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西杂感诗

伯阳道德释迦心,夫子文章尽可寻。
饱食暖衣都不顾,可怜容易过光阴。

作品评述

《湖西杂感诗》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释智圆。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

伯阳道德释迦心,
夫子文章尽可寻。
饱食暖衣都不顾,
可怜容易过光阴。

这首诗词表达了一种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诗人首先提到了伯阳,指的是古代哲学家伯阳(即杨朱),他的道德观点和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心灵境界相似。这一句意味着伯阳的道德观念与释迦的心灵境界相契合。

接下来,诗人提到了夫子的文章,指的是儒家思想的代表孔子。诗人认为夫子的文章无论如何寻找都可以找到,意味着孔子的思想和智慧是无处不在的。

然后,诗人描述了一个现实的情景,描述一个人饱食暖衣却不顾及别人的处境。这种自私的态度,与伯阳和释迦的慈悲心相对比,显示了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和局限。

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他觉得光阴易过,人生短暂而容易错过。这句诗意味着人们应该珍惜时间,不要虚度光阴。

整首诗词通过对伯阳、释迦和夫子的比较,以及对现实生活和时间流逝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道德、智慧和人生意义的思考。它呼唤人们追求高尚的道德和智慧,同时警示人们不要被物质享受所迷惑,要珍惜有限的人生时光。

作者介绍

释智圆(九七六~一○二二),字无外,自号中庸子,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俗姓徐。年八岁,受具于龙兴寺。二十一岁,传天台三观于源清法师(吴遵路《闲居编》序)。居杭州孤山玛瑙院,与处士林逋爲友(《咸淳临安志》卷七○)。真宗干兴元年卒,年四十七。謚号法慧(《武林高僧事略》)。有杂着,闲居编》五十一卷,仁宗嘉祐五年刊行于世。 智圆诗,存于《闲居编》卷三七至五一。《闲居编》无单本传世,惟见《续藏经》。今录诗十五卷,即以上海涵芬楼影印日本大正《续藏经》本爲底本。

诗词推荐

洛神有灵逸,古庙临空渚。暴雨驳丹青,荒萝绕梁梠.野风旋芝盖,饥乌衔椒糈。寂寂落枫花,时时斗鼯鼠。常云三五夕,尽会妍神侣。月下留紫姑,霜中召青女。俄然响环佩,倏尔鸣机杼。乐至有闻时,香来无定处。目瞪如有待,魂断空无语。云雨竟不生,留情在何处。

无论晴及雨,岁岁到寒原。下马陵如故,书麟笔不存。心灯长在世,谏笏尚传孙。毫发皆翁赐,难忘罔极恩。

闻说桥东地,高人旧隐居。养生应有道,觅举绝无书。爱救粘丝蝶,嗔惊出水鱼。时寻戴颙宅,自驾短辕车。

湖上无人月自明,梦中髣佛得闲行。庭空满地楸梧影,风壮侵云鼓角声。世异客怀增惨怆,秋高岁事己峥嵘。长歌忽遇骑鲸客,唤取同朝白玉京。

端门宣赦乐欢然,膏泽还应降九天。始觉耳边鸣摵摵,渐看笏上溜涓涓。我班金阙鸡竿侧,君侍玉皇香案前。雨立固知同陛楯,一言犹幸赖优旃。

故人名字在瀛洲,邂逅低徊向此留。鸥鸟一双随坐啸,荷花十丈对冥搜。水涵樽俎清如洗,山染衣巾翠欲流。宣室应疑鬼神事,知君能复几来游。

显慈鼻粗,诺庵法兄。机如电掣,辩似河倾。无心相撞著,分外得人憎。彼此不堪为种草,先师之道转竛竮。

日月无根走弹丸,年来年去几椒盘。秋崖老却浑閒事,老却梅花不耐寒。

拙守荆江上,无人共往还。能来慰牢落,话旧几间关。冬壑龙蛇蛰,风林虎豹斑。相期涵养力,且到古人间。

王谢风流在,千年故不磨。子孙奇俊甚,生长见闻多。容易三千首,铿钩十二和。故家文物盛,寒士得同科。

泉落千岩雨,松鸣万壑风。徘徊岂人世,清绝况秋中。就浴能除垢,催行觉未穷。逢人举旧句,已似宿生同

旧国无家访,临歧亦羡归。途经百战后,客过二陵稀。秋草通征骑,寒城背落晖。行当蒙顾问,吴楚岁频饥。

野人结屋临溪上,溪上白云生叠嶂。城中车马自纷纭,朝听樵歌暮渔唱。云林叆叇春日低,小桥流水行人稀。桃花落尽春何处?风雨满山啼竹鸡。

呜咽江楼角一声,微阳潋潋落寒汀。不用凭阑苦回首,故乡七十五长亭。

相聚才经岁,分携又许时。遣怀还有酒,排闷岂无诗。饮罢凭谁语,吟成只自知。愿君怜此意,命驾莫迟迟。

归客留不住,朝云纵复横。马头向春草,斗柄临高城。嗟我久离别,羡君看弟兄。归心更难道,回首一伤情。

我道骊珠到处晶,包含万有独明灵。同光索价遭人问,两手张开帽带陈。

春日迟迟,春风载时,春服有晖。念我蚕女,勚于桑畴。

褪花新绿渐团枝。扑人风絮飞。秋千未拆水平堤。落红成地衣。游蝶困,乳莺啼。怨春春怎知。日长早被酒禁持。那堪更别离。

日高过竹湖水光,风长入座荷花香。交红映绿满渠下,各有意态随低昂。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