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远

琼花台上雨初收,黄歇山前水急流。
莫道别来乡国异,南江愁是北江愁。

作品评述

《寄远》是明代诗人谷淮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琼花台上雨初收,
黄歇山前水急流。
莫道别来乡国异,
南江愁是北江愁。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离乡别井后的思乡之情和愁绪。作者描述了琼花台上雨势渐收,黄歇山前的水流湍急。他告诫人们不要说离别后的故乡和国家是不同的,因为南江的愁苦与北江的愁苦一样。

赏析:
1. 诗情离愁:诗中表达了作者离乡别井后的思乡之情和愁绪。琼花台上雨初收,黄歇山前水急流,这些景象映衬出作者内心的离愁别绪,展现了他对故乡的眷念之情。

2. 对乡国的思念:作者通过"莫道别来乡国异,南江愁是北江愁"这句诗,表达了他认为离别后的乡国并没有太大的差异,无论是南江还是北江,都有着相同的愁苦。这种思念之情超越了地域的界限,折射出作者对整个国家的关怀和忧虑。

3. 自然景物的描绘:诗中的琼花台、黄歇山和水流的描绘,以及雨势的渐收,水流的湍急,展示了作者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和描绘能力。这些描绘与离别的主题相结合,增添了诗词的感染力和艺术美感。

总的来说,这首《寄远》诗词通过离别的主题,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和对国家的关怀。诗词结构简洁,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思绪的表达,将作者的情感与读者产生共鸣,使人在阅读中感受到离愁别绪的情感共振。

诗词推荐

乡黨共推贤,干名二十年。早怀荆岫璞,迟下祖生鞭。敢谏书无报,徒行履欲穿。圣朝公道在,搔首赋归田。

京中开讲已多时,曾作坛头证戒师。归到双溪桥北寺,乡僧争就学威仪。

勿谓虚明质,能成积厌威。由轻终及重,至著本从微。

先生原是山中客,仅能扬雄一区宅。穷冬十日不出门,群玉峰前看三白。谁将名字落人间,丹陛入对天开颜。江城作牧多暇日,犹有余力穷跻攀。膏肓不除泉石念,胜处何如眼中见。四明风月岂无情,要是岁寒心不变。晴檐初晃云母光,庭中已休雁鹜行。玲珑元不碍达观,下视万物俱清凉。

银兔频年滞使麾,曲台犹掌一王仪。四巡奏颂推严笔,千牍程书入汉帷。驷里飞觞酣玉液,天街叠鼓候金羁。前期侍从丹涂地,秘殿螟风拂翠緌。

别恨眉尖无数。后夜王孙何处。歌馆与妆楼,目断行云凝伫。凝伫。忆泪千行红雨。

收尽余怀厌事华,归来何所是生涯。烂柯樵子疑无路,挂树壶公妙有家。夜水金波浮桂影,秋风雪阵拥芦花。寒鱼著底不吞饵,兴尽清歌却转槎。

捩眼看翱翔,经年尚省郎。诏除应迩日,传播未遐方。渺渺山连蜀,滔滔水接湘。有怀虽昼夜,春奈道涂长。

聊挟儒生书,更打衲子包。五斗亦何直,老夫今二毛。道边霜鬓翁,煮茗浇我劳。大笑陶渊明,罢官缘折腰。奴辈不解事,叹息腹屡枵。归来买大甑,炊饭谢汝曹。

公居幽绝谁能纪,欲到应须劳屐齿。从官出入路萦纡,况今又去藩龙舒。人在天南居在北,乡心千里云山碧。山庭不用勒移文,时乐中和归未得。他年若寻仙老会,洛下诸公尽中外。百二十坊山水间,甲第相望门巷对。过从不独赏芳珍,造适何妨谈道真。回头却望朝市里,多少思归未去人。

渊明六十三,我已多数秋。未死亦偶然,神仙殊谬悠。

逢君穆陵路,匹马向桑乾。楚国苍山古,幽州白日寒。城池百战后,耆旧几家残。处处蓬蒿遍,归人掩泪看。

春风斗妍丽,众卉芳可掬。丁时良亦好,暮景苦不足。独擅晚秋香,金英照寒渌。

有鸟有鸟集华池,长嘴得食短嘴饥。何不弯弓射长嘴,前行丈人翻见嗤。有鸟有鸟在中逵,长嘴能飞短嘴迟。何不弯弓射短嘴,后行公子独怜之。

殷勤里社间,谈笑文字会。平生一尊酒,无虑千百醉。问梅穷涧冈,乐事引其最。风霜尽木末,冰雪封户外。谁其念岑寂,自昨以颠沛。岁寒二三友,已不数苍桧。卓彼方山翁,自许行偕辈。古心味玄酒,於世百不嗜。小小诵佳篇,搜句亦奇伟。年来久不作,吾党几丧气。珠璧忽堕前,畴昔

梅蕊才开杏又红,今年春事太匆匆。堂前燕子归来到,双海棠花已满丛。

客舍见春草,忽闻思旧山。看君灞陵去,匹马成皋还。对酒风与雪,向家河复关。因悲宦游子,终岁无时闲。

江左惟公,争些子、吾其衽发。谈笑里、旄头泛扫,斗杓旋斡。投一粒丹元气转,下三数著输棋活。把晋朝王谢傅同看,谁优劣。飞凯奏,清夔峡。蠲和籴,宽畿浙。有三千功行,待从头说。玉斝满斟长寿酒,冰轮探借中秋月。更慈帏、喜见凤将雏,添丹穴。

一水潆回绕沌村,子房苗裔此间存。同居八世三千口,可惜君恩未表门。

霏霏玉麈谈,鄙吝堪澡雪。每见辄有闻,敢惮频磬折。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