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两眼欲读天下书,力虽不迨志有余。
千载欲追圣人徒,慷慨自信宁免愚?置书不读谈虚无,谁其始为此创疽?古时泽被禽与鱼,博施所以为唐虞。
正使老释信不诬,为我未免近杨朱。
高轩大旆塞路衢,台阁尊显来于于,安得禹皋日陈谟,沾濡四表无焦枯,坐令事业见真儒,老农不恨老耕鉏。

作品评述

诗词:《读书》

两眼欲读天下书,
力虽不迨志有余。
千载欲追圣人徒,
慷慨自信宁免愚?

置书不读谈虚无,
谁其始为此创疽?
古时泽被禽与鱼,
博施所以为唐虞。

正使老释信不诬,
为我未免近杨朱。
高轩大旆塞路衢,
台阁尊显来于于。

安得禹皋日陈谟,
沾濡四表无焦枯,
坐令事业见真儒,
老农不恨老耕鉏。

中文译文:
两只眼睛渴望读遍天下的书籍,
虽然能力不足,但志向充沛。
千百年来追随圣贤的人们,
怀着慷慨和自信,岂会愚昧无知?

将书置而不读,谈论虚无,
是谁最初开创了这种败坏?
古时候,禽鸟和鱼儿都受益于泽被,
广施恩惠,造福苍生,如同唐虞时代。

只要老者不背离真理,
就能避免接近杨朱的邪说。
高楼大厦阻塞了道路,
官府尊贵者纷纷降临。

安得禹皋之日重现古人的智慧,
润泽四方,无焦枯之地,
使事业见到真正的儒家思想,
老农也不会怨恨老耕耘的劳作。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文人陆游的作品,表达了他对于读书的热爱和对知识的追求。诗中通过对读书的渴望和自省,展现了作者对于学识的珍视和对道德修养的追求。

诗的开篇,作者描述了自己渴望读遍天下书籍的愿望,虽然他承认自己的能力有限,但内心的志向却是无限的。通过这种力不从心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的决心。

接下来,诗中引出了古代圣贤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希望能够与千百年来追随圣贤的人们为伍,以慷慨和自信的态度面对人生,以免陷入愚昧无知之中。

诗的下半部分,作者讽刺了一些人置书不读,却口头上谈论虚无的现象,质问这种现象的根源是谁,暗示这种行为是对于知识的亵渎和背离。接着,通过对古代禽鸟和鱼儿受益于泽被的描绘,呼应了古代圣贤的仁德和对社会的贡献,以此表达了作者对于社会良知的呼唤。

随后,作者提到了老者不背离真理的重要性,以及高楼大厦和官府尊贵者的出现,暗示了社会中存在的虚伪和功利之风。最后,作者表达了对于重拾古人智慧的期盼,希望能够让事业重新回归真正的儒家思想,使社会回归到道德和智慧的轨道上。并以老农不恨耕耘的形象,表达了对于劳动和实践的尊重。

整首诗通过对读书的渴望、对知识追求的思考,以及对社会现象的批判,展现了作者对于知识和道德的追求,以及对社会良知的关注。它鼓励人们保持对知识的渴望,并通过读书与古人对话,使自己的思想得到升华,以更高的道德境界面对世界。

作者介绍

陆游(一一二五~一二○九),字务观,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宰子。年十二能诗文,以荫补登仕郎。高宗绍兴二十三年(一一五三)两浙转运司锁厅试第一,以秦桧孙埙居其次,抑置爲末。明年礼部试,主司復置前列,爲桧黜落。桧死,二十八年始爲福州宁德主簿(清干隆《宁德县志》卷三)。三十年,力除敕令所删定官(《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八五)。三十一年,迁大理寺司直(同上书卷一九一)兼宗正簿。孝宗即位,迁枢密院编修官兼编类圣政所检讨官,赐进士出身(《宋会要辑稿》选举九之一九)。因论龙大渊、曾觌招权植党,出通判建康府,干道元年(一一六五),改通判隆兴府,以交结臺谏,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论罢。六年,起通判夔州(《渭南文集》卷四三《入蜀记》)。八年,应王炎辟,爲四川宗抚使干办公事。其后曾摄通判蜀州,知嘉州、荣州。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范成大帅蜀,爲成都路安抚司参议官(《渭南文集》卷一四《范待制诗集序》)。三年,被劾摄知嘉州时燕饮颓放,罢职奉祠,因自号放翁。五年,提举福建路常平茶监(《省斋文稿》卷七《送陆务观赴七闽提举常平茶事》)。六年,改提举江南西路(《渭南文集》卷一八《抚州广寿禅院经藏记》)。以奏发粟赈济灾民,被劾奉祠。十三年,起知严州(淳熙《严州图经》卷一)。十五年,召除军器少监。光宗即位,迁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未几,復被劾免(《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二之五四)。宁宗嘉泰二年(一二○二),诏同修国史,实录院同修撰,兼祕书监(《南宋馆阁续录》卷九)。三年,致仕。开禧三年(一二○七),进爵渭南县伯。嘉定二年卒,年八十五。陆游是着名爱国诗人,毕生主张抗金,收復失地,着作繁富,有《渭南文集》五十卷,《剑南诗稿》八十五卷等。《宋史》卷三九五有传。 陆游诗,以明末毛晋汲古阁刊挖改重印本爲底本爲底本。校以汲古阁初印本(简称初印本),宋严州刻残本(简称严州本,藏北京图书馆)、宋刻残本(简称残宋本,藏北京图书馆)、明刘景寅由《瀛奎律髓》抄出的《别集》(简称别集本)、明弘治刊《涧谷精选陆放翁诗集·前集》(简称涧谷本)及《须溪精选陆放翁诗集·后集》(简称须溪本)等,并参校钱仲联《剑南诗稿校注》(简称钱校)。底本所附《放翁逸稿》、《逸稿续添》编爲第八十六、八十七卷。辑自《剑南诗稿》之外的诗,经营爲第八十八卷,凡出自《渭南文集》者,以明弘治十五年锡山华珵铜活字印本爲底本,校以《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

