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评述
《京口怀古》
大江横万里,古渡渺千秋。
浩浩波声险,苍苍天色愁。
三方归汉鼎,一水限吴州。
霸国今何在,清泉长自流。
中文译文:
大江横跨万里,古渡渺然难寻。
波涛浩浩,声势险恶;天空苍苍,寓意忧愁。
三方都归入汉朝鼎盛时期,一条江水界定了吴州的疆域。
昔日霸国的辉煌,如今何在?唯有清泉依旧悠然自流。
诗意和赏析:
《京口怀古》是唐代诗人戴叔伦的作品,描写了长江的辽阔和悠远,以及历史变迁中的社会动荡和王朝更替。
诗的前两句“大江横万里,古渡渺千秋”展示了大江的浩渺和历史的悠久,形容了长江的长远和广阔。接着,诗人描述了大江的波涛声浩大而险恶,天色苍苍映衬出忧愁的意境,仿佛反映了过去的强大霸业和今天的衰落。
诗的后两句“三方归汉鼎,一水限吴州。霸国今何在,清泉长自流。”则表达了战国时期三国相争,最终汉朝统一的历史,以及吴国在江南的地位。诗人通过对古代历史的回顾,对当时的社会现状进行了思考和反思,表达了对昔日霸业的追忆以及对现实的失望。最后一句“清泉长自流”则强调了清泉长存不变的寓意,可能也寓意了希望在历史的变迁中寻找到永恒和安慰。
整首诗用简洁的词句展现了长江的辽阔和历史的沧桑,以及对历史遗迹的怀念和对当今社会的感慨,给人一种悲壮和深沉的情感。该诗以质朴的语言、深刻的寓意和独特的写法展现了戴叔伦的诗歌天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