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东厅韩侍郎斋居晚兴

斋禁虽严异太常,萧然高卧意何长。
烟含欲暝宫庭紫,日映新秋省闼黄。
壮节易摧行踽踽,华年相忠去堂堂。
追攀坐叹风尘隔,空听钧天梦帝乡。

作品评述

《次韵东厅韩侍郎斋居晚兴》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斋禁虽严异太常,萧然高卧意何长。
烟含欲暝宫庭紫,日映新秋省闼黄。
壮节易摧行踽踽,华年相忠去堂堂。
追攀坐叹风尘隔,空听钧天梦帝乡。

中文译文:
斋禁虽然严格,却与太常不同,
我静静地躺在高处,思绪何时才能长久?
烟雾中含着暮色,宫庭呈现紫红色,
阳光映照下,新秋的朝廷门闾泛黄。
壮节容易受挫,我孑然一身行走,
年华正年轻,相忠诚的人已离去,他们曾气宇轩昂。
回首往事,我坐下叹息,风尘隔绝了我的追求,
只能空闻天子之音,梦想着帝王的乡土。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写的是王安石晚年时的心境和情感。诗人描述了自己在斋居中的孤独与无奈,以及对壮志难酬和逝去的年华的感慨。

首先,诗人提到斋禁虽然严格,但他和太常(指太常寺,官署之一)的情况不同,表明他在政治上并不得势,与当时的朝廷形势相违背。然后他以高处的卧榻为喻,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独和寂寞,思绪无法长久定格。

接下来,诗人通过描绘烟雾和阳光的景象,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叹。烟雾蒙蔽了宫廷,暗示着岁月的渐暮,而阳光照耀下的朝廷则泛黄了,象征着时光的流转和人事的更迭。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表达了自己壮志难酬的遭遇和对逝去华年的怀念。他形容自己行走时孤独无依,而那些曾经忠诚的人已经离去,他们曾经风华正茂、气宇轩昂。诗人坐着回首往事,感叹自己追求的目标被风尘隔绝,只能空想听闻天子的声音,梦想着帝王的乡土。

整首诗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情感为主线,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壮志难酬的痛感,以及对逝去年华和追求目标的怀念。通过对个人感受的描绘,诗人表达了他对现实的无奈与不满,以及对理想和追求的执着。这首诗词通过深刻的意象和内心的思考,展现了王安石独特的写作风格和对于这首诗词的进一步分析:

《次韵东厅韩侍郎斋居晚兴》这首诗词是王安石以自己的斋居为背景,反映出晚年时的心境和对逝去年华的感慨。诗中运用了许多意象和修辞手法,展示了王安石独特的写作风格。

首先,诗人通过斋禁和太常的对比,凸显了自己在政治上的边缘地位。太常是朝廷的一部分,而斋禁则是私人的居处,这种对比暗示了诗人在政治上的被边缘化和与权力的脱离。这种边缘地位也体现在诗人高卧的描写中,他孤独地躺在高处,思绪不断流转,表达了对人生的迷茫和无奈。

其次,诗中的景物描写充满了意象,通过烟雾和阳光的映照,传达了岁月的流逝和年华的消逝。烟雾含有暮色,宫庭呈现紫红色,象征着时光的渐暮和宫廷的衰败。而阳光映照下的朝廷则呈现出新秋的黄色,暗示着时光的流转和人事的更迭。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以壮节易摧、华年相忠来表达对逝去年华和曾经的忠诚者的怀念。壮节易摧指的是年轻时的豪情壮志容易被现实打磨,华年相忠则暗示着曾经的忠诚者已经离去。诗人坐在斋中,回首往事,感叹自己的追求被现实所阻隔,只能空想听闻天子之音,梦想着帝王的乡土。

整首诗词通过对个人的心境和情感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人生遭遇的感慨,以及对逝去年华和追求目标的怀念。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以独特的表达方式展示了王安石的独特写作风格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作者介绍

王安石(一○二一~一○八六),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歷签书淮南判官、知鄞县、通判舒州,召爲群牧判官。出知常州,移提点江东刑狱。嘉祐三年(一○五八),入爲度支判官,献万言书极陈当世之务。六年,知制诰。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出知江宁府。寻召爲翰林学士。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除参知政事,推行新法。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七年,因新法迭遭攻击,辞相位,以观文殿学士知江宁府。八年,復相。九年,再辞,以镇南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判江宁府。十年,免府任,爲集禧观使,居江宁钟山。元丰元年(一○七八),封舒国公。后改封荆。哲宗元祐元年卒,年六十六。赠太傅。绍圣中謚文。着有《临川集》一百卷、《唐百家诗选》二十卷、《新经周礼义》二十二卷(残)。另有《王氏日录》八十卷、《字说》二十卷、《老子注》二卷、《洪范传》一卷、《论语解》十卷,与子雱合着《新经诗义》三十卷,均佚。事见《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四《王荆公安石传》。《宋史》卷三二七有传。 王安石诗,有全集本和诗集李壁注本两个系统。今以明嘉靖三十九年吉阳何氏抚州覆宋绍兴中桐庐詹大和刊《临川先生文集》(《四部丛刊初编》影印,其中诗三十七卷,第三十八卷有六首四言诗)爲底本。校以南宋龙舒刊《王文公文集》本(简称龙舒本),张元济影印季振宜旧本《王荆文公诗李雁湖笺注》本(张氏以爲系元大德本,据今人考证,实明初刻本,简称张本),清缪氏小岯山房刊本(简称缪本),日本蓬左文库所藏朝鲜活字本(简称蓬左本)。校本多出底本的诗,以及从他书辑得的集外诗,分别编爲第三十八、三十九、四十卷,各本多有与他人诗集互见或误收的诗,前人已多有指明。爲谨慎计,凡本集各本已收的诗,仍全部收入,在诗题下加注或加按说明;《瀛奎律髓》误收的他人诗,入存目。

