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台

雨後东风渐转和,扣门迁客一经过。
王孙采地空珪璧,长者芳声动薜萝。
正尔谪居怀北阙,聊同笑语说东坡。
山林台阁原无异,促席论心酌叵罗。

作品评述

《金沙台》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雨后东风渐转和,
扣门迁客一经过。
王孙采地空珪璧,
长者芳声动薜萝。

正尔谪居怀北阙,
聊同笑语说东坡。
山林台阁原无异,
促席论心酌叵罗。

译文:
雨后,东风逐渐和煦起来,
敲门声中迁徙的客人刚刚路过。
王孙们归来,却空手而归,
只有长者的美妙声音动荡着薜萝。

我正在忍受着北方的谪居之苦,
只能与你一起轻松地嬉笑谈论东坡。
山林台阁并无差异,
我们共同促使宴席进行,论及内心的感慨。

诗意:
《金沙台》这首诗词表达了苏轼在北方谪居时的情感和思考。雨后的东风吹拂着,给人以温暖和希望的感觉。通过描述迁徙的客人和王孙们空手归来的情景,苏轼抒发了自己在谪居中的孤独和无奈之情。

然而,尽管身在他乡,苏轼还是能够与长者畅谈,特别提到了他们的美妙声音,这可能代表着他们对文学的热爱和才情。他们在山林间的台阁中相聚,享受着共同的欢乐,畅所欲言,不禁让人感叹人生的无常和变幻。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优美的语言,表达了苏轼在北方谪居时的心情和思考。诗中的雨后东风象征着一种新的希望和转机,给人以温暖的感觉。通过描写迁徙的客人和王孙们空手而归,苏轼表达了自己在异乡的孤独和无奈。

然而,在这种困境中,苏轼仍然能够与长者相聚,畅谈诗文,共同享受着文学的乐趣。他们在山林间的台阁中交流思想,促使宴席进行,论及内心的感慨。这展示了苏轼不畏艰难的精神和对文学的热爱。

整首诗词流露出一种豁达、乐观的情绪,表达了苏轼在困境中保持积极心态的态度。尽管身处异乡,他仍然能够找到知音,与长者共同欢笑,舒解内心的苦闷。这种乐观和豁达的心态给人以启迪,鼓励人们在逆境中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寻找生活中的美好和快乐。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绝毫绝釐,日面月面。号令四驰,风行草偃。

五日都无一日阴。住来车马闹如林。葆真行到烛初上,丰乐游归夜已深。人未散,月将沈。更期明夜到而今。归来尚向灯前说,犹恨追游不称心。

阶前已见三分落,枝上都无十日繁。谁伴多情王副使,吟诗倾酒与招魂。

老来事业无多子,收拾新诗又满编。金玉那能润身后,等閒犹作百年传。

内助从来上所嘉,新春不忍见新花。君王念旧怜遗族,常使无权保厥家。

傍石过清浅,穿林上翠微。逢人何更问僧扉。午梵出烟霏。草露沾芒屦,松花点葛衣。鬓丝禅榻坐忘机。山鸟漫催归。

小摘洞庭霜后实,旋篘真一瓮头春。雪中急欲林夫子,漫助诗人笑语新。

节物贫家有故常,春盘腊粥逐时忙。悠悠岁月催双鬓,草草鸡豚荐一觞。人意自殊平日乐,梅花宁减故时香?小园新展西南角,挂树青萝百尺长。

寒绿新轩对马头,陂南陂北□销愁。合添渔艇两三只,时与约斋来往游。欹枕孤鸿烟雨涨,钩帘宿鹭晓光流。何时祭灶呼邻里,我欲题诗素壁留。

沿牒相逢楚水湄,竹林文酒此攀嵇。半毡未暖还伤别,一臂初交又解携。江浦呕哑风送橹,河桥勃窣柳垂堤。明年四月秦关到,洗眼扬州看马蹄。

戒杀家庖罢馈鱼,病脾亦复禁寒蔬。莫惭邻里嘲枯淡,出甑香粳玉不如。

每逢人静慵多歇,不计程行困即眠。上得篮舆未能去,春风敷水店门前。

官历行将尽,村醪强自倾。厌寒思暖律,畏老惜残更。岁月已如此,寇戎犹未平。儿童不谙事,歌吹待天明。

白羽绿弓弦,年年只在边。还家剑锋尽,出塞马蹄穿。逐虏西逾海,平胡北到天。封侯应不远,燕颔岂徒然。

石峡轰轰作雷吼,白虹飞趋电光走。老蛟搅起阴壑藏,电雪当空射琼玖。禅僧倚锡疑欲飞,儿童惊呼不停口。山夫伸足承下沫,阴风凛凛生毛发。雨飞如箭任不知,旁人休猜铁为骨。

为渠著姓黄山谷,结友齐名杜审言。领略残膏沾沔我,强书酬唱入坡门。

月儿犹未全明。乞怜生。几片彩云来去、更风轻。应见我。行又坐。苦凝情。卷起帘儿不睡、到三更。

心心绝缘,了了亡年。吞佛空三世,披经等大千。妙观智出碍,韶昼春无边。齐物竹床蝴蝶梦,双飞栩栩华风颠。

爽节在重九,物华新雨馀。清秋黄叶下,菊散金潭初。万实行就稔,百工欣所如。欢心畅遐迩,殊俗同车书。至化自敦睦,佳辰宜宴胥。锵锵间丝竹,济济罗簪裾。此乐匪足耽,此诚期永孚。

大舸帆高掠浦飞,小舟笪短溯滩归。虽云来去难俱遂,自是神人相不违。赖得好山看要熟,不妨晚雨落仍微。迟回半日夫何叹,于此因知造物机。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