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两眼欲读天下书,力虽不迨志有余。
千载欲追圣人徒,慷慨自信宁免愚?置书不读谈虚无,谁其始为此创疽?古时泽被禽与鱼,博施所以为唐虞。
正使老释信不诬,为我未免近杨朱。
高轩大旆塞路衢,台阁尊显来于于,安得禹皋日陈谟,沾濡四表无焦枯,坐令事业见真儒,老农不恨老耕鉏。

作品评述

诗词:《读书》

两眼欲读天下书,
力虽不迨志有余。
千载欲追圣人徒,
慷慨自信宁免愚?

置书不读谈虚无,
谁其始为此创疽?
古时泽被禽与鱼,
博施所以为唐虞。

正使老释信不诬,
为我未免近杨朱。
高轩大旆塞路衢,
台阁尊显来于于。

安得禹皋日陈谟,
沾濡四表无焦枯,
坐令事业见真儒,
老农不恨老耕鉏。

中文译文:
两只眼睛渴望读遍天下的书籍,
虽然能力不足,但志向充沛。
千百年来追随圣贤的人们,
怀着慷慨和自信,岂会愚昧无知?

将书置而不读,谈论虚无,
是谁最初开创了这种败坏?
古时候,禽鸟和鱼儿都受益于泽被,
广施恩惠,造福苍生,如同唐虞时代。

只要老者不背离真理,
就能避免接近杨朱的邪说。
高楼大厦阻塞了道路,
官府尊贵者纷纷降临。

安得禹皋之日重现古人的智慧,
润泽四方,无焦枯之地,
使事业见到真正的儒家思想,
老农也不会怨恨老耕耘的劳作。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文人陆游的作品,表达了他对于读书的热爱和对知识的追求。诗中通过对读书的渴望和自省,展现了作者对于学识的珍视和对道德修养的追求。

诗的开篇,作者描述了自己渴望读遍天下书籍的愿望,虽然他承认自己的能力有限,但内心的志向却是无限的。通过这种力不从心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的决心。

接下来,诗中引出了古代圣贤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希望能够与千百年来追随圣贤的人们为伍,以慷慨和自信的态度面对人生,以免陷入愚昧无知之中。

诗的下半部分,作者讽刺了一些人置书不读,却口头上谈论虚无的现象,质问这种现象的根源是谁,暗示这种行为是对于知识的亵渎和背离。接着,通过对古代禽鸟和鱼儿受益于泽被的描绘,呼应了古代圣贤的仁德和对社会的贡献,以此表达了作者对于社会良知的呼唤。

随后,作者提到了老者不背离真理的重要性,以及高楼大厦和官府尊贵者的出现,暗示了社会中存在的虚伪和功利之风。最后,作者表达了对于重拾古人智慧的期盼,希望能够让事业重新回归真正的儒家思想,使社会回归到道德和智慧的轨道上。并以老农不恨耕耘的形象,表达了对于劳动和实践的尊重。

整首诗通过对读书的渴望、对知识追求的思考,以及对社会现象的批判,展现了作者对于知识和道德的追求,以及对社会良知的关注。它鼓励人们保持对知识的渴望,并通过读书与古人对话,使自己的思想得到升华,以更高的道德境界面对世界。

作者介绍

陆游(一一二五~一二○九),字务观,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宰子。年十二能诗文,以荫补登仕郎。高宗绍兴二十三年(一一五三)两浙转运司锁厅试第一,以秦桧孙埙居其次,抑置爲末。明年礼部试,主司復置前列,爲桧黜落。桧死,二十八年始爲福州宁德主簿(清干隆《宁德县志》卷三)。三十年,力除敕令所删定官(《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八五)。三十一年,迁大理寺司直(同上书卷一九一)兼宗正簿。孝宗即位,迁枢密院编修官兼编类圣政所检讨官,赐进士出身(《宋会要辑稿》选举九之一九)。因论龙大渊、曾觌招权植党,出通判建康府,干道元年(一一六五),改通判隆兴府,以交结臺谏,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论罢。六年,起通判夔州(《渭南文集》卷四三《入蜀记》)。八年,应王炎辟,爲四川宗抚使干办公事。其后曾摄通判蜀州,知嘉州、荣州。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范成大帅蜀,爲成都路安抚司参议官(《渭南文集》卷一四《范待制诗集序》)。三年,被劾摄知嘉州时燕饮颓放,罢职奉祠,因自号放翁。五年,提举福建路常平茶监(《省斋文稿》卷七《送陆务观赴七闽提举常平茶事》)。六年,改提举江南西路(《渭南文集》卷一八《抚州广寿禅院经藏记》)。以奏发粟赈济灾民,被劾奉祠。十三年,起知严州(淳熙《严州图经》卷一)。十五年,召除军器少监。光宗即位,迁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未几,復被劾免(《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二之五四)。宁宗嘉泰二年(一二○二),诏同修国史,实录院同修撰,兼祕书监(《南宋馆阁续录》卷九)。三年,致仕。开禧三年(一二○七),进爵渭南县伯。嘉定二年卒,年八十五。陆游是着名爱国诗人,毕生主张抗金,收復失地,着作繁富,有《渭南文集》五十卷,《剑南诗稿》八十五卷等。《宋史》卷三九五有传。 陆游诗,以明末毛晋汲古阁刊挖改重印本爲底本爲底本。校以汲古阁初印本(简称初印本),宋严州刻残本(简称严州本,藏北京图书馆)、宋刻残本(简称残宋本,藏北京图书馆)、明刘景寅由《瀛奎律髓》抄出的《别集》(简称别集本)、明弘治刊《涧谷精选陆放翁诗集·前集》(简称涧谷本)及《须溪精选陆放翁诗集·后集》(简称须溪本)等,并参校钱仲联《剑南诗稿校注》(简称钱校)。底本所附《放翁逸稿》、《逸稿续添》编爲第八十六、八十七卷。辑自《剑南诗稿》之外的诗,经营爲第八十八卷,凡出自《渭南文集》者,以明弘治十五年锡山华珵铜活字印本爲底本,校以《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