诗词推荐

隔岸横州十里青,黄牛无数放春晴。船行非与牛相背,何事黄牛却倒行。

百疾乘衰运,双肱怯痺摇。身知九折痛,肉讶半分销。掉市将谁羡,拘原莫我邀。惟堪楚林下,如槁学承蜩。

通守方忻再命新,东风疏雨拂行尘。封疆远入鱼凫国,岐路正逢蚕市春。彭岫晓岚迎画隼,锦江晴绿照朱轮。归期不待更书至,旧有清名在缙绅。

佛祖顶{左宁右页}上,有破天大路。未透生死关,如何敢进步。不进上不,大千没遮护。一句绝言诠,那吒擎铁柱。

徐州城上觅黄楼,四壁诗章读不休。更欲登台看戏马,州官攜酒共嬉游。

晨午殊丰足,伊何挠肺肠。形容侵老病,山水忆韬藏。必谢金台去,还携铁锡将。东林露坛畔,旧对白莲房。毕竟拟何求,随缘去住休。天涯游胜境,海上宿仙洲。梦好寻无迹,诗成旋不留。从他笑轻事,独自忆庄周。

独起望山色,水鸡鸣蓼洲。房星随月晓,楚木向云秋。曲渚疑江尽,平沙似浪浮。秦原在何处,泽国碧悠悠。

上世曾通好,君尊昔托孤。初闻携一束,俄见赋三都。皆谓终童隽,安知董相迂。秃翁老无力,爱助尚区区。

眷麓山之面隩有弦诵之一宫。郁青林兮对起,背绝壁之穹隆。独樵牧之往来,委榛莽其蒙茸。试芟夷而却视,翕众景之来宗。擢连娟之修竹,森偃骞之乔松。山靡靡以旁转,谷窈窈而潜通。翩两翼兮前张,拥千麾兮后从。带湘江之浮渌,矗远岫兮横空。何地灵之久閟,昉经始乎今公。怳栋宇

瘦马驮诗天一涯,倦鸟呼愁村数家。扑头飞柳花,与人添鬓华。

鞍马覆山黑,旌旗垂野红。问远谁当行,太守临蜀中。太守时之豪,学博文章工。人事未称遂,崎岖已巴东。公年方六十,皎皎头如童。不服何首乌,自有夜气充。丹田芙蕖开,余光发形容。推此见治民,亦与治身同。以静镇浮躁,以仁苏疲癃。一夫无向隅,四野常年丰。间出作遨头,伐击

身世两相惜,秋云每独兴。难将尘界事,话向雪山僧。力善知谁许,归耕又未能。此怀平不得,挑尽草堂灯。

贬剥诸方真净老。顶门眼正形枯槁。一点深藏人莫造。由来妙。光明煊赫机锋峭。

千霜万雪。受尽寒磨折。赖是生来瘦硬,浑不怕、角吹彻。清绝。影也别。知心惟有月。原没春风情性,如何共、海棠说。

浑成空教立。元始正图开。赤玉灵文下。朱陵真气来。中天九龙馆。倒景八风台。云度弦歌响。星移空殿回。青衣上少室。童子向蓬莱。逍遥闻四会。倐忽度三灾。

萧条如此,更何须,苦忆江南佳丽。花柳何曾迷六代,只为春光能醉。玉笛风朝,金笳霜夕,吹得天憔悴。秦淮波浅,忍含如许清泪。任尔燕子无情,飞归旧国,又怎忘兴替。虎踞龙蟠那得久,莫 又苍苍王气。灵谷梅花,蒋山松树,未识何年岁。石人犹在,问君多少能记。

行计又匆匆,投西一短篷。上河平岸水,暮雨打头风。得饭已昏后,无眠到夜中。哦诗欠佳句,为报古岩翁。

善画无根树,能抽朦{左月或董}山。如今身贵也,不肯与人间。

风高云澹,露冷烟清。坐松下右,听松上声。闻知见觉没干涉,暑往寒来无处雪。八臂那吒{在卑右页}面看,七星利剑和声截。

十年欲作石屏题,覃思冥蒙意转迷。枕上呻吟翻了此,短蓬秋雨宿浯溪。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