颍大夫庙?颍考叔也,庙在汝州颍桥?

人情难强回,天性可微感。
世人争曲直,苦语费摇撼。
大夫言何柔,暴主意自惨。
荒祠旁孤冢,古隧有残坎。
千年惟茅焦,世亦贵其胆。
不解此微言,脱衣徒勇敢。

作品评述

《颍大夫庙?颍考叔也,庙在汝州颍桥?》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颍大夫庙,颍考叔也,
庙在汝州颍桥。
人情难强回,天性可微感。
世人争曲直,苦语费摇撼。
大夫言何柔,暴主意自惨。
荒祠旁孤冢,古隧有残坎。
千年惟茅焦,世亦贵其胆。
不解此微言,脱衣徒勇敢。

诗意:
这首诗词以颍大夫庙为背景,表达了对人性和世俗道德观念的思考。诗中指出,人情难以完全回归真实,但天性却能察觉微小的感动。世人争论曲直是为了争夺道德高地,但这种争辩往往费尽口舌却难以动摇人心。诗中揭示了大夫言辞柔和,却面对暴君的主张自我折磨。古老的庙宇旁孤寂的坟墓,以及残存的古隧道,都是时间的见证,而千年来只有茅草最为坚韧。诗词最后表达了对于这微妙的言辞的不理解,认为脱去衣衫只是表现出一种虚勇。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颍大夫庙的描写,展示了苏轼对人性和世俗道德观念的思考。诗中通过对人情和天性的对比,表达了人性难以完全回归真实的现实困境。世人纷争曲直,苦口婆心的争辩往往难以改变他人的立场。诗中以大夫作为代表,探讨了在面对暴君时,柔和的言辞如何自我折磨。古老的庙宇和坟墓,以及残存的古隧道,象征着历史的沉淀和时间的推移,而茅草作为唯一的残存物则被赞美为坚韧不拔的象征。最后两句表达了对这微妙言辞的不理解,认为脱去衣衫只是表现出一种虚勇,暗示了内心的无奈和无力。

这首诗词通过对人性、道德观念和权力的思考,展示了苏轼对社会现实的观察和思考。诗意深邃而抒发了作者对于人性与道德的追问,以及对于真实与虚伪的反思。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表达了作者对人性困境的痛感,具有一定的思想性和哲理性。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几日同头腊雪飞,人生悲乐自随宜。抱衾万感客无寐,踏湿孤灯僧夜归。

已报东吴政,初捐左契归。天应酬苦节,人不犯寒威。江上思重借,朝端望载饥。紫泥封夜诏,金殿赐春衣。对酒情何远,裁诗思极微。待升熔造日,江海问渔扉。

雪已伤多尚积阴,同仍助虐屡号林。市人只喜青帘近,木食应悲黄独深。不但茅茨忧冻死,更闻巢穴作哀音。此诗萧瑟谁能听,有愧当年寒地吟。

造物局浮伪,天网艾如张。提起死生,关捩便是有阎王。六道转轮吞*,一气循环贵贱,校核注生方。苟免投皮*,难遇好爷娘。友多闻,欺获罗,错因忙。天堂地狱,信乎申吕鞠韩常。耕馁寡尤寡悔,道彀阙疑阙殆,举措巧承当。要出阴阳构,金鼎炼铅霜。

故关衰草遍,离别自堪悲。(自堪悲 一作:正堪悲)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掩泪空相向,风尘何处期。

柱下固能官老子,漆园亦可禄庄周。鹤林不仕知何意,快取青毡趁黑头。

儒林文雅作,萧散欲挥金。老去安时态,秋来慰夙心。谁陪黄菊酒,自喜白头吟。宾客霜台少,诗成每独斟。

倦客身同舟不系,轻帆来访儒仙。春风元巳艳阳天。夭桃方散锦,高柳欲飞绵。千古海昌佳绝地,双凫暂此留连。通宵娱客破芳尊。兰亭修禊事,梓泽醉名园。

乃翁去记玉楼成,岁帅乡人祀洛英。文耀可无田助祭,象贤赖有谷传声。奇葩融结双莲瑞,奕叶追攀五桂荣。累将重侯何足道,几人三世有诗名。

禁营貔虎天廐龙,技痒不奈刍粟丰。闻道宝津尝护驾,前朝踊跃矜戏雄。红绡低击柳枝碧,满满弯弓斫鬃射。偶然穿叶未为奇,截下红绡方破的。彩绳子长曳彩轻,闪烁眩转如奔星。弦头辟雳起马脚,回看一箭落欃枪。乌纱帽稳春衫薄,交鞯焕烂青丝络。千步场深隔九关,毕景驰驱有馀乐。

水满池塘叶满枝,曲廊危榭惬幽期。风和海燕分泥处,日永吴蚕上簇时。闲理阮咸寻旧谱,细倾白堕赋新诗。从来夏浅胜春日,儿女纷纷岂得知。

拂石搘颐久,閒心寂似初。不知浑是水,宁觉我非鱼。欲数犹疑幻,相看若在虚。星星双鬓影,何事入方诸。

江田稻花露始零,浦中莲子青复青。楚船祠龙来买酒,十幅蒲帆上洞庭。罗衣熏香钱满箧,身是扬州贩盐客。明年载米入长安,妻封县君身有官。

出岳与入岳,前题继后题。遍寻僧壁上,多在雁峰西。近说游江寺,将谁话石梯。相思立高巘,山下草萋萋。

竹篱茅舍去相安,谁与移根入画栏。尽道重帘妨暖日,疏枝却得获春寒。

红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诗礼挹馀波,相欢在琢磨。琴尊方会集,珠玉忽骈罗。谢族风流盛,于门福庆多。花攒骐骥枥,锦绚凤凰窠。咏雪因饶妹,书经为爱鹅。仍闻广练被,更有远儒过。

我惭旷达人,梦寐眷乡曲。十年仕楚越,政坐食不足。人皆诧善奕,举世鲜识局。陶翁有高躅,迷涂炳明烛。於焉税吾驾,作息课昏旭。

圣武将犁老上庭,艺文先选彍中英。天扶基业生多士,世遇君师集大成。享备钧台同夏启,果分汉会愧桓荣。尧言一日周天下,应陋诗人切响声。

朱火荧荧向夕流,林间一叶忽惊秋。风来野渡闻渔笛,雾歛晴天见蜃楼。艳爱芙蓉开幕府,香怜杜若老汀洲。使君鬓畔多玄发,临水登山不用愁。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