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隆郊祀八首

笙镛休乐,茧粟陈姓。
乃迎芳俎,以度高明。

作品评述

《建隆郊祀八首》是宋代诗人窦俨的作品。这首诗词描述了建隆郊祀的盛况和庄严祭祀仪式。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笙镛休乐,茧粟陈姓。
乃迎芳俎,以度高明。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郊祀的庄严仪式为主题,突出了祭祀的隆重和神圣。第一句“笙镛休乐,茧粟陈姓”描绘了祭祀场景中笙、钟两种乐器的声音,意味着祭祀仪式的开始。茧粟是指用茧织成的粗糙粮食袋,这里象征着丰饶的祭品。陈姓则表示这些祭品都已经摆放好了。整句表达了祭祀仪式的准备工作已经完成。

第二句“乃迎芳俎,以度高明”描绘了祭祀仪式的高潮部分。芳俎是指装满美味祭品的盘子,迎接芳香的祭品进入祭坛。高明表示这是对神灵的敬意和崇高的礼仪。整句意味着祭祀仪式达到了巅峰,人们怀着崇敬之情迎接着神灵的到来。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祭祀仪式中的各个环节,展现了郊祀的庄严和盛大。作者通过生动的描写,使读者感受到祭祀仪式的隆重气氛,传达了对神灵的崇敬之情。这首诗词充满了宗教仪式的虔诚和庄重,展示了宋代人们对神灵的敬畏和信仰。同时,通过对细节的描绘,也展示了当时社会的繁荣和文化的兴盛。

诗词推荐

百里桑麻地,春风鼓舞中,随轩一犁润,折狱片言功。小试已无敌,晚成应不同。他年循吏传,亦足慰途穷。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半老时。肥遯虽无润屋物,劳谦却有克家儿。筋骸幸且粗康健,谈笑不妨闲骨稽。六十二年无事客,尧夫非是爱吟诗。

高论唐虞儒者事,卖交负国岂胜言。凭君莫笑金槌陋,却是屠酤解报恩。

燕朔逢穷腊,江南拜小年。岁时生处乐,身世死为缘。鸦噪千山雪,鸿飞万里天。出门意寥廓,四顾但茫然。

红云逐水流,春事随飞扬。昔嗟节序移,今苦岁月长。洊为萧水游,物是人则亡。西园得逍遥,暂寄风雨床。栾栾荆棘中,尚余赪紫妆。晚芳衒鲜妍,婉娩春满堂。倚栏俯澄碧,浩荡花藕塘。寿柏虬龙姿,古桂鸿雁行。幽禽三五弄,髣髴疑宫商。林园岂不好,惆怅辰匪良。辰良其何时,世运

约得东风二月春,稍陪孤櫂晓溪行。酒能宽我三更梦,雨不饶人半日程。愁对梅残初话别,懒看桃艳欲欣荣。红尘未踏心先退,不是宵长故独醒。

江天冬暖似花时,上国音尘杳未知。正被虫声喧老耳,今君又借薛能诗。

三十作龙首,四十珥貂蝉。幡然携取名节,锦绣蜀山川。揽辔扶桑初晓,饮马咸池未旰,来日尽宽闲。兹事亦云足,所乐不存焉。女垂髫,儿分鼎,妇供鲜。尊章青鬓未改,和气玉生烟。造物犹嫌缺陷,要启公侯衮衮,又畀贾嘉贤。公更厚封植,自古有丰年。

三载羊公政,千年岘首碑。何人更堕泪,此道亦殊时。兵火烧文缺,江云触藓滋。那堪望黎庶,匝地是疮痍。

霜雪倚岩树,雾云秋水槎。且须高著眼,上有昙钵花。

满目山川似势棋,况当秋雁正斜飞。金门若召羊玄保,赌取江东太守归。

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争议:少年易老学难成)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望断碧云无白衣,一春长是独醒时。烦君卷舌东风里,休劝饥人食肉糜。

有花多处便凭栏,插在金瓶不必看。百斛量珠真富贵,两枝剪彩太寒酸。

赶退日中乌,捉取月中兔。便著晶光覆了身,金马住。方是重阳做。交位显真功,换质成真趣。到此还知自在游,玉马去。走入云霞路。

有愁无睡照灯青,鼠齧虫吟到五更。不分小黥同作崇,呼牌也作百般声。

乐游光地选,酺饮庆天从。座密千官盛,场开百戏容。绿塍际山尽,缇幕倚云重。下上花齐发,周回柳遍浓。夺晴纷剑履,喧听杂歌钟。日晚衔恩散,尧人并可封。

退归我欲学真长,君定才名江夏黄。考父旧尝睎吉甫,陵阳端的嗣黔阳。

芝麻压得油,秔米炊得饭,还我丛林饱参汉。衲僧履道贵平怀,何怀临机争转换。活计自然,家风成现。顺水便风,归舟到岸。寒山拾得笑呵呵,此心分付知音辨。

只见纵横落,宁知远近来。飘飖还自弄,历乱竟谁催。座暖销那怪,池清失可猜。坳中初盖底,垤处遂成堆。慢有先居后,轻多去却回。度前铺瓦陇,发本积墙隈。穿细时双透,乘危忽半摧。舞深逢坎井,集早值层台。砧练终宜捣,阶纨未暇裁。城寒装睥睨,树冻裹莓苔。片片匀如剪,纷纷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