诗词推荐

粲粲黄花手自持,登高聊答此佳时。纤云不作看山祟,斗酒聊宽去国思。落日楼台频徙倚,西风鼓笛倍凄悲。彭城戏马平生意,强为巴歌一解颐。

有耳不听下巴人,有手不写剧秦美新。天生灵物寄我体,可惜秽弃同埃尘。清风百世希文老,一字流传今是宝。谁知堂堂伯夷颂,曾借春晖发枯槁。韩子也复英雄姿,冰寒半峻余文辞。吹嘘自起北海隐,脍炙聊慰西山饥。天荒地老精灵在,处处江湖红散彩。青离孔氏忽自归,今遇龚侯如有待

昌身如饱腹,饱尽还复饥。昌诗如膏面,为人作容姿。不如昌其气,郁郁老不衰。虽云老不衰,劫坏安所之。不如昌其志,志一气自随。养之塞天地,孟轲不吾欺。人言魏勃勇,股栗向小儿。何如鲁连子,谈笑却秦师。慎勿怨谤谗,乃我得道资。淤泥生连花,粪壤出菌芝。赖此善知识,使我

督邮一见未为辱,不暇税冕为膰肉。栖隐阁上字犹新,堪叹五湖去不速。

江头雨足春水生,江上青山烟树暮。扁舟明发去如飞,目断征帆入苍雾。

文武从容两有余,公板将幕往来居。已安四海如三杰,欲散千金比二疏。今日监边亲跪毂,他年入殿赐乘车。武侯暂为苍生起,长忆隆中卧旧庐。

书带生香,忘忧弄色,四窗虚悄。茅茨净覆,栋宇洗空文藻。卷珠帘,雨痕暮收,绮罗静隔红尘岛。对纸屏素榻,拂潭烟树,扫檐风条。深窈。西园晓。似日照炉峰,数声啼鸟。琼莲倚盖,晓水靓妆孤袅。浣花溪,尚余旧春,*芳剩馥吟未了。望东林,小径斜通,梦约香山老。

春风吹雪乱飘颻,林下如何更寂寥。霜宪威稜正难犯,小人当贶是难消。

好风浮。晚雨收。林叶阴阴映鹢舟。斜阳明倚楼。黯凝眸。忆旧游。艇子扁舟来莫愁。石城风浪秋。

乃祖乘槎去复还,君平饶舌世人传。天机不道因渠泄,更遣云仍学算开。

万紫千红,都不似、玉奴一白。三数萼、有冰霜操,无脂粉色。长共竹君松友伴,岂容蝶使蜂媒入。似惠和、伊任与夷清,兼三德。能洁己,能娱客。成子后,调羹役。更岁寒风味,时然后出。春浅吹回羌管寸,夜阑吟费花笺尺。炯使星、两两月黄昏,真诗伯。

天将暮,雪乱舞,半梅花半飘柳絮。江上晚来堪画处,钓鱼人一蓑归去。

鸾凰本是和鸣友。奈无计、长相守。云雨匆匆分袂后。彩舟东去,橹声呕轧,目断长堤柳。涓涓清泪轻绡透。残粉余香尚依旧。独上南楼空回首。夜来明月,怎知今夜,少个人携手。

闻说到扬州,吹箫忆旧游。人来多不见,莫是上迷楼。

厨冷烟初禁,门闲日更斜。东风不好事,吹落满庭花。过社纷纷燕,新晴淡淡霞。京都盛游观,谁访子云家。

如君真道者,乱世有闲情。每别不知处,见来长后生。药非因病服,酒不为愁倾。笑我于身苦,吟髭白数茎。

于理玄同孔老瞿,客尘觉似淅消除。一生嚼蜡有余味,两载离家难几书。君已杰心参祖意,我犹滞相问童初。宝岩不作桑间恋,榆馆能来慰索居。

灵山话月,曹溪指月。递代相传,证龟成鳖。

老龙拖雨过平川,晓影初开树色鲜。有片白云收不尽,日高犹在讲堂边。

岂是林逋放鹤迟,羽闲成懒静相宜。落花时节人中酒,夜雨轩窗客赌棋。身外浮名何用觅,人间多事不须知。屋边梅树上边石,岁岁春风日日诗。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