戍卒伤春

连年戍边塞,过却芳菲节。
东风气力尽,不减阴山雪。
萧条柳一株,南枝叶微发。
为带故乡情,依依藉攀折。
晚风吹碛沙,夜泪啼乡月。
凌烟阁上人,未必皆忠烈。

作品评述

戍卒伤春

连年戍边塞,过却芳菲节。
东风气力尽,不减阴山雪。
萧条柳一株,南枝叶微发。
为带故乡情,依依藉攀折。
晚风吹碛沙,夜泪啼乡月。
凌烟阁上人,未必皆忠烈。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士兵们在连续多年的边境驻守中感受到的春天的伤感。即便是在芳菲的节日过去了,大地回春的东风也已经力尽,但西北阴山上依然积雪不化。孤零零的一棵柳树只有几片微弱的新叶。士兵们将自己的乡愁牵在心上,托付给柳树,并用手摘下几片来带回家。晚上,晚风吹起沙子,士兵又看着乡间的明月泪流满面。诗的最后一句话提出了问题,高楼上的人,也未必都是忠烈的。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写边塞士兵的生活,表达了士兵们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战争中残酷和不公的怀疑。通过描绘大自然和士兵的内心感受,诗人将个人的悲伤与战争的残酷相结合,给读者带来了深深的触动。

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通过东风已尽与阴山尚有积雪之对比,以及柳树萧条只有微弱新叶与士兵们心系故乡之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戍卒生活的无奈和对家乡思念的浓烈。最后一句提出了疑问,暗示了戍卒忠贞的不容忽视。

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戍卒的困境和他们对家乡的深情。诗人通过抒发个人情感,同时也让读者思考战争的残酷和人性的复杂。这种将个人情感与社会问题结合的手法,展示了唐代诗人的深邃思考和独特视角。

诗词推荐

蕊香深处,逢上巳、生怕花飞红雨。万点胭脂遮翠袖,谁识黄昏凝伫。烧烛呈妆,传杯绕槛,莫放春归去。垂丝无语,见人浑似羞妒。修禊当日兰亭,群贤弦管里,英姿如许。宝靥罗衣,应未有、许多阳台神女。气涌三山,醉听五鼓,休更分今古。壶中天地,大家著意留住。

客路逢寒食,浙西春事稀。日华藏暖景,天气未单衣。歌棹喧椎鼓,桃花巧映扉。空蔬麰麦粉,药病岂心违。

寒竹癯长,苍松老刚。身心铁石,肝胆冰霜。秋天湛湛远连水,宾雁冥冥初没行。却来借伴,随事成章。

东北安危限两关,迅流一去几时还。凄凉千古干戈地,春水方生鸥自閒。

本来无闷可消除,生死穷通一任渠。若到于今更排遣,读书何处是工夫。

缇室葭灰飞律管,凤闱春色动年芳。仙源积庆诚无际,永戴宸慈袭美祥。

三年惠政留岩邑,千里归舟犯恶滩。乌鹊信传知渐近,白鸥盟在未应寒。

上之回,大旗喜。悬虹彗,挞凤尾。剑匣破,舞蛟龙。蚩尤死,鼓逢逢。天高庆雷齐坠地,地无惊烟海千里。

蔓络疏篱草满塘,饱嬉聊复步斜阳。一霜骤变千林色,两犊新犁百亩荒。野寺僧残尚钟鼓,官堤舟过见帆樯。归来笑补空囊课,寒日谁知亦自长。

爱风流二陆,曾共住、屋三间。算京洛缁尘,平原车骑、争似身闲。一区未输场子,更友于、室迩足清欢。庭下新松楚楚,篱边细菊班班。白头相对且团*。杯酒借朱颜。任醉后长歌,笑时开口,乐最人寰。功名十年一梦,记风裘雪帽度桑乾。幸喜归来健在,放怀绿水青山。

今夜唤明朝作来,明朝唤今夜作去岁。即称来年今夜合来,既号去岁明朝合去。来年今夜不见来,去岁明朝定不去。既不来,又不去,业识茫茫无本据。大圆镜里绝纤尘,个别岂著闲家具。是则是,别又别,烁迦晃破秋天月。庞公不昧本来身,大似飞龙成跛鳖。尔诸人,瞥不瞥,灵利汉须看

蜀地秋高未拟寒,翠苞如粒露华乾。重阳已过君休恨,留取金英晚节看。

黔中桃李可寻芳。摘茶人自忙。月团犀腌斗圆方。研膏入焙香。青箬裹,绛纱囊。品高闻外江。酒阑传碗舞红裳。都濡春味长。

金缯啗虏已无谋,况恃空言废内修。师卦在中惟九二,曾闻帷幄授成筹。

楚国城池飒已空,阳台云雨过无踪。何人更有襄王梦,寂寂巫山十二重。

宰公心印佛慈,吉兆前知抱送期。喜溢亲闱占鸑鷟,来从帝所下骑麒。芝兰庭户芽初茁,荼堇原田味变饴。加我数年渠稍长,要看丱角出吟诗。

黄鸟新声变,青山霁色妍。预为寒食地,晴放海棠天。

翠篾初织来,或如古鱼器。新从山下买,静向甔中试。轻可网金醅,疏能容玉蚁。自此好成功,无贻我罍耻。

霭霭高馆暮,开轩涤烦襟。不知湘雨来,潇洒在幽林。炎月得凉夜,芳樽谁与斟。故人南北居,累月间徽音。人生无闲日,欢会当在今。反侧候天旦,层城苦沉沉。

潘郎晓踏河阳春,明珠白璧惊市人。那知望拜马蹄下,胸中一斛泥与尘。何似墨潘穿破褐,琅琅翠饼敲玄笏。布衫漆黑手如龟,未害冰壶贮秋月。世人重耳轻目前,区区张李争媸妍。一朝入海寻李白,空看人间画墨仙。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