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何景明的《得五清先生消息尚客澧州怅然有怀作诗六首(其四)》
拼音和注音
chǔ dì jiāng hú kuò , bā shān dào lù ná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巴山:巴山bāshān大巴山巴山夜雨涨秋池这里的“巴山”泛指巴蜀一带
江湖:(名)①泛指四方各地:走~|闯荡~|流落~。②旧时指四处流浪靠卖艺、卖药等谋生的人,也指这种人所从事的行业。
道路:人、马、车辆通行之路:~平坦|~崎岖|宽广的~。②喻指社会上抽象意义的路:人生的~|艰苦的~|改革开放的~。
山道:山上的路。
何景明
何景明(1483~1521)字仲默,号白坡,又号大复山人,信阳浉河区人。明弘治十五年(1502)进士,授中书舍人。正德初,宦官刘瑾擅权,何景明谢病归。刘瑾诛,官复原职。官至陕西提学副使。为“前七子”之一,与李梦阳并称文坛领袖。其诗取法汉唐,一些诗作颇有现实内容。有《大复集》。
原诗
夫子先辞国,嗟予亦罢官。
生涯同去住,世事各悲欢。
楚地江湖阔,巴山道路难。
白头慈母在,雨雪更愁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