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日晚过杨村写望

万里溪光一望穿,潜鱼世界白鸥天。
若为移得溪光去,落日茅斋相对眠。

作品评述

《腊日晚过杨村写望》是宋代诗人汪莘所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腊日晚过杨村写望,
In the late afternoon of the last day of the lunar month, I pass by Yang Village and express my thoughts in writing.

诗意:诗人在腊月的傍晚经过杨村,感叹万里溪光穿透眼帘,潜鱼在水中自由自在,白鸥在天空中翱翔。如果能够将这美景带走,那么与夕阳相伴,我将在茅斋中安然入眠。

赏析: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腊月晚上的杨村景色,展示了自然景色的美妙和宁静。诗人以简洁而生动的语言表达了自己的感受和情绪。诗中的“万里溪光一望穿”形容了溪水的明亮和清澈,给人以宽广的视野和开阔的感受。而“潜鱼世界白鸥天”则描绘了水中游动的鱼儿和天空中飞翔的白鸥,展示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和生态平衡。诗人希望能够将这美景带走,与夕阳一同度过,在茅斋中安然入眠,表达了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整首诗词以简约的语言塑造了美好而宁静的意境,给人以一种恬静和宁谧的感受。

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以及对安宁生活的向往,展示了汪莘深厚的情感和对自然界的热爱。同时,诗人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而美好的世界,引发人们对自然的思考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汪莘,字叔耕,休宁(今属安徽)人。不事科举,退安丘园读《易》,后屏居黄山。宁宗嘉定间应诏上书,不报。徐谊帅江东,以遗逸荐,亦不果。遂筑居柳塘上,囿以方渠,自号方壶居士,学者称柳塘先生。有《方壶集》。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九、《新安文献志》卷八七有传。 汪莘诗,以明汪璨等刻《方壶存稿》爲底本。校以清雍正九年汪栋刻本(简称清刻本),并酌校《两宋名贤小集》卷一九三《方壶存稿》(简称名贤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方壶存稿》(简称四库本)所录诗。

诗词推荐

日落风亦起,城头鸟尾讹。黄云高未动,白水已扬波。羌妇语还哭,胡儿行且歌。将军别换马,夜出拥雕戈。

幽胜程程擬遍寻,不妨淮楚入搜吟。藓莎篱落豀庄静,松竹楼台坞未深。数抹晚霞怜野笛,一筛寒水羡沙禽。腰间组绶谁能爱,时得闲游是此心。

五帝之时似日中,声明文物正融融。古今世盛无如此,过此其来便不同。

寒玉细凝肤(吴融)。清歌一曲倒金壶(郑谷)。冶叶倡条遍相识(李商隐),争如。豆寇花梢二月初(杜牧)。年少即须臾(白居易)。芳时偷得醉工夫(白居易)。罗帐细垂银烛背(韩偓),欢娱。豁得平生俊气无(杜牧)。

几日无公事,山堂兴颇清。和诗防积压,丸药趁清明。斸石新棱出,浇蔬晚甲生。此皆忙外得,低首笑尘缨。

黄浦西边黄渡东,张泾正与泗泾通。航船昨夜春潮涨,百里华亭半日风。

峡云飞断。锦石秋花岸。犹记尊前情烂漫。脉脉慵移筝雁。碧梧图子谁成。主人以墨为卿。莫道凤枝栖老,西风长寄新声。

苑树樱残罢宴瓯,骊驹籍籍望西州。左思丽赋都中贵,张载新铭剑外留。几日戏裳贪洁膳,即时归雨劝耕畴。如何蔽芾甘棠国,再见临淄第一流。

律管飞灰报早春,寿阳梅淡落香烟。词人竞进新诗入,俊思无过白舍人。

望处阴云纵复横,落梅那更两关情。清愁入梦时飞蝶,远树和烟欲啭莺。多病半春诗债满,经旬无客酒缘轻。湖亭记取初成日,正是菖蒲斫水生。

暂息尘机不为年,高风聊借九区传。周聃汉朔谁能测,且作清时吏隐仙。

阊阖风高白露秋,芦花如雪动边愁。故人迢递天南北,明月娟娟独倚楼。

不上龙门五过秋,袖诗还是觅扁舟。胡然贫病只如昔,听尔行藏随所由。未厌室人能我适,故防知己作公羞。孟郊五十酸寒尉,想见溧阳神尚游。

云横平野近人低,似縠如纱只隔溪。行到溪东元不见,回头却复在溪西。

璧月挂秋宵。丹桂香飘。广寒宫殿路迢迢。试问嫦娥缘底事,欲下层霄。兰玉自垂髫。拜命当朝。神仙会里且逍遥。分取壶中闲日月,来伴王乔。

万事不理问伯始,藉甚声名南郡胡。远孙白头坐郎省,乞身归来犹好书。手抄万卷未阁笔,心醉六经还荷鉏。愿公借我藏书目,时送一鸱开鏁鱼。

平生子吕子,妙语总关心。忽得诗三百,端胜书万金。愔愔醒睡眼,炯炯净烦襟。何以报嘉惠,空惭绿绮琴。

蜂蕊分香,燕泥破润,暂寒天气清新。帝里繁华,昨夜细雨初匀。万品花藏四苑,望一带、柳接重津。寒食近,蹴踘秋千,又是无限游人。红妆趁戏,绮罗夹道,青帘卖酒,台榭侵云。处处笙歌,不负治世良辰。共见西城路好,翠华定、将出严宸。谁知道,仁主祈祥为民,非事行春。

妄念已知今世错,勤修别结后身缘。尺三汗脚踏龙尾,丈六金身坐象筵。昔趁蛾眉班谒帝,今从牛矢路归田。未知葱岭何边去,且向庵中伴老禅。

三岩之下有贤良,暮史朝经万卷长。树老山空人已尽,炯然千古姓名香。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