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咏一百首·梁鸿

肃宗汉明主,犹恶五噫诗。
一旦拂衣去,世人那得知。

作品评述

《杂咏一百首·梁鸿》是刘克庄所写的一首诗词,出自宋代。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肃宗汉明主,
犹恶五噫诗。
一旦拂衣去,
世人那得知。

诗意:
这首诗词讲述了肃宗李亨(汉明主)对于五噫诗的厌恶,并表达了离去后世人难以理解的感叹。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于肃宗李亨的赞赏和对五噫诗的讽刺。肃宗是宋真宗的父亲,因其称号"汉明主"可知,他在位期间对于国家的管理是严肃而有为的。而五噫诗则是指五代时期的吴越国君主钱俶所创作的诗歌,被认为是华丽而空洞的文风。诗中表达了肃宗对这种诗风的厌恶,暗示他更注重实际的国家治理而非华丽的文学作品。

接着,诗中写到肃宗"一旦拂衣去",意味着肃宗突然离去,可能是去世或禅位。而"世人那得知"则表达了离去后世人对于肃宗的功绩和他对五噫诗的看法将不再被人所理解和认同。

整首诗词通过简练的句式和凝练的词语,传达了作者对于肃宗的赞美和对于五噫诗的不屑,同时也表达了对于历史的思考和对于人们对于历史的片面理解的反思。它以简洁而富有力量的表达方式,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作者介绍

刘克庄(一一八七~一二六九),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莆田(今属福建)人。宁宗嘉定二年(一二○九)以荫补将仕郎,初仕靖安主簿、真州录事。后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十二年监南岳庙。十七年知建阳县。以咏《落梅》诗得祸,闲废十年。理宗端平元年(一二三四)爲帅司参议官,二年除枢密院编修官,兼权侍右郎官,寻罢。淳祐六年(一二四六),以“文名久着,史学尤精”,赐同进士出身,除秘书少监,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七年出知漳州。八年迁福建提刑。景定三年(一二六二)权工部尚书、兼侍读,旋出知建宁府。五年因目疾以焕章阁学士致仕。度宗咸淳四年(一二六八)除龙图阁学士。五年卒,年八十三,謚文定。生前曾自编文集,林希逸作序,继有后、续、新三集。后由其季子山甫匯编爲《大全集》二百卷。事见宋林希逸《后村先生刘公行状》、洪天锡《后村先生墓志铭》。 刘克庄诗,一至十六卷以铁琴铜剑楼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爲底本,校以《四部丛刊》影印清赐砚斋《后村先生大全集》(简称砚本)、杨氏海源阁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简称后印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十七至四十八卷以赐砚斋本爲底本,校以清冯氏{艹/广/卢}经阁旧藏抄本(简称冯本)、清卢氏抱经楼旧藏抄本(简称卢本)、翁同书校清秦氏石研斋抄本(简称秦本,凡採用翁氏朱笔校字,简称翁校)、清张氏爱日精庐抄本(简称张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风定空澄气浑然,恍如太极未分前。只因有浪知为水,若遇无云总是天。旧说君山嶷帝乐,新同老木识飞仙。而今大洞黄庭客,又着题诗记岁年。

已是年龄及七旬,田园稍给未全贫。儿孙初识传儒业,世俗还称作贵人。门外湖山浑可乐,沙头鸥鹭更相亲。莫将尘事干吾虑,已向君王乞此身。

新书声价满皇都,高卧林中更起无。春兴酒香薰肺腑,夜吟云气湿髭须。同登水阁僧皆别,共上渔船鹤亦孤。长忆前年送行处,洞门残日照菖蒲。

淡霭笼青琐,轻寒薄翠绡。有人憔翠带宽腰。又见东风、不忍见柔条。闷酒尊难寻,亲香篆易销。夜来溪雪已平桥。溪上梅魂凭仗、一相招。

月皎皎,皎皎飞明镜。涤风露以孤高,照溪山而清静。协二气之金精,肃万物之西成。捲云衢之点缀,廓天路之澄清。扫埃壒於玉宇,流沆瀣於金茎。汎林光於远野,转檐影於高城。盪金蛇兮深浪涌,浸玉兔兮长滩平。射潜渊兮鱼龙动,冷巢栖兮乌鹊惊。在冰壶兮心腑快,吸琼华兮毛骨轻。

读书夜寂冷无火,卷卷逐成摇膝吟。始忆高僧将偈去,安知古寺托云深。寒堂正睡远钟发,野鸟乱鸣残月沉。明日呼儿整篮轝,欲烦重过小溪阴。

疲牛病嚅饿桑间,碌碡间眠麦地乾。残税驱将儿子去,岂畦欲倩草人看。

萱草生北堂,颜色鲜且好。对之有余饮,背之那可道?人子孝顺心,岂在荣与槁?昨宵天雨霜,江空岁华老。游子未能归,感慨心如捣。

江上经行四十秋,今朝如得驻扁舟。老夫宁复重来日,欲去殷勤更少留。

斫木陶土,器则不匮。绩麻缫茧,衣则可冀。药饵具前,病安得至。坐而告穷,相视徒愧。

堤南堤北水溶溶,旁倚群山不碍风。收拾田园供老境,栽培桃李课新功。墙头向长千章耸,润下潜流一线通。脚力尚堪行乐在,年来天不负衰翁。

我离海边方季夏,子时别我西亭下。是时积雨河水深,却看孤舟放清夜。尔来忽忽冬已阑,岁晚荒凉学官舍。那知复与子携手,犹能顷刻听清话。来时绿树今黄叶,须信丹颜暗中化。别离易得当重惜,岁月难留足悲咤。人生坎轲多忧娱,万事纷纷少休暇。况子飘泊不可常,几度相逢即衰谢。

大都修炼似蒸沙。阴阳失两家。正如飞鳌舞长蛇。宁知饮月华。回老貌,假群姓。熏蒸成绛霞。但教心地不倾斜。巢中能养鸦。

去乡甲子四十二,归路山川九百三。长河无鲤来东北,远梦随月转西南。檐花雨落春独酌,窗竹灯寒夜对谈。石上精魂能阅世,欲寻前事兴方酣。

忆昔南山寺,微言叩未终。晚犹温荐语,病尚寄书筒。骏厩谁收我,蟆陵合殉公。春风溪上泪,还与海潮东。

明日恰当人日,今年远胜常年。瓣香卮酒寿蓝田。喜色津然满面。及戍人方竞进,悬车公独高骞。身闲便是地行仙。赢得千秋强健。

云坼崖分邃景藏,更烦清樾护幽芳。林深草木四时润,日薄窗棂多半凉。睡过午阴茶乳白,醉馀霜桧藓花苍。两旬来结僧房夏,赢得他年戒腊长。

我昔闻诸太古初,冯翊窅窅安可摸。自从庖羲得龙马,奇偶变化滋图书。结绳之政由此毁,蝌蚪鸟迹纷坛起。后来大小二篆生,周称史籀秦夸李。只今相去几百年,字体散漫随云烟。岐阳石鼓土花蚀,绎山之碑野火然。纵有秦铭刻岑石,冰消雪剥无踪迹。书生好学何所窥?每展史编空叹息。

为政当知政所先,政先孰愈祀先贤。可怜颜范祠堂下,草蔓不锄阶甃穿。

天磨团团任往还,莫将止处认兼山。水归寒谷斂秋练,木落前峰明晓鬟。天度已归参井后,日行又值斗箕间。若知此处真消息,血气浮名总是閒。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