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重山(吴松浮天阁送别)

楼外江山展翠屏。
沈沈虹影畔,彩舟横。
一尊别酒为君倾。
留不住,风色太无情。
斜日半山明。
画栏重倚处,独销凝。
片帆回首在青冥。
人不见,千里暮云平。

作品评述

《小重山(吴松浮天阁送别)》是宋代蔡伸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楼外江山展翠屏。
沈沈虹影畔,彩舟横。
一尊别酒为君倾。
留不住,风色太无情。
斜日半山明。
画栏重倚处,独销凝。
片帆回首在青冥。
人不见,千里暮云平。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吴松浮天阁送别时的景象。楼外的江山如展开的翠色屏风般美丽。红霞在水边闪现,彩舟横渡江面。诗人为了送别朋友,倾斟了一杯离别的酒。然而,离别的情感无法挽留,风景变幻无常。斜阳照耀在半山间,画栏上倚着,独自沉思。远处的帆船在苍茫的天空中回首。人已经不见了,只有平静的暮云在千里之外。

赏析:
这首诗以宋代的江南风景为背景,通过描绘吴松浮天阁送别时的景色和情感,表达了离别的无奈和人事的无常。诗中运用了自然景色的描绘,如江山展翠屏、斜日半山明、片帆回首等,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感受。与此同时,诗人通过留别酒的倾斟和风景的变幻,表达了离别之情的无法挽留和人事的无常性。最后,诗人将目光投向远处的帆船和平静的暮云,形成一种寂寥和凄迷的意境,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思念之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示了蔡伸独特的诗性和感慨之情。

作者介绍

蔡伸(一○八八~一一五六),字申道,仙游(今属福建)人。徽宗政和五年(一一一五)进士。歷太学正,太学博士,知潍州北海县,通判徐、楚、饶、真州,知滁州。高宗绍兴九年(一一三九),知徐州,因金人渝盟,未赴。久之爲浙东安抚司参谋官。官至左中大夫。二十六年卒,年六十九。事见《周文忠公集》卷六二《中大夫蔡公神道碑》、《仙溪志》卷四、《宋史翼》卷九。

诗词推荐

万顷湖浪碧,一点浮玉青。先生此有盘,有道甘沉冥。植柳荫水槛,栽莲绕风亭。感恨手遗奏,精神超列星。鸿鹄既层举,鸮鸩争刷翎。克家类季子,隧碑刻铭。

婉约

新台有泚[1],河水渳渳[2]。嬿婉之求,籧篨[3]不鲜。新台有洒,河水浼浼。嬿婉之求,籧篨[3]不殄。鱼网之设,鸿则离之。燕婉之求,得此戚施。

婉约

小雨疏疏过,长江滚滚流。落霞残照晚明楼。又是一番重午,身寄南州。罗绮纷香陌,鱼龙漾彩舟。不堪回首凤池头。谁道于今霜鬓,犹自淹留。

婉约

来嫔初载,令德冠层城。柔范蔼徽声。熊罴梦应芳兰郁,佳气拥雕楹。珠宫缥缈泛蓬瀛。脱屣世缘轻。空馀宝册光琼玖,千古仰鸿名。

婉约

大江横万里,古渡渺千秋。浩浩波声险,苍苍天色愁。三方归汉鼎,一水限吴州。霸国今何在,清泉长自流。

婉约

故山重到思依依,不见霜眉雪顶师。三十年间真一梦,夜檠犹记读书时。

婉约

三茎曲与两茎斜,径直门风八字开。拟向翠微寻路入,知他赚却几人来。

婉约

怜君此去过居延,古塞黄云共渺然。沙阔独行寻马迹,路迷遥指戍楼烟。夜投孤店愁吹笛,朝望行尘避控弦。闻有故交今从骑,何须著论更言钱。

婉约

猩猩血彩系头标,天上齐声举画桡。却是内人争意切,六宫罗袖一时招。

婉约

有客栖霞外,无名涴党中。南州一高士,东汉独清风。旧国已禾女,荒阡犹石翁。更烦吹笛魄,端为洗榛丛。

婉约

慵游懒出门多掩,纵暂逢迎不下堂。不是向人情渐薄,病宜闲静老宜藏。

婉约

自叹离君淹在兹,诗来一读一相思。人言毛遂早成事,我怪何蕃久不归。灯火十年俱旧梦,江湖万里有新知。秋风萧飒菽花老,目断晴云片片飞。

婉约

大学示絜矩,中庸发尚絅。昔人深工处,愿言日三省。

婉约

龙岩戏墨作横枝,韵胜何妨不入时。黑雾玄霜遮缟袂,玉妃谪堕畏人知。

婉约

百年只有百清明,狼狈今年又避兵。烟火谁开寒食禁,簪裾那复丽人行。禾麻地废生边气,草木春寒起战声。渺渺飞鸿天断处,古来还是阖闾城。

婉约

千岩万壑与云连,放出雕笼任自然。叶洒惊风啼暮雨,月凝残雪饮流泉。临岐莫似三声日,避射须依绕树年。应解感恩寻太守,攀萝时复到楼前。

婉约

善说相传唐世术,不言钱有晋人风。非钱可况言真寔,肯志寻常卖相同。

婉约

赏玩归来日未斜,门前春水绿杨遮。园亭西畔晴尤好,一色墙头见杏花。

婉约

本分桃花寒食前,小桃长是上春天。二乔二赵俱倾国,女弟娇强意自先。

婉约

官府新辞上界仙,碧瑶沿口晋桃源。默存常在清都境,归去休芜靖节园。为问隆楼并杰阁,何如易野及平原。明年大作南溪社,会访拾遗花柳村。

婉约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