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案上三种梅三首

翠袖佳人倚竹诗,昔人比兴乃陈辞。
我今顾欲求真相,绿萼梅花并竹枝。

作品评述

《书案上三种梅三首》是一首宋代赵蕃所作的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美丽的佳人倚着竹子,吟咏梅花的情景。通过运用典故和比喻的手法,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真理和美的追求。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翠袖佳人倚竹诗,
昔人比兴乃陈辞。
我今顾欲求真相,
绿萼梅花并竹枝。

诗意:
诗词开篇描述了一位佳人倚着竹子,吟咏梅花。这里的佳人象征美丽和高雅,竹子则代表高洁和纯正。接着,诗人提到古人曾用比喻和典故来陈述诗意,这里指的是古代诗人通过借物抒情的方式来表达内心的感受。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真理和美的追求,希望能够将梅花的清雅与竹子的高洁融为一体。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写了一幅美丽的画面。通过佳人、竹子和梅花的形象,诗人展现了对美的追求和对真理的探索。梅花作为寒冬中的瑞典,象征坚强和坚韧不拔的品质,而竹子则代表高洁和纯正,两者的结合表达了对美与真理的完美统一之追求。诗人以简练的语言和意象,将自己的思想感悟表达得深邃而富有哲理。

这首诗词通过借物抒情的手法,将梅花和竹子与诗人的内心感受相结合,既揭示了诗人对美的追求,又表达了对真理的探索。整首诗意蕴含深邃,意境高远,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作者介绍

赵蕃(一一四三~一二二九),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南渡后侨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早岁从刘清之学,以曾祖旸致仕恩补州文学,调浮梁尉、连江主簿,皆不赴。爲太和主簿,调辰州司理参军,因与知州争狱罢。时清之知衡州,求爲监安仁赡军酒库以卒业,至衡而清之罢,遂从之归。后奉祠家居三十三年。年五十犹问学于朱熹。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同年卒,年八十七。謚文节。蕃诗宗黄庭坚,与韩淲(涧泉)有二泉先生之称。着作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干道稿》二卷、《淳熙稿》二十卷、《章泉稿》五卷(其中诗四卷)。事见《漫塘文集》卷三二,《章泉赵先生墓表》,《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赵蕃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参校清武英殿聚珍版(简称殿本)、《永乐大典》残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二十七卷。

诗词推荐

贫贱易为适,荒郊亦安居。端坐无馀思,弥乐古人书。秋田多良苗,野水多游鱼。我无耒与网,安得充廪厨。寒天白日短,檐下暖我躯。四肢暂宽柔,中肠郁不舒。多病减志气,为客足忧虞。况复苦时节,览景独踟蹰。

荡桨妨人拥衲眠,篷窗细雨湿炊烟。江神念我怯行险,收却风波稳放船。

六百商於路,崎岖古共闻。蜂房春欲暮,虎阱日初曛。路向泉间辨,人从树杪分。更谁开捷径,速拟上青云。

险难兮更尝,淡泊兮悠长。翕与张兮何尝,如友良何兮友良。

净扫尘埃。惜取苍苔。任门前、红叶铺阶。也堪图画,还也奇哉。有数株松,数竿竹,数枝梅。花木栽培。取次教开。明朝事、天自安排。知他富贵几时来,我且优游,且随分,且宽怀。

黄帽牵船客自摇,水花压岸送归潮。晚风忽断疏蓬雨,秋在烟波第四桥。

歌敛黛,舞萦风。迟日象筵中。分行珠翠簇繁红。云髻袅珑璁。金炉暖。龙香远。共祝尧龄万万。曲终休解画罗衣,留伴彩云飞。

秋风吹天香,先著桂枝里。更挹月露清,芬馥唤睡起。揽衣夜未央,泉喧不入耳。有来蕊珠仙,黄袂翠盖底。岂无碧云腴,为君一启齿。醉卧金粟间,绝胜佩兰芷。

巨石亭亭缺齧多,县知千古也消磨。人间正觅擎天柱,无奈风吹雨打何。

残暑涂山去,凉风至德来。吟馀秋色老,客里菊花开。传舍全依石,中庭半是苔。张公有佳句,三复兴悠哉。

绳祖初弥月,清晨抱见翁。颇怜头额大,妆爱月时同。句法何时就,家声待汝洪。吾年八十二,方见汝成童。

四时变迁翻覆手,百卉于人亦何有?骚客颠诗亦狂酒,强惜黄花爱重九。少年习气似陶公,采采金英满衣袖。携壶木末最关情,欹帽风前几搔首。馋吻偏怜粽栗香,新衣不管囊萸臭。贪将节物趁遨头,肯向宾筵称病叟。如今衰飒悟空华,现在去来飞电走。登临旧迹如梦断,觞咏故人多骨朽。

昨日樵村渔浦。今日琼川银渚。山色卷帘看。老峰峦。锦帐美人贪睡。不觉天孙剪水。惊问是杨花。是芦花。

曾向岭头题姓字,不穿杨叶不言归。弟兄各折一枝桂,还向岭头联影飞。

泗水飞沉周宝鼎,霸城遏住汉铜人。人心不似无情物,多少英豪入魏秦。

涂山千载又关睢,几世天家共玉舆。不友凤凰池上客,全宗安用石函书。

风引舟来,恰趁得、东楼嘉集。正满眼、轻红重碧,照筵浮席。更是姓黄人作守,重新墨妙亭遗迹。对暮天、疏雨话乡情,更筹急。嗟世眼,迷朱碧。矜气势,才呼吸。彼蔡章安在,千年黄笔。腐鼠那能鹓凤吓,怒蜩未信冥鹏翼。与史君、酌酒酹兴亡,浇今昔。

走卒儿童口是碑,百年几见好监司。浣花镜月经行处,草木江山亦去思。

英雄未肯死前休,风起云飞不自由。杀我混同江外去,岂无曹翰守幽州。

短篷摇楫暮山昏,老怯年华易断魂。夹港蒲声知小雨,隔林绩火认孤村。奉祠累岁惭家食,谢事终身负国恩。惟有愚忠穷未替,尚余一念在元元。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