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随机无尽颂·如法受持分第十三

善现重伸请,妙悟心清醒。
实扣此经名,岂欲谈虚境。

作品评述

《金刚随机无尽颂·如法受持分第十三》是宋代释印肃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善现重伸请,
妙悟心清醒。
实扣此经名,
岂欲谈虚境。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修行者对于佛法的理解与实践的心境。他虔诚地请求善巧地展现佛法,以便能够清醒地领悟其中的妙义。诗人强调要实际地贯彻佛法的名号,而不是空谈虚幻的境界。

赏析:
这首诗以简练而凝练的语言表达了佛教修行者的真诚愿望和对于佛法的理解。诗中的“善现重伸请”表达了修行者对于善巧地展现佛法的渴望,希望能够以清晰的方式展现佛法的真谛。接着,诗人提到“妙悟心清醒”,强调修行者要通过领悟佛法的妙义来使自己的心灵清醒,摆脱世俗的迷惑与困扰。

在诗的最后两句中,诗人强调了实际行动的重要性。他提到“实扣此经名”,意味着要真正地贯彻佛法的教义,而不只是停留在口头上的说教。最后一句“岂欲谈虚境”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纸上谈兵、空谈虚幻境界的拒绝。他希望修行者能够真实地在现实生活中实践佛法的教义,而非追求虚幻的境界。

这首诗以简短的文字表达了佛教修行者对于佛法实践的真诚追求,强调了实际行动与清醒心智的重要性。通过对现实生活的实践,修行者可以获得真正的领悟与觉醒,进一步接近佛法的境界。

作者介绍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髮,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干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爲三卷。

诗词推荐

三十年前会府同,红颜销尽两成翁。别泪共将何处洒,锦江南渡足春风。

非阙不知圆,非圆不知阙。圆阙本相因,本无圆与阙。

白云深处憨眠好,野菜添油滋味长。千古康庐话头活,山僧笑擘紫泥香。

楼下谁家烧夜香,玉笙哀怨弄初凉。临风有客吟秋扇,拜月无人见晚妆。

绝想凝真天地表。九□□□,□□□□□。行处旌幢参羽葆。五云随□□□□。□□神仙春不老。烟□□□,□□□□□。□□□□多与少。下窥海□□□□。

骨气清冷无片尘,即应僧可是前身。诗因缘解堪呈佛,棋与禅通可悟人。扫地就凉松日少,煮茶消困石泉新。不能来住城中寺,去买青山约我邻。

春欲尽,日迟迟,牡丹时。罗幌卷,翠帘垂。彩笺书,红粉泪,两心知。人不在,燕空归,负佳期。香烬落,枕函欹。月分明,花澹薄,惹相思。

首出万物表,翠芳谁与角。正色淡无邪,天香清不薄。旧时对花饮,宁恨霜月落。老作花下僧,瀹茗当杯酌。

凉风动行兴,含笑话临途。已得身名了,全忘客道孤。乡程过百越,帆影绕重湖。家在飞鸿外,音书可寄无。

坐床难稳露蝉新,便作东西马上身。醲酒却输耽睡客,好山翻对不吟人。无多志气禁离别,强半年光属苦辛。箧里篇章头上雪,未知谁恋杏园春。

小树山榴近砌栽,半含红萼带花来。争知司马夫人妒,移到庭前便不开。

锦江滑腻蛾眉秀,幻出文君与薛涛。言语巧偷鹦鹉舌,文章分得凤凰毛。纷纷辞客多停笔,个个公卿欲梦刀。别后相思隔烟水,菖蒲花发五云高。

风谊峥嵘昔未亲,正悬一榻待高人。当年曾接东莱话,今日宁嫌北阮贫。世味梅花开野水,诗情马首没黄尘。何时载酒从君去,灵鹫峰前借早春。

居藩久不乐,遇子聊一欣。英声颇籍甚,交辟乃时珍。绣衣过旧里,骢马辉四邻。敬恭尊郡守,笺简具州民。谬忝诚所愧,思怀方见申。置榻宿清夜,加笾宴良辰。遵途还盛府,行舫绕长津。自有贤方伯,得此文翰宾。

年华先到未央宫,嬉赏班班四序中。潇洒梅花元耐雪,轻狂柳絮不嫌风。

盘空鸟鹊噪丛祠,船上行人半起时。残月朦朦倾岛屿,南风嫋嫋透旌旗。开帆便俗日千里,别庙仍浇酒一卮。岸芷洲兰俱可荐,新声翻入九歌词。

众乐西南圃,从公数共游。清无马融帐,荣预李膺舟。河汉德星陨,山川英气收。孤生筑场意,索寞向新丘。

菩提古精舍,兵余但茅茨。我行倦午暑,少憩容奴炊。山僧老夫子,养蚕如养儿。奈何煮白茧,乃欲缫青丝。燕泥固可恶,覆巢似非宜。不闻两足尊,顶鹊安无隳。我亦学佛者,言之为兴悲。作诗书壁间,以为浮屠规。

胡沙如雪月如冰,白骨棱棱几十层。血污髑髅将化碧,不知谁作党中丞。

八荒有礼乐,涂民以耳目。五政不得加,七赋不能育。古今贵天常,最厌彼婴犊。嗟哉生不辰,沾顶滋觳觫。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