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峰寺

禅山乔木饱苍烟,柿叶能来老郑虔。
楼阁暮寒风铁定,与僧分展对床眠。

作品评述

禅峰寺

禅山乔木饱苍烟,
柿叶能来老郑虔。
楼阁暮寒风铁定,
与僧分展对床眠。

中文译文:

禅山的高峰上,乔木茂盛,被青烟笼罩着,
柿子树叶在老郑虔庙前秋风中纷纷飘落。
傍晚的寒风凛冽,寺庙的楼阁摇摇欲坠,
和僧人一起分开展示自己的床铺,准备安然入睡。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饶南强所作,描绘了禅峰寺的景色和僧侣生活的一幕。诗人通过用词简练,意境清晰地展示了禅山的宁静和僧侣的苦行修行。

诗中的禅山乔木饱苍烟,形容了禅山上高耸的树木,笼罩在茫茫的青烟之中,给人以一种幽静、神秘的感觉。而“柿叶能来老郑虔”,则是在描述秋天树叶飘落的景象,委婉地表达了岁月的流逝。

接着描绘了傍晚时分楼阁的景象。楼阁暮寒风铁定,表现出楼阁的残旧和破败,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与此同时,诗人用“铁定”一词,传递出严寒的气息,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流转和腐朽。

最后一句“与僧分展对床眠”,则是描绘了僧侣的生活。在禅寺中,僧人们通常会把自己的床铺摆放在一起,相互展示和比较。这种画面给人一种平和、安详的感觉,同时也体现了僧侣们对简朴生活的追求和修行的奉献。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将禅山的景色和僧侣的生活巧妙地结合在一起。通过描绘景物和人物的细节,诗人以简练的笔触展示了禅寺的宁静、岁月的流转以及僧人的虔诚与奉献。这种寓情于景的表达方式,给人以深思的启迪,表达了诗人对禅修生活的推崇和心灵追寻的向往。

作者介绍

无传。

诗词推荐

落花水暖千船聚,芳草春深一鹤归。

天竺横分景色宽,孤山背后泊船看。林藏野路秋偏静,水映渔家晚自寒。拂拂烟云初淡荡,萧萧芦苇半衰残。舂锄数点谁惊起,书破晴云粉字乾。

尺五天边看颉颃,参辰出处九星霜。未令掌诰吟红药,屡喜嘉言贡皂囊。怀绂寓居欣会弁,监州岁晚客殊方。柱林赖有诗书帅,好共骖鸾上玉堂。

不知谁氏子,枯首在沙洲。肉化乌鸢腹,肢残波浪头。曾闻南面乐,宁有九原愁。厚葬不为贵,汉官其登丘。

红杏萧墙翠柳遮,重门深锁属谁家。日长亭馆人初散,风细秋千影半斜。满地绿阴飞燕子,一帘晴雪卷杨花。玉楼有客犹中酒,笑拨沉烟索煮茶。

梨花开上苑,游女著罗衣。闻道情人怨,应须走马归。御桥迟日暖,官渡早莺稀。莫遣佳期过,看看蝴蝶飞。

初宵门未掩,独坐对霜空。极目故乡月,满溪寒草风。樵声当岭上,僧语在云中。正恨归期晚,萧萧闻塞鸿。

松下欹眠客不来,乘凉起坐一衔杯。书声聒耳杂松籁,白昼满天风雨猜。

密在汝边,诸法亦然。一举两得,无党无偏。赵州八百个中玄,箕裘事业尤堪传。

一家一夫排门起,五家一甲单出里。夫须襏襫潦雾愁,与官输木供边垒。沙场草青胡运衰,军书抵急飞尘埃。官须排杈二十万,岩邑配以三千枚。黠贪分头挼裳唾,田里宁容高枕卧。望青径指三尺坟,踏白邀为万金货。残尔家,尔勿嗟,行取金钱宁尔耶。小人所忧在一饭,政坐尔冢残吾家。

出坐日初曛,归眠夜欲分。竹浓犹漏月,风横不容云。雾露气相薄,星辰天自文。更深群动息,地籁可相闻。

曾见秦皇架石桥,海神忙迫涨惊潮。蓬莱隔海虽难到,直上三清却不遥。

石径云梯路险,攀萝揽葛难行。洞天深处水山明。远却尘寰视听。土洞安眠稳坐,松岩耳静心清。不须更羡许由名。便是超凡入圣。

老颖冰满头,不识宫妓口。穷年岂无为?弃置如敝帚。玉杯渐消磨,含默甘老丑。余生重其功,怅然怀永久。昔在三坟前,勇锐破绳纽。叔世去籀法,十鼓迷八九。玄风变复变,款识归瓦缶。春秋已获麟,大义孰为守?纷纷鸡雉翰,峥嵘出其右。班生狂不事,张生颠欲走。空余五色梦,幻入

一年拟待中秋夕,连日频闻正午雷。天若有心开玉匣,月应无恨入金罍。素娥与我元无分,秀句凭君试为催。取出团圆盈天璧,不教留在白云堆。

高登桥下水汤汤,朝涉河边露气凉。行过淇园天未晓,一痕残月杏花香。

春暖披香殿,夜寒长信宫。帝方安祸水,妾敢怨秋风。

支离病骨倦泥行,拎向蓬窗睡到明。绕鬓秋蚊故相恼,更求底物是亲情。

马令园中本,移来村墅中。太官令却献,黄帕不来封。

若未曾期住,虽离岂怨深。定知孤寺语,那入向山心。窗烛思前影,江寒念晚阴。成言不可倚,况复望春林。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