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别敬师

浪游行橐倍萧然,但有山僧送上船。
月白不堪莲社别,日高难恋竹房眠。
晓粮载少癯同鹤,秋思悲多乱似蝉。
后夜忆师空梦寐,淮城东畔寺门前。

作品评述

《留别敬师》是明代陈鸿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浪游行橐倍萧然,
但有山僧送上船。
月白不堪莲社别,
日高难恋竹房眠。
晓粮载少癯同鹤,
秋思悲多乱似蝉。
后夜忆师空梦寐,
淮城东畔寺门前。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陈鸿与敬爱的师傅分别的场景。诗人形容自己像一个漂泊的游子,心境凄然。虽然有一位山僧送他上船,但月光皎洁的夜晚、阳光高照的白天,都难以割舍他与莲社、竹房的离别之情。清晨的食物稀少,和瘦弱的身形一同承载,就像一只孤独的鹤。秋天的思念之情如蝉鸣般乱糟糟,悲伤难以言表。夜晚时,陈鸿在梦中空想着师傅,而寺庙的门前依然在淮城的东岸。

赏析:
这首诗词以流畅的语言描绘了陈鸿与师傅分别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师傅深深的敬爱和想念之情。诗中运用了自然景物的比喻,如月亮、太阳、莲社、竹房,通过描绘这些景物与诗人的情感联系,增强了诗词的意境和感染力。诗人通过描述自己的孤独和离别之痛,表达了对师傅的感激之情和思念之情,同时也展现了自己游历的艰辛和内心的孤独。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使读者能够感受到陈鸿内心的悲凉和对师傅的深深敬意。

诗词推荐

君家诗伯老师川,解道芦花落钓船。莫笑东湖秋水冷,近来新吐一枝莲。

平生计功须壮岁,异时敌已尽亨途。鬓须久已沾青女,穷达何劳问紫姑。

津亭遥望草萋萋,空旷清怀与物齐。春水倒行潮欲上,晚云平压日先低。高城览古人何在,远渡伤离客自迷。好共山翁同出处,不随朝骑五门西。

一岩树色乱秋云,初喜秋风触鼻根。招隐归来浑未得,老怀索漠剩思君。

尘编何用朝朝看,新酿还须处处赊。好事若能频载酒,不妨时复到杨家。

初离县日谋经宿,既到山中未忍回。公宇若无民事决,愿携茶器上山来。

初日宜征辔,轻寒怯裌衣。蟹黄经雨润,鸭绿得春肥。

煌煌五枝灯,下有玉蟠螭。汉宫已荆棘,此地生何为。

侬家活计本天然,刹刹尘尘见普贤。犀角一星蟾影透,神珠九曲蚁丝穿。觉非渐次亡棱缝,幻自消鎔得混圆。妙应通身无向背,古菱花不染媸妍。

偷引湖光一派飞,咏觞还却似当时。吴歌送酒随流急,越艳浮花转曲池。山庙早因前守彻,冰盘元是故工遗。年年褉饮今非昔,不到兰亭到北池。

为人八十有三岁,游历名山几洞天。若问老翁何所得,无心学道不求仙。不求仙,仙自然,炼气炼形精亦炼,精全神旺合长年。

竹云乱相逐,明月羞如女。青山锁幽人,饥民卧茅宇。

李祜西王逢吉昌,上德兑兴丹莫当。

孀妇将归长安,路出于蒲,亦止兹寺。崔氏妇郑女也。张出于郑,绪其亲,乃异派之从母。是岁,丁文雅不善于军,军人因丧而扰,大掠蒲人。崔氏之家,财产甚厚,多奴仆。旅寓惶骇,不知所措。先是张与蒲将之党有善,请吏护之,遂不及于难。郑厚张之德甚,因饰馔以命张,中堂宴之。

昔有隐君子,中年洛阳居。击壤歌太平,洛人为结庐。名曰安乐窝,花间行小车。昔有贤宰相,退休寓洛都。心乎爱此老,卜邻同里闾。买园广其宅,至今传画图。贤宰富彦国,隐君邵尧夫。走也非隐君,贤宰今不无。草草白云庵,隙地日自锄。欲筑三两亭,冠盖延朋徒。劝君可绿蚁,揣己

揆路同寅丛,师垣出守麾。终无三令喜,便集两楹悲。衮职嗟何补,天心感愍遗。幽泉空漏淎,非复作霖时。

洞房昨夜春风起,故人尚隔湘江水。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

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

已赜希微理,知将静默邻。坐忘宁有梦,迹灭未凝神。化蝶诚知幻,征兰匪契真。抱玄虽解带,守一自离尘。寥朗壶中晓,虚明洞里春。翛然碧霞客,那比漆园人。

蛛网雨中时恤纬,蜂屯衙后自婴城。竹根得土笋争长,纸隙受风窗善鸣。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