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国清寺

野人游遍天台寺,究竟招提此最奇。
十里远排清荫入,五峰如按画图窥。
隋初便有高僧传,火后都亡过客诗。
重到定知非远约,岸巾高处立多时。

作品评述

中文译文:
野人游遍天台寺,
终觉招提最为奇。
十里远倾清荫入,
五峰宛如画图窥。
隋初传来高僧说,
火后过客皆消逝。
重来到此终知不远,
站在高处多时岸巾。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历到天台寺的景象。他用野人这一称呼来形容自己,表示自己是个行走江湖的人。他说游遍天台寺后发现这个寺庙是最为奇特的。在十里之外,清荫便向他涌来,五座山峰看起来如同画图一般。他还提到,早在隋朝时就有高僧传言这个寺庙的奇特之处,后来经历了战火,曾经到访过的过客也已离去,只剩下过客的诗作。最后,诗人再次来到这里,才真正认识到这里并不遥远,站在高处观望了很长时间。

赏析:
这首诗主要描绘了天台寺的景色和特点。通过采用野人的自称,诗人表达了自己是个自由自在、行走江湖的人,强调了他是以游人的身份到访天台寺的。诗人用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天台寺的美景,十里之外清荫就已能感受到,五座山峰则宛如画图。随后,诗人提到了天台寺的历史,以及经历过的战火和归去的过客。最后,诗人再次到访天台寺,意味着他对于这个寺庙的向往和重视。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明确,展现了诗人对天台寺的景色和历史的关注。

诗词推荐

季咸莫测壶丘子,詹尹安知屈大夫。老子即今无可卜,问君活得几年无。

衲僧拄杖子,漫漫黑似烟。西湖九个月,可恶亦堪怜。忽然飞过鄞江去,搅动沧溟浪拍天。

水至清无鱼,人至察无徒,无鱼非水德,无徒势云孤。鱼岂离于水,潜渊转江湖,人岂离于世,适将他有图。知一贵知二,通变乃达常,不逆复不亿,抑亦先觉良。吹芋三百人,隐笑齐宣王。

看即青山与白云,寻思没量大功勋。未知乐处缘何事,岂止饥时会茹荤。千首拙诗难着怨,一樽芳醑别涵春。壶中日月长多少,能老红尘几辈人。

荷策来寻我,泛舟思旧山。不知何处月,相照在深湾。风助秋涛急,云兼野树闲。到时如请益,先忆赵州关。

舟行三峡乱峰间,雪浪如山毛骨寒。一帆喜见楚天阔,回首长吁蜀地难。

长官真是委边嵬,积累如山姓里来。认得两閒无二本,口将一念贯三材。异形所感犹如此,同气相孚亦信哉。陆续功夫宁有己,相期更验漆雕开。

落日孤城小,轻烟一水斜。青山蒙氏睑,绿树僰人家。绝塞无来雁,荒城有噪鸦。多情此州尹,劝酒说京华。

山与晴天晚,江连夕照红。高鸿知夜渚,乔木要霜风。买酒缸须满,温炉火屡供。穷通定何物,随意乐衰翁。

君与白云邻,生涯久忍贫。姓名高雅道,寰海许何人。岳气秋来早,亭寒果落新。几回吟石畔,孤鹤自相亲。

瑟瑟负吹鬓发飞,自将莎草补蓑衣。小船撑入芦花去,家在溪边多不归。

一涧水南山,腊尽春生梅雪。行过小桥深处,带疏钟横月。征衫闲着指东吴,休怕与人别。吟到翠圆枝上,是归来时节。

修筼古君子,豀上有清风。直节应难并,高标自不同。婵娟消欲虑,培养见深功。爱此黄钟管,传声到谷中。

动空田地自由身,眼绽无心典竺坟。探讨正音谁可拟,调高终是遏行云。

拟策孤筇避冶游,上方一塔俯清秋。太湖夜照山灵影,顽福甘心让虎丘。

七年谪五溪,二年守三沪。蛮烟瘴雨中,不改旧时吾。此来懒看镜,谓我衰且癯。王生忽肖象,气貌何丰腴。悔不赂王生,图作一病夫。变几转而上,听我归林庐。及此未衰日,更读几年书。

汉家原庙廠雄规,欲及樱桃果献时。岂为夫人能体国,将军本不以家为。

滦水城头六月霜,车华门外草皆黄。旌旂影动千官惨,斧钺光沉万马忙。青象不将传国玺,紫驼只引旧毡房。诸郎不解风尘恶,争指红门入建章。

闰馀春早景沉沉,禊饮风亭恣赏心。红袖青娥留永夕,汉阴宁肯羡山阴。

靺鞨斜红带柳,琉璃涨绿平桥。人在花月见新妖。不数江南苏小。恨寄飞花蔌蔌,情随流水迢迢。鲤鱼风送木兰桡。回棹荒鸡报晓。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