岘山送裴秀才赴举

汉家招秀士,岘上送君行。
万里见秋色,两河伤远情。
王师出西镐,虏寇避东平。
天府登名后,回看楚水清。

作品评述

《岘山送裴秀才赴举》是唐代皎然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描写了裴秀才从岘山出发赴举场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他的祝福和对军队征战的深沉思念之情。

中文译文:
汉家征召才子,我在岘山为你送行。千里眼前看到了丰收的秋景,心中却感受到了河水东去的伤感爱意。王师去了西镐,辽贼不得不避开东平。你将会成为天府的官员,未来回首楚水清澈明亮。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裴秀才赴举场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他的祝福和对国家战争的思念之情。

第一句"汉家征召才子"说明裴秀才是政府选拔的人才,他受到国家的召唤。"岘上送君行"表示诗人在岘山为他送行,送他上路。这句表达了诗人对他的祝福和关心。

第二句"千里见秋色,两河伤远情"描绘了长途旅途中的景色,秋天的丰收景象。"两河伤远情"指的是裴秀才离别时的思念之情。这句表达了诗人对他的思念和关切。

第三句"王师出西镐,虏寇避东平"指的是国家出兵征战的情景。"王师"代表国家的军队,"西镐"是国家的西部边境,指的是国家出兵的方向。"虏寇"指的是敌对势力,"东平"则是国家的东部边境,辽贼只有避开才能躲过国家的军队。这句描绘了国家战争的胜利过程,表达了对国家力量的赞美和期望。

最后一句"天府登名后,回看楚水清"预示着裴秀才将会在国家获得地位和荣誉,回首时,会看到楚水清澈明亮。这句表达了对裴秀才未来的祝福,并表达了对国家繁荣和和平的向往。

总体来说,《岘山送裴秀才赴举》表达了对裴秀才的祝福和对国家的思念之情,描绘了旅途中的景色和国家战争的胜利过程,表达了对国家力量和未来的期望。

作者介绍

皎然,名昼,姓谢氏,长城人,灵运十世孙也。居杼山,文章儁丽,颜真卿、韦应物竝重之,与之酬倡。贞元中,敕写其文集,入于祕阁。诗七卷。 皎然,福州人。嗣灵峰。住福州长生山,世称长生和尚。诗二首。(《全唐诗》卷八一五所收皎然为贞元间僧,此为另一人)

诗词推荐

进人若将加诸膝,退人若将坠诸渊。云门放去较憨,雪窦收来较险。

哲理

义熙陶令书甲子,春秋仲尼尊天王。孔明汉贼不两立,梁公十念臣而皇。

哲理

院宇临池水,桥边绕水胧{月恖}。桥左右。水西东。水木两芙蓉。低疑洛浦凌波步,高如弄玉凌空。叶百叠,蕊千重。更都染轻红。冲冲。能消尽,忧心似结,看艳色、浑如梦中。为爱惜芳容未尽,好移去,满插家园,特与培封。年年封赏美质,朝朝披玩香风。

哲理

佛法元无法,人谋尽过谋。说空犹是看,领妙更何求。径滑松杉古,窗虚水石幽。琤琤鸣铁裹,安处一时休。

哲理

宦途流转几沉浮,鸡黍何年共一丘。动辄五年迟远信,常于三伏话羁愁。月生後夜天应老,泪浇中岩水不流。一语相开仍自解,除书闻已趣刀头。

哲理

哑却我口秃我舌,明眼衲僧难辨别。今朝撒向诸人前,须弥灯王笑不彻。

哲理

太平宫而宿于南溪溪堂遂并南山而西至楼观大秦寺延生观仙游潭十九日aa1归作诗五百言以记凡所经历者寄子由远人罹水旱,王命释俘囚。分县传明诏,循山得胜游。萧条初出郭,旷荡实消忧。薄暮来孤镇,登临忆武侯。峥嵘依绝壁,苍茫瞰奔流。半夜人呼急,横空火气浮。天遥殊不辨,风

哲理

调羹休羡最南枝,国香继踵开酴醿。先容岂藉早梅力,到了自结东君知。孤芳缭绕春虽晚,典型题在黄金盏。一家风骨端不凡,故使天公独青眼。中兴英主方急贤,屡辞温诏挽不前。平生忠赤照肝胆,危论鲠谔能回天。左蜀分符尚馀略,浙路霜台亦轻著。朝廷鼎鼐席尚虚,君家况是个中脚。

哲理

棋酒游从叹离群,酒庆吟笔漫飞尘。潮乎可奈才力老,甫也尚为南北人。主人不随秋雁到,流年倏复野梅新。南岗北阜凭高地,引首吴天几怆神。

哲理

出处因年警,多惭与愿违。於陵终不仕,疏傅几时归。江柳寒阴瘦,畦菘晚叶肥。寄声溪上鸟,且莫背人飞。

哲理

潮后菰蒋半带泥,隔林遥听午时鸡。江天漠漠云帆远,野日荒荒春鸟啼。石壁倒垂枯树老,沙田平接乱山低。经行好处须摹取,收入诗囊付小奚。

哲理

饯饮东坡月三更,中觞忽闻笙箫声。杳杳若在云霄间,抑扬往返中八音。徐而察之出双鉼,水火相得自啸吟。食顷乃已不可寻,坐客惊叹得未曾。

哲理

喧喧车马欲朝天,人探东堂榜已悬。万里便随金 ,三台仍借玉连钱。花浮酒影彤霞烂,日照衫光瑞色鲜。十二街前楼阁上,卷帘谁不看神仙。

哲理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

哲理

递啸取遥风,微微近秋朔。 ——孟郊金柔气尚低,火老候愈浊。 ——韩愈熙熙炎光流,竦竦高云擢。 ——韩愈闪红惊蚴虬,凝赤耸山岳。目林恐焚烧,耳井忆瀺灂。 ——孟郊仰惧失交泰,非时结冰雹。化邓渴且多,奔河诚已悫。 ——孟郊暍道者谁子,叩商者何乐。洗矣得滂沱,感然鸣

哲理

性命同一原,谁能发其奥。茫茫太虚中,指出天与道。精思与力践,千古为独到。

哲理

海棠花未开,枝上春禽语。东风几何时,满地飞红雨。

哲理

万玉丛中愿卜邻,世无和靖莫相亲。石桥春涧留衣钵,端的先生是后人。

哲理

月光微,帘影晓。庭院深沉,宝鼎余香枭。浓睡不堪闻语鸟。情逐梨云,梦入青春杳。海棠阴,杨柳杪。疏雨寒烟,似我愁多少。谁唱竹枝声缭绕。□□临风,自诉东风早。

哲理

少林续焰事堪可,腊夜梅开雪后枝。黄蘖昔年曾有语,大唐国里没禅师。

哲理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