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郡韩公挽诗二首

雁塔联名旧,监车得路先。
凌云曾诵赋,纵壑愿推贤。
继剖龙溪竹,同归象骨田。
伤心老盘谷,谁与序山川。

作品评述

《知郡韩公挽诗二首》是宋代诗人李弥逊所作,描绘了对知郡韩公的挽词。下面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知郡韩公挽诗二首

雁塔联名旧,监车得路先。
凌云曾诵赋,纵壑愿推贤。
继剖龙溪竹,同归象骨田。
伤心老盘谷,谁与序山川。

诗词的中文译文:

雁塔上的联名犹存着古时的风采,监车得到的路线领先。
曾经凌云而行,胸怀志向,愿意推荐贤才纵横壑谷。
继续剖析龙溪的竹子,共同回归象骨田地。
心情悲伤,思念盘谷的老朋友,无人能够继承他对山川的情感。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李弥逊对知郡韩公的挽词,通过描绘一系列景物和情感表达了对韩公的敬仰和思念之情。

首先,诗人提到了雁塔,这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地方,联名犹存,展示了韩公在过去的辉煌,也隐含着对过去的怀念。

其次,提到了监车得路先,表明韩公在行动上总是领先于他人,具有开拓创新的精神。

接着,诗人提到了凌云曾诵赋,表达了韩公曾经高风亮节、胸怀壮志的过往。纵壑愿推贤表达了诗人希望韩公能够继续推荐和培养人才,为国家作出更多贡献。

继剖龙溪竹,同归象骨田,这里表达了韩公对乡土的眷恋和对身世的回归,也寄托了对韩公未来的期望。

最后两句伤心老盘谷,谁与序山川,表达了诗人对韩公离世的悲伤和对友谊的思念。无人能够继承他对山川的情感,暗示了韩公的伟大和独特之处。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对韩公的敬仰和思念之情,既展示了韩公的过去辉煌和领导才能,又表达了对他未来和友谊的祝福和期望。

作者介绍

李弥逊(一○八九~一一五三),字似之,号筠溪居士,又号普现居士,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徽宗大观三年(一一○九)进士,调单州司户。政和四年(一一一四)除国朝会要所检阅文字。八年,擢起居郎,因上封事剀切,贬知卢山县。宣和七年(一一二五),知冀州。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召爲卫尉少卿,出知端州。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除淮南路转运副使。绍兴二年(一一三二),知饶州。五年,知吉州。七年,迁起居郎,试中书舍人。八年,试户部侍郎。九年,因反对议和忤秦桧,出知漳州。十年奉祠,归隐福建连江西山。二十三年卒。有《筠溪集》二十四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又《甘露集》(《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二八),已佚。《宋史》卷三八二有传。 李弥逊诗,以丁氏八千卷楼藏李鹿山原藏《竹谿先生文集》爲底本(藏南京图书馆)。参校朱彝尊藏明钞本(简称明本,藏上海图书馆)、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筠溪集》(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烟渚南鸿呼晓群,章华宫娥怨行云。十二巫峰仰天绿,金车何处邀云宿。小腰婑堕三千人,宫衣水碧颜青春。岂无一人似神女,忍使黛蛾常不伸。黛蛾不伸犹自可,春朝诸处门常锁。

富贵非足羡,贫贱不足羞。张仪但有舌,周朴不惜头。我少亦学剑,到此万年休。知君耿素抱,曷不远行游。

斡运清神境,修完耀洞天。九层台上聚祥烟。端坐碧霞轩。开阐琼林雅宴。赏玩个中深浅。咆哮金虎戏波涛。警动未成鳌。

服田力穑是良农,卤莽耕耘报亦同。得道正从勤苦里,了心只在刹那中。六通四辟非关学,万别千差不见功。法法满前供受用,更於何处觅家风。

棘围战罢笑归来,一寸功名心已灰。白鹤何年归洞府,夕阳影里野猿哀。

石阶无罅谁衔子。烧地成焦岂复芽。千岁分根染天水,单台五出异朝霞。朝绅济济水苍佩,仙袂盈盈萼绿华。

高柳满春城,东园有鸟声。折花朝露滴,漱石野泉清。心许陶家醉,诗逢谢客呈。应怜末行吏,曾是鲁诸生。

九月南州菊未黄,年年长待饱经霜。使君著意勤招客,催促离间日夜忙。

胜地清无一点埃,水晶城裹小瑶台。环堤柳弄碧云合,浮岛莲分翠盖来。

好雨知时,万金欲买初无价。种花*罢。似为芳枝下。花重宫城,好个风人雅。从飘洒。探花走马。明日春如画。

月来佐酒如随牒,花自从诗各寄名。尽把烟霞归节制,闲中排日听泉声。

草草登临未拟回,烟昏雨湿赋归哉。山寒未放迁莺出,地胜先闻驾鹤来。老去春光都是梦,嬾边心事总如灰。归寻药裹扶筋力,准拟东风得屡陪。

失计鸿门根未消,一生霸业亦徒劳。当时漫筑台千尺,争似歌风地步高。

日日常三绝,时时酒一杯。西铭炉上雪,太极地中雷。屏破青山出,池成绿水来。饭余三两步,一树木犀开。

长松苍鹤相依住。骨老健称褐衣父。坐烧丹忘记春秋,自在溪风山雨。有人来不问亲疏,淡饭一杯茶去。要茅檐卧看闲云,梅影转幽窗雅处。

三月湖天春昼长,东风飘暖草浮光。樱桃熟后游人倦,柳絮飞时燕子忙。

我昔读书夜达晨,膏烛且尽继以薪。年来渐知得力处,箪瓢陋巷忘其贫。尔曹有身须自立,幸逃薪水共朝夕。不于文章自勤苦,长大始悔何益。

常忆双溪老,伽陀日益多。津梁今坐断,风月奈君何。清梵山藏路,南薰归满柯。何时话暌阔,芒屦入云萝。

截得筼筜冷似龙,翠光横在暑天中。堪临薤簟闲凭月,好向松窗卧跂风。持赠敢齐青玉案,醉吟偏称碧荷筒。添君雅具教多著,为著西斋谱一通。

黄鷅鶹鸣处处闻,花开时候度重门。啄花莫啄枝头锦,留与东皇覆酒樽。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