诗词推荐

败絮萧然拥病身,久疏朝谒作闲人。公卿各趁黄麾仗,宾客谁看乌角巾。菱照无情难讳老,杏梢作意已撩春。卧闻儿女夸翁健,诗句年光一样新。

金贴鼓腰,绣妆檐额,吾宗自昔豪奢。椒馨兰馥,烟雾霭横斜。吹管聒天今夜,香风度、罗绮光华。看双美,郎君俊秀,玉女更宜家。繁华。歌宴处,金盘撒果,银烛烧花。任芙蓉帐掩,翡翠屏遮。更看名传桂籍,蓬瀛近、隐泛仙槎。归来去,双亲绿鬓,相对饮流霞。

蛛网雨中时恤纬,蜂屯衙后自婴城。竹根得土笋争长,纸隙受风窗善鸣。

束书欲去意迟迟,从此宁无一会期。客路相逢如宿契,人生难得是间时。虚廊过午陪行食,净院中宵共说诗。此乐何时仍共赏,底须簪佩侍彤墀。

客行愁落日,乡思重相催。况在他山外,天寒夕鸟来。雪深迷郢路,云暗失阳台。可叹凄惶子,高歌谁为媒。

手种疏梅已发妍,相从三过客中年。吾生岂得须如意,随处何妨且信缘。风月心多时小醉,轩裳梦少且闲眠。万人海里能如此,是自在禅并散仙。

塞草烟光阔。渭水波声咽。春朝雨霁轻尘歇。征鞍发。指青青杨柳,又是轻攀折。动黯然、知有後会甚时节。更尽一杯酒,歌一阕。叹人生,最难欢聚易离别。且莫辞沉醉,听取阳关彻。念故人、千里自此共明月。

鱼骼匠成尊,犹残海浪痕。外堪欺玳瑁,中可酌昆仑。水绕苔矶曲,山当草阁门。此中醒复醉,何必问乾坤。

西塞山边白鹭飞。吴兴江上绿杨低。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将风里戴,短蓑衣向雨中披。斜风细雨不须归。

二毛非骑省,朝镜忽秋风。丝缕寒衣上,霜华旧简中。承明那足厌,车服愧无功。日日山城守,淹留岩桂丛。

梅花雪月本三清,雪白梅香月更明。夜半忽登楼上望,不知何处是瑶京。

紫泥诏下九重天,文治初兴正急贤。草木辉光沾雨露,鸢鱼鼓舞乐天渊。云衢接武怀新星,雪案潜心理旧编。礼乐三千据素蕴,丹墀他日听刖傅。

上窗写影几竿竹,叶叶风前作态殊。萧瑟为秋增气势,翩翻类客转江湖。不堪相对三朝格,漫说何能一日无。便当此君亭畔物,高材直节伴羁孤。

亭亭孤月照行舟,寂寂长江万里流。乡国不知何处是,云山漫漫使人愁。

佛祖有密语,有说即不密。密禅画吾真,密意已漏泄。如析栴檀香,片片体非别。密意在其中,密亦如是说。

密树烟深绿映门,入门清绝隔嚣尘。须知泽畔行吟客,便是林问散发人。山色满楼何处尽,花香过酒逐番新。东风时引閒云到,留作轻阴欲驻春。

宫柳初开一抹眉,武昌城下乍逢时。春来树树烟条绿,欲认何枝是旧枝。寒食东风已满城,小枝纤弱拂啼莺。东君不惜离人苦,又向前年折处生。

属兴难忘水与山,救时箴戒出其间。读终翻恨吾生晚,不得斯人一往还。

水泛将晴雾,山行欲雨云。鸥翻随渚见,鸡近隔林闻。

肃肃路寐,相维明堂。二信鉴止,三圣侑旁。灵期诉后,祠节齐庄。至诚闰贶,降福地疆。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