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兴寺阁祷雨

太守亲従千骑祷,神翁远借一杯清。
云阴黯黯将嘘遍,雨意昏昏欲酝成。
已觉微风吹袂冷,不堪残日傍山明。
今年秋熟君知否,应向江南饱食粳。

作品评述

《真兴寺阁祷雨》是苏轼创作的一首诗词,描述了一个太守亲自率领千名骑兵祷告神明,希望能够降雨的场景。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真兴寺阁祷雨
太守亲従千骑祷,
神翁远借一杯清。
云阴黯黯将嘘遍,
雨意昏昏欲酝成。
已觉微风吹袂冷,
不堪残日傍山明。
今年秋熟君知否,
应向江南饱食粳。

中文译文:
真兴寺的阁楼里祈祷降雨,
太守亲自率领千名骑兵祷告,
神明借来一杯清水。
乌云密布,将要嘘响到处,
雨意昏沉,欲要酝酿成雨。
微风已经吹起,袂袖变得冰冷,
残日将近,它依偎在山的明亮处。
今年的秋天是否丰收,
君可知晓,应该到江南去享受美味的稻米。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写实的手法描绘了一个太守亲自率领千骑兵到真兴寺阁祈祷降雨的场景。太守和众骑兵为了解决旱灾,亲自向神明祷告,希望能够得到降雨的恩赐。太守祷告时,神明借来一杯清水,象征着他们的祈求和期望。诗中描述了乌云密布、天空阴沉的景象,预示着雨水即将到来。微风吹拂时,袂袖变得冰冷,暗示着秋天即将来临。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丰收的期盼和对江南美食的向往。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旱情之下人们的祈祷和对雨水的期盼,展现了人们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生活物质的渴望。通过描写旱情和祈雨的场景,诗人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的无奈和对上天的依赖。同时,诗中的景物描写生动而富有想象力,通过描绘乌云密布、微风吹拂等细节,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笔下的气氛和情感。

整首诗词情感真挚,意境清新,表达了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苏轼细腻的情感和娴熟的艺术表达。同时,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将旱情和雨水、微风和冷意等相对矛盾的事物进行对比描写,增强了诗词的艺术感染力。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帝子今何去,重姻适异方。离情怆宸掖,别路绕关梁。望绝园中柳,悲缠陌上桑。空馀愿黄鹤,东顾忆回翔。

日下芜城莽苍中,湿萤撩乱起衰丛。寒烟陈后长门闭,夜雨隋家旧苑空。星散欲陵前槛月,影低如试北窗风。羁人此夕方愁绪,心似寒灰首似蓬。

沐芳莫弹冠,浴兰莫振衣。处世忌太洁,至人贵藏晖。沧浪有钓叟,吾与尔同归。

我家东南同野老,自纺落毛采苹藻。清风满袖读离骚,半亩幽畦种香草。门前流水鸣溅溅,日暮归来自刺船。遥山数叠作媚妩,落日断霞明晚川。雨余汀草涨新绿,红衣湿尽鸳鸯浴。采莲女儿何处来,唱我春风湖上曲。瓮头酒熟方新篘,白鱼如银初上钩。呼儿洗杓醉明月,酒酣更作商声讴。

似闻环佩杂箫笙,鼎立争雄凜太清。不与古今争变化,可能舒惨属阴晴。花开玉井难求种,月下瑶台但有名。我亦生来未尝屈,敢持方寸并峥嵘。

转招摇。厚陵回望,双阙起岧峣。晓日丽谯。金爵上干霄。风雨阕,夜宫闭,不重朝。奉鸾镳渐遥。玉京知何处,飞英衔恤,乱絮缠悲,春路迢迢。缥缈哀音,发龙笳凤箫。光景同,惨淡度岩邑,指河桥。马萧萧。络绎星轺。拂天容卫,江海上寒潮。万国魂销。追昔御东朝。开钿扇,垂珠箔

柱下固能官老子,漆园亦可禄庄周。鹤林不仕知何意,快取青毡趁黑头。

护惜常愁满树开,况无一片在苍苔。眼高嬾为凡花醉,肠断惊闻暮角哀。写向素绡时拂拭,移来幽圃自栽培。论心竟是明年事,输与酴醾在酒杯。

频年来往郑公乡,邂逅论文膝上郎。已讶树风增感叹,忽闻薤露送凄凉。

春衫袖窄。烛底横波溢。困倚屏风无气力。故故停歌驻拍。夜深满劝金杯。曲中偷送情来。归去十分准拟,今宵梦里阳台。

少年从事好,此去别愁轻。满座诗人兴,随君郢路行。蒹葭侵驿树,云水抱山城。遥爱下车日,江皋春草生。

微茫烟溆见人家,四合青山雨遍遮。画出江乡二三月,河豚安得配芦芽。

官亭花发酒初香,白马翩翩大道傍。醉客尽随歌舞散,寒川空对别离长。紫云洞里逢秋月,赤鲤潭边度早霜。休说故山多少恨,军中吹角断人肠。

古刹嚣尘外,浮图屋角西。残缁犹赞仰,孳羽共依栖。清影芜城远,孤棱落照低。丹梯傥容蹑,极目饱双溪。

良宵乐未央,促席团栾坐。佳人意殷勤,唱歌属余和。幽期贵阔略,醉语多丛脞。沈沈玉卮酒,量浅难负荷。岂不怀极欢,恐重宾友过。褰惟望明河,山朋衔半破。回轩互追奔,伞指檐瓦堕。

结屋邻苍海,开门面翠屏。堂前萱草绿,寿母鬓丝青。礼乐陈樽俎,诗书立户庭。一时勤卜筑,百世享康宁。

流铃响,龙驭_云来。夹道骞华笼彩仗,红云扶辂辗天街。迎驾鹤__。

雪余蒲苇衬沙黄,野水寒清雁半翔。柳下摇风云漠漠,飞鸣应喜下潇湘。

蔼蔼江气春,南宾闰正月。梅樱与桃杏,次第城上发。红房烂簇火,素艳纷团雪。香惜委风飘,愁牵压枝折。楼中老太守,头上新白发。冷澹病心情,暄和好时节。故园音信断,远郡亲宾绝。欲问花前尊,依然为谁设。引手攀红樱,红樱落似霰。仰首看白日,白日走如箭。年芳与时景,顷刻

双松偃亚老龙起,唤得清风到别楼。尚忆曩年诗酒伴,几回天际识归舟。台阁相连驾远空,乱山烟霭夕阳中。眼前风物初非旧,惟有清凉一寺同。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