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佛智忠禅师实庵

皴皮槁项换儿童,依旧恒河见性同。
作茧蚕宁长恋叶,蜕形蝉待别嘶风。
双趺可逐茶毗尽,只履谁知窣堵空。
设上馒头诳人眼,新罗鹞子过天东。

作品评述

《寄题佛智忠禅师实庵》是宋代方回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皴皮槁项换儿童,
依旧恒河见性同。
作茧蚕宁长恋叶,
蜕形蝉待别嘶风。
双趺可逐茶毗尽,
只履谁知窣堵空。
设上馒头诳人眼,
新罗鹞子过天东。

诗意:
这首诗以佛智忠禅师实庵为题,通过诗人的文字表达了一种禅宗思想。诗中使用了象征性的意象,以描述人生的境遇和禅修的境界。诗人通过对比、隐喻和暗示,表达了对人生和禅修的深刻思考和领悟。

赏析:
诗的第一句“皴皮槁项换儿童”,描绘了岁月的沧桑和变迁,人们的外貌和心境也在变化中不断更新。第二句“依旧恒河见性同”,以恒河为喻,表达了佛法中的“见性成佛”的理念,人们不论外在形象如何改变,内心的本性依然相同。

诗的第三句“作茧蚕宁长恋叶”,借用了蚕吐丝作茧的比喻,意指修行者宁愿沉迷于修行的过程而不愿离开。第四句“蜕形蝉待别嘶风”,则暗示了修行者在达到一定境界后,需要放下旧有的形态,如同蜕变的蝉一般,等待新的飞翔。

诗的下半部分,通过对“趺”和“履”的描述,表达了修行者对于境界的追求和超越。同时,诗人提到“设上馒头诳人眼”,意味着世俗的事物常常欺骗人的眼睛,只有真正修行者才能看透其中的虚妄。最后一句“新罗鹞子过天东”,则以鹞子飞翔的形象,暗示修行者超越尘世,达到更高层次的境界。

整首诗以简练明快的语言,通过运用隐喻和象征,描绘了修行者的境遇和追求,表达了对禅宗思想的理解和赞美。诗词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运用巧妙,使读者在品味诗句的同时,也能领略到禅宗哲理的深远意义。

作者介绍

方回(一二二七~一三○七),字万里,一字渊甫,号虚谷,别号紫阳山人,歙县(今属安徽)人。早年以诗获知州魏克愚赏识,后随魏至永嘉,得制帅吕文德推荐。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廷试原爲甲科第一,爲贾似道抑置乙科首,调随州教授。吕师夔提举江东,辟充干办公事,歷江淮都大司干官、沿江制干,迁通判安吉州。时贾似道鲁港兵败,上书劾贾,召爲太常簿。以劾王爚不可爲相,出知建德府。恭帝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至建德,出降,改授建德路总管兼府尹。元世祖至元十四年(一二七七)赴燕觐见,归后仍旧任。前后在郡七年,爲婿及门生所讦,罢,不再仕。以诗游食元新贵间二十余年,也与宋遗民往还,长期寓居钱塘。元成宗大德十一年卒,年八十一。回诗初学张耒,晚慕陈师道、黄庭坚,鄙弃晚唐,自比陆游,有《桐江集》六十五卷(《剡源文集》卷八《桐江诗集序》),已佚。又有《桐江续集》,系元时罢官后所作,自序称二十卷,《千顷堂书目》作五十卷,今残存三十六卷。另有《瀛奎律髓》等行世。回以宋守土官腼顔仕元,以“大物既归周,裸士来殷商”(本集卷二五《送男存心如燕二月二十五日夜走笔古体》)开解,并谀元爲“今日朝廷贞观同”(本集卷二四《送丘子正以能书入都……》),诚属可鄙,所以爲周密《癸辛杂识》别集卷上所深诋。周斥其曾以梅花百咏谀贾似道,当爲事实,集中有“向来世故未曾识,折腰此人(似道)觊斗升”(卷二三《三月二十日张君輗约饮王子由紫霞道院酒字爲韵》),即爲此事之证明。因此前人虽辨周密斥方回或有私愤,而回人品确不能称道。事见本集有关诗文,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七有传。 方回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抄《虚谷桐江续集》(四十八卷,简称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两本卷次不同,非出一源。底本诗集外之诗、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

帐下佳人拭泪痕,门前壮士气如云。仓黄不负君王意,独有虞姬与郑君。

未离海底千山黑,才到天中万国明。

忆从太学诸生列,我尚弱龄君秀发。同时并荐几存亡,一梦十年如倏忽。壮心君未减青春,多难我今先白发。山花撩乱鸟绵蛮,更尽一樽明日别。

有虫托断葑,断葑日夕流。不知止息处,随夫非自由。

莫认四威仪,行住坐卧知。念念皆相应,珍重任时宜。

号名极形似,摹写与真逼。聊以画滑稽,慰我秋园寂。

园林换叶梅初熟,池馆无人燕学飞。

文才武略有家规,懿行乡闾雅见推。乘障讵能申远业,偃戈良喜遇清时。风吹秀菊篱边发,雨落黄榆塞下悲。白首情怀何以慰,从军早寄仲宣诗。

事理纷纷未易穷。其间脉终要通融。能於博处知其约,渐次收功一贯中。

柳丝碧。柳下人家寒食。莺语匆匆花寂寂。玉阶春藓湿。闲凭薰笼无力。心事有谁知得。檀炷绕窗灯背壁。画檐残雨滴。

何人一舸下清溪,列壑攒峰想旧栖。不雨石林元自湿,无云山路只长迷。

宫树春空,御屏香冷,谁遗金*人间。爱一枝紫玉,双凤声蟠。秋月春花客思,把幽情、都付伊传。惊吹处,籁翻天吹。鹤怨空山。风流贵家公子,记梦里琼楼,稳跨苍鸾。恍露凝银浦,霜裂琅*。不见云间弄玉,余音散、赤壁江寒。秦台晚,碧云零乱瑶天。

春草越吴间,心期旦夕还。酒乡逢客病,诗境遇僧闲。倚棹冰生浦,登楼雪满山。东风不可待,归鬓坐斑斑。

清泠空想离骚国,至理难穷太极图。知有老人圮下履,恨无鸿宝枕中书。

小居在旷野,寂无尘俗想。疏钟深夜闻,六根泻清响。昼读天竺书,幽窗思忽晃。犬吠桃花阴,麦浪人来往。最爱晚雨晴,空林返照爽。

不杂东华一点尘,桑麻满眼土风淳。如何林下无嘉客,却有西湖浩荡春。

轻蓑著篷背,日暮渔者还。新月印浅水,夕阳生乱山。谁歌采菱词,隐隐过前湾。

几度咸阳累积尸,尽缘丘冢似焉支。覆车愁杀张车骑,印绶临身必十辞。

芳时已叹鬓毛斑,何况栖栖客路间。杯酒故人千里隔,锦囊著语一春闲。燕莺飞处频回首,桃李香前合厚颜。昨夜东风贷庭竹,少容归梦到家山。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