉,不见当时旧游躅。夜深月满大堤寒,愁听陈王后庭曲。送君策马此中行,秣陵遥接石头城。愁来满引金陵酒,莫听秋风淮水声。

修篁簇径出林椒,可与游人避俗嚣。曲槛隔花安笔砚,小窗延月伴箪瓢。红藤引蔓移山豆,绿叶分葩植水蕉。到此每怜清气别,可堪寒夜雨潇潇。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