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八十一

僧道恩荣已受封,上庠儒者亦恩隆。
福王又拜平原郡,幼主新封瀛国公。

作品评述

《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八十一》是宋代诗人汪元量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述了僧道受到的封赏和荣誉,以及幼主封为瀛国公的场景。下面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八十一》中文译文:
僧道恩荣已受封,
上庠儒者亦恩隆。
福王又拜平原郡,
幼主新封瀛国公。

诗意与赏析:
这首诗词反映了宋代社会中的封赏制度和官职晋升的情景。首先,诗中提到僧道已经受到了封赏,意味着佛教僧侣得到了皇家的恩宠和尊崇。其次,上庠儒者(指进入国子监学习的士子)也得到了同样的恩宠和提升,显示了社会对于儒家文化的重视。接着,诗中提到福王(指皇帝的亲王)又封拜了平原郡,这是对于王室子弟的进一步封赏。最后,幼主(指年幼的皇帝)被封为瀛国公,显示了皇帝对于皇室成员的赏识和封赏。

这首诗词通过述说封赏和晋升的事例,表现了宋代社会中的等级制度和官爵荣耀的价值观。它展现了当时社会对于佛教僧侣、儒家学者和皇室成员的尊重和赏识,并体现了尊王爱国的思想。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尊贵和荣耀的场景,凸显了宋代社会的政治体制和价值体系,同时也呈现出一种美感和庄严的氛围。

作者介绍

汪元量,字大有,号水云,晚号楚狂(《湖山类稿》卷三《夷山醉歌》),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琳第三子。度宗时以善琴供奉宫掖。恭宗德祐二年(一二七六)临安陷,随三宫入燕。尝谒文天祥于狱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一二八八)出家爲道士,获南归;次年抵钱塘。后往来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终老湖山。诗多纪国亡前后事,时人比之杜甫,有“诗史”之目。着《湖山类稿》十三卷、《汪水云诗》四卷、《水云词》二卷等(《千顷堂书目》卷二九、三二),已佚。今存刘辰翁批点《湖山类稿》五卷;清钱谦益据云间钞诗旧册辑成《水云集》一卷;今人孔凡礼增辑爲《增订湖山类稿》五卷。《南宋书》卷六二有传。 汪元量诗,第一至五卷以清干隆鲍廷博知不足斋刻《湖山类稿》、《水云集》爲底本,删去后者重出之诗。参校清吴翌凤抄本(有清顾至、黄丕烈跋,简称顾本,藏北京图书馆)、明末抄本《汪水云诗抄》一卷(有清毛扆校跋,简称毛本,藏北京图书馆)以及《诗渊》引诗等。另从《永乐大典》等书中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六卷。

诗词推荐

夏衣始轻体,游步爱僧居。果园新雨后,香台照日初。绿阴生昼静,孤花表春馀。符竹方为累,形迹一来疏。

四面山屏叠万重,古岚浓翠锁寒空。清秋独倚危阑立,身在琉璃世界中。

假守昭平郡,诗情比阆仙。蝉声风叶外,鸟影月池边。

老师当日启灵篇,亲手传承岂偶然。残月晓风空夜夜,垂杨芳草自年年。报恩男子那无地,未丧斯文决有天。月在香潭照心曲,更饶一雨洗娟娟。

沄鹊高寒紫殿阴,金壶银箭夜沉沉。洞箫赋美当谁听,纨扇词工谩独吟。暂狩长杨沿汉制,终思茂草戒虞箴。属櫜猛士应多从,倾耳西风玉辇音。

手种疏梅已发妍,今年春色胜常年。一枝清峭临荒岸,输与渔人系钓船。

数载相看欲话难。酒边失口却成欢。空添别恨与眉端。流水有声传锦瑟,行云无梦赴青鸾。关河秋雨客窗寒。

初日净金闺,先照床前暖。斜光入罗幕,稍稍亲丝管。云发不能梳,杨花更吹满。

清泉数斛关幽事,生见镜中鱼往来。浮萍蚀尽秋月面,霜为一磨如匣开。

鲁客向西笑,君门若梦中。霜凋逐臣发,日忆明光宫。复羡二龙去,才华冠世雄。平衢骋高足,逸翰凌长风。舞袖拂秋月,歌筵闻早鸿。送君日千里,良会何由同。

发得一机活,出得一言当。万里无片云。青天合吃棒。不待春风著意吹,暗香已在梅花上。

闻说商山有隐仙,刘郎引入洞中天。谁知白石苍苔客,独守孤灯夜不眠。

朝梳和叠云,到暮不成雨。一日变千丝,只作愁机杼。愁至云成幕,小雨和丝落。愁去脸成霞,雨霁庭下花。折花愁雨湿,护惜鲛绡立。蜂蝶爱花红,花心应未同。

峡束天围渐小,林穿日脚微明。竹居有径谁扫,水礁无人自鸣。

绅笏视林薮,达人忘异同。端知柱下史,却笑鹿门翁。犴狱仍阴德,诗书亦隽功。何须笠泽去,烟浪放船篷。

桂叶眉丛恨自成。锦瑟弦调,双凤和鸣。钗梁玉胜挂兰缨。帘影沈沈,月堕参横。屏护文茵翠织成。摘佩牵裾,燕样腰轻。清溪百曲可怜生。大抵新欢,此夜□情。

春风归戚里,晓日上花枝。清管新莺发,重门细柳垂。经过千骑客,调笑五陵儿。何事灵台客,狂歌自不知。

舟舣澹岩前,岩扃不记年。台高先得月,石透可通天。洞古依禅刹,碑残纪昔贤。胜游回首望,林麓锁云烟。

蜀人谁不望西还,何事天公独我悭。两度来逢单瘀岁,腥风血雨满人间。

江月光于水,高楼思杀人。天边长作客,老去一沾巾。玉露团清影,银河没半轮。谁家挑锦字,灭烛翠眉颦。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