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

三辅频年说募兵,黄龙羯虏几时平。
儿童月下吹芦管,半是秋风塞上声。

作品评述

诗词:《有感》
朝代:明代
作者:李时行

三辅频年说募兵,
黄龙羯虏几时平。
儿童月下吹芦管,
半是秋风塞上声。

中文译文:
多年来频繁征募士兵,
黄龙指的是边境的敌寇,何时才能平定。
孩童在月光下吹奏芦管,
其中一部分声音是来自边塞上的秋风。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明代时期频繁征兵和边境战乱的感慨和思考。

第一句“三辅频年说募兵”,描述了朝廷不断征募士兵的情况。其中,“三辅”指的是明代时期的三个重要地区:京畿、南京和开封。征募士兵的频繁举动暗示了当时的战乱和紧张局势。

第二句“黄龙羯虏几时平”,以隐喻的方式表达了对边境战乱的忧虑。黄龙指的是边境上的敌寇,而“羯虏”则是指蒙古人。作者询问何时才能平定这些战乱,暗示了他对和平的渴望和对乱世的痛心。

第三句“儿童月下吹芦管”,描绘了一个安宁的场景。在月光的映照下,孩童们吹奏着芦管,形成了悠扬的音乐。

最后一句“半是秋风塞上声”,通过对芦管声音的描写,将秋风的声音与边塞上的风声相连。这里的“半是”意味着芦管声中融入了边塞风声,暗示了边境战乱对平民生活的影响。

整首诗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传达了作者对战乱和征兵的忧虑,以及对平静安宁生活的向往。通过对战乱和平民生活的对比,揭示了乱世中的人们所面临的困境和无奈。这首诗抒发了明代时期普通百姓对战乱的痛苦和对和平的向往,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

诗词推荐

古来五子伊谁,有唐室、五王称首。窦氏五龙,柳家五马,西晋室、陶家五柳。英名不朽。更东汉、马良并秀。君今也、五男还又。应是五星孕就。腹笥五经,身膺五福,指日继、五侯之後。个般非偶。好与醉、刘伶五斗。

朝事鞍马早,吏曹文墨拘。初无尺寸补,但于朋友疏。岂如箪瓢子,卧起一床书。炙背道尧舜,雪屋相与娱。步出城东门,野鸟吟废墟。颇知富贵事,势穷心亦舒。诗来献穷状,水饼嚼冰蔬。斗酒得醉否,枵腹如瓠壶。亦可召西舍,侯嬴非博徒。

对酒怜鹅满意黄,江天风暖水纹香,诗情到底能多助,官事由来未苦忙。晴雨不妨春自好,醉醒何择我非狂。几时容与扁舟去,浩荡烟波情兴长。

志士身许国,夫岂慕高爵。感慨九重恩,领受千里托。安边志获就,解印良亦乐。厚禄弃千锺,壮气横六幕。造朝吐奇论,投合期契钥。终焉谩喋喋,远意谁领略。琳馆返高卧,铃斋休画诺。拟寻一亩宫,未办千金橐。松楸已在眼,阡陌想交错。回头长安日,倾心比葵藿。

水月精神玉雪胎。乾坤清气化生来。断桥流水领春回。昨夜醉眠苔上石,天香冉冉下瑶台。起来窗外见花开。

旨酒告絜,青蘋应候。礼陈瑶币,乐献金奏。弹弦自昔,解冻惟旧。仰瞻肸蚃,群祥来凑。

天德冥应,仁泽载濡。其甘如机,其凝若珠。云表潜结,颢英允敷。降于竹柏,永昭瑞图。

宫样细腰身。玉带罗衫稳试新。小底走来宣对御,催频。曲殿西厢小苑门。歌舞斗轻盈。不许杨花上锦茵。劝得君王真个醉,承恩。金凤红袍印粉痕。

莫嫌寒漏尽,春色来应早。风开玉砌梅,薰歇金炉草。稚齿喜成人,白头嗟更老。年华个里催,清镜宁长好。

时入三秋气已清,节临七夕露初零。如何老子临风坐,也望天河牛女星。

沙岸人家报急流,船官解缆正夷犹。震雷将雨度绝壑,远水粘天吞钓舟。甚欲去挥白羽箑,可堪更著紫茸裘。平生得意无人会,浩荡舂鉏且自由。

浅浅水,断又续,在山清,出山浊。曲曲折折难回头,呜呜咽咽日夜哭。问伊伤心何其多,悔恨当初出幽谷。

山石古来色,河流无尽声。行舟自往返,群木几枯荣。狂象调难伏,空华灭复生。我来何所得,聊此濯尘缨。

客云自孔氏,不觉喜逢迎。止宿见二子,孰云无世情。

曙色分层汉,莺声绕上林。报花开瑞锦,催柳绽黄金。断续随风远,间关送月沈。语当温树近,飞觉禁园深。绣户惊残梦,瑶池啭好音。愿将栖息意,从此沃天心。

岳敢拜手而言曰:月穷于纪,星回于天,盖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于是焉极、而岁功成矣。惟天之运,循环无穷,一气推移,不可限量,其殆极而无极欤。分岁而颂椒,守岁而爆竹,人知其为岁之极耳。洪钧转而万象春,瑶历新而三阳泰,不知自吾极而始也。始而又极,极而又始,元功宁有穷已

减塑冠儿,宝钗金缕双D665结。怎教宁帖。眼恼儿里劣。韵底人人,天与多磨折。休分说。放灯时节。闲了花和月。

清谈得子夜已中,彼此历叙平生穷。知子曾为四明客,亦曾献赋明光宫。万人海里不相逢,狂游却向江城同。寻盟要采庐山杞,香炉峰顶烟生紫。便从山北过山南,趁取春光攒桃李。洗心涤虑先漱齿,况是天下第一水。

秋风摵摵鸣枯蓼,船阁荒村夜悄悄。正当逐客断肠时,君独歌呼醉连晓。老夫平生齐得丧,尚恋微官失轻矫。君今憔悴归无食,五斗未可秋毫小。君言失意能几时,月啖虾蟆行复皎。杀人无验中不快,此恨终身恐难了。徇时所得无几何,随手已遭忧患绕。期君正似种宿麦,忍饥待食明年麦。

红树南江近,青山北郭遥。江清目渺渺,林冷发萧萧。食鲙知晨钓,听歌识暮樵。寻常送归客,不过水西桥。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