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韵答景彝谢予访其居

日暮乘羸马,因过太史家。
竹窗谈脱麈,槐树暝栖鸦。
邦瘁稽前咏,人亡起彼嗟。
夜分归不寐,犹照角巾斜。

作品评述

《依韵答景彝谢予访其居》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日暮乘羸马,
因过太史家。
竹窗谈脱麈,
槐树暝栖鸦。
邦瘁稽前咏,
人亡起彼嗟。
夜分归不寐,
犹照角巾斜。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诗人梅尧臣在日暮时乘坐瘦弱的马匹路过太史家,与景彝进行了一次交谈。在夜幕降临时,竹窗内谈论着如何摆脱束缚,而槐树上的乌鸦则暗淡地栖息。诗人借景彝之口,咏史怀古,对国家的困境和人民的苦难表示忧虑,同时表达了思考和悲叹之情。夜深归来,诗人仍无法入眠,角巾倾斜,依然清晰可见。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夕阳西下的场景,通过描写诗人的行程和拜访景彝的情景,既展示了外在的景观,又折射出内心的思考和感慨。整首诗词情感深沉,意境凄凉,充满了对时局动荡和人事变迁的忧虑之情。描写夜归时角巾倾斜的细节,增加了诗词的画面感和意境感,使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

梅尧臣是北宋末年的文学家,他的作品多以抒发忧国忧民的情怀为主题,此诗也不例外。通过描绘黄昏时分的景象,诗人隐喻了时代的艰难和人民的苦难,表达了对国家前途和社会现状的担忧。同时,诗人的夜归和无法入眠,也表达了他内心的忧虑和痛苦。整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复杂的情感,既展现了时代的风云变幻,又抒发了诗人对社会不幸和人民疾苦的关怀之情。

总的来说,《依韵答景彝谢予访其居》这首诗词通过凄凉而深远的意境,展示了诗人对时代动荡和人民苦难的关切之情,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感人力量。

作者介绍

本卷作于皇祐五年(一○五三),是年秋作者丧母,解监永济仓官,扶榇归宣城守制。《宛陵文集》自《和吴沖卿元会》始,原编卷一七;自《依韵和原甫省中松石画壁》始,原编卷一八;自《韩子华遗冰》始,原编卷三九;自《宁陵阻风雨寄都下亲旧》始,原编卷四○。

诗词推荐

夜夜池上观,禅身坐月边。虚无色可取,皎洁意难传。若向空心了,长如影正圆。

铁酸豏,金刚圈。塞断咽喉,拽脱鼻孔。天童立地有分,衲僧乞命无门,堪与瞿昙作子孙。

野馆荒凉门半开,入帘残月影徘徊。露虫偏向秋林织,今夜故人来不来?

甃玉编金次第平,花纹隐起踏无声。几重便上华堂里,得见天人吹凤笙。

村南野老亦多伎,两鬓鬔松状如鬼。嬴颠秦蹶了不闻,一心只向红炉裹。风鞴在手金在鎔,等閒变化天无工。日暮欢呼走妻子,买鱼沽酒歌春风。

声名俗口吾宗秀,风调西湖我辈人。自是山岩首不得,天教暂此伴闲身。

清朝登用旧英耆,圣主忧民展皱眉。万寓已绵十岁脉,十年新改一盘棋。吟髭雪映尧黄屋,讲厦春生汉玉卮。补衮日增磐石重,诗人喜见太平时。

眉洲屿隔雪涛中,闻此山川髣髴同。但是至人游息地,邦人处处作离宫。

白水龙飞已几春,偶逢遗迹问耕人。丘坟发掘当官路,何处南阳有近亲。

难把父书读,只因手泽存。遗方汝可受,忍使世无闻。

一雨炎□洗。似天知、溪山佳处,玳筵珠履。六十年前今朝庆,门左桑弧蓬矢。也似恁、郁葱佳气。绿鬓童颜春未老,问寿星、模样君真是。新甲子,从头起。应门有子能承志。总人间、皱眉底事,不关君耳。看不日孙枝毓秀,衮衮教人满意。更又报、门阑多喜。饱受人生真富贵,便蟠桃、

自从新法行,尝苦樽无酒。每月宾月至,尽日闲相守。必欲丐于人,交亲自无有。必欲典衣买,焉能得长久。

门前山树插云青,雨足山前稻水平。桑柘半空蚕事了,绿阴深处啭残莺。

凉月参差白露漙,请看賓主罄清欢。麟符玉節交相映,鳳竹鸾丝殊未阑。百穀方登倉庚足,七州无事里闾安。樽前莫惜山颓玉,四者能兼自古难。

春瘦怯春衣。春思低迷。雨声偏与睡相宜。懊恼离愁寻?酒,已被愁知。烟树望中低,水绕山围。丁宁双燕话心期。昨夜狂风花在否,明日郎

如愚复爱诗,木落即眠迟。思苦香消尽,更深笔尚随。饥童舂赤黍,繁露洒乌椑。看却龙钟也,归山是底时。

食罢一觉睡,起来两瓯茶。举头望日影,已复西南斜。乐人惜日促,忧人厌年赊。无忧无乐者,长短任生涯。

柘枝本出楚王家,玉面添娇舞态奢。松鬓改梳鸾凤髻,新衫别织斗鸡纱。鼓催残拍腰身软,汗透罗衣雨点花。画筵曲罢辞归去,便随王母上烟霞。

依篱叠堑作人家,西日还将苇箔遮。窗户莫嫌秋色淡,紫苏红苋老生花。

人老时情薄,春深花意微。暄寒南北异,风俗古今违。即事无同异,旁观有是非。食蔬如许瘦,饱肉未须肥。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