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苏辙的《游庐山山阳七咏(其六)三峡石桥》
拼音和注音
sān xiá bō tāo bǎo sù yán , guò qiáo léi diàn jì dāng niá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雷电:自然界大规模的火花放电现象。带有大量电荷的云接近地面或带相反电荷的云与云互相接近时,会产生激烈的放电。放电产生的火光就是闪电,产生的轰鸣声就是雷声。
三峡:长江三峡的简称。
当年:时间词。本年;同一年:这个工厂~兴建,~投产。
过桥:穿越桥面,从此岸到彼岸。迷信风俗,“做七”时的一种仪式。
波涛:(名)大波浪:~汹涌。[近]波澜。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原诗
三峡波涛饱溯沿,过桥雷电记当年。
江声仿佛瞿唐口,石角参差滟滪前。
应有夜猿啼古木,已将秋叶作归船。
老僧未省游巴蜀,松下相逢问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