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东厅韩侍郎斋居晚兴

斋禁虽严异太常,萧然高卧意何长。
烟含欲暝宫庭紫,日映新秋省闼黄。
壮节易摧行踽踽,华年相忠去堂堂。
追攀坐叹风尘隔,空听钧天梦帝乡。

作品评述

《次韵东厅韩侍郎斋居晚兴》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斋禁虽严异太常,萧然高卧意何长。
烟含欲暝宫庭紫,日映新秋省闼黄。
壮节易摧行踽踽,华年相忠去堂堂。
追攀坐叹风尘隔,空听钧天梦帝乡。

中文译文:
斋禁虽然严格,却与太常不同,
我静静地躺在高处,思绪何时才能长久?
烟雾中含着暮色,宫庭呈现紫红色,
阳光映照下,新秋的朝廷门闾泛黄。
壮节容易受挫,我孑然一身行走,
年华正年轻,相忠诚的人已离去,他们曾气宇轩昂。
回首往事,我坐下叹息,风尘隔绝了我的追求,
只能空闻天子之音,梦想着帝王的乡土。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写的是王安石晚年时的心境和情感。诗人描述了自己在斋居中的孤独与无奈,以及对壮志难酬和逝去的年华的感慨。

首先,诗人提到斋禁虽然严格,但他和太常(指太常寺,官署之一)的情况不同,表明他在政治上并不得势,与当时的朝廷形势相违背。然后他以高处的卧榻为喻,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独和寂寞,思绪无法长久定格。

接下来,诗人通过描绘烟雾和阳光的景象,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叹。烟雾蒙蔽了宫廷,暗示着岁月的渐暮,而阳光照耀下的朝廷则泛黄了,象征着时光的流转和人事的更迭。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表达了自己壮志难酬的遭遇和对逝去华年的怀念。他形容自己行走时孤独无依,而那些曾经忠诚的人已经离去,他们曾经风华正茂、气宇轩昂。诗人坐着回首往事,感叹自己追求的目标被风尘隔绝,只能空想听闻天子的声音,梦想着帝王的乡土。

整首诗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情感为主线,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壮志难酬的痛感,以及对逝去年华和追求目标的怀念。通过对个人感受的描绘,诗人表达了他对现实的无奈与不满,以及对理想和追求的执着。这首诗词通过深刻的意象和内心的思考,展现了王安石独特的写作风格和对于这首诗词的进一步分析:

《次韵东厅韩侍郎斋居晚兴》这首诗词是王安石以自己的斋居为背景,反映出晚年时的心境和对逝去年华的感慨。诗中运用了许多意象和修辞手法,展示了王安石独特的写作风格。

首先,诗人通过斋禁和太常的对比,凸显了自己在政治上的边缘地位。太常是朝廷的一部分,而斋禁则是私人的居处,这种对比暗示了诗人在政治上的被边缘化和与权力的脱离。这种边缘地位也体现在诗人高卧的描写中,他孤独地躺在高处,思绪不断流转,表达了对人生的迷茫和无奈。

其次,诗中的景物描写充满了意象,通过烟雾和阳光的映照,传达了岁月的流逝和年华的消逝。烟雾含有暮色,宫庭呈现紫红色,象征着时光的渐暮和宫廷的衰败。而阳光映照下的朝廷则呈现出新秋的黄色,暗示着时光的流转和人事的更迭。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以壮节易摧、华年相忠来表达对逝去年华和曾经的忠诚者的怀念。壮节易摧指的是年轻时的豪情壮志容易被现实打磨,华年相忠则暗示着曾经的忠诚者已经离去。诗人坐在斋中,回首往事,感叹自己的追求被现实所阻隔,只能空想听闻天子之音,梦想着帝王的乡土。

整首诗词通过对个人的心境和情感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人生遭遇的感慨,以及对逝去年华和追求目标的怀念。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以独特的表达方式展示了王安石的独特写作风格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作者介绍

王安石(一○二一~一○八六),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歷签书淮南判官、知鄞县、通判舒州,召爲群牧判官。出知常州,移提点江东刑狱。嘉祐三年(一○五八),入爲度支判官,献万言书极陈当世之务。六年,知制诰。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出知江宁府。寻召爲翰林学士。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除参知政事,推行新法。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七年,因新法迭遭攻击,辞相位,以观文殿学士知江宁府。八年,復相。九年,再辞,以镇南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判江宁府。十年,免府任,爲集禧观使,居江宁钟山。元丰元年(一○七八),封舒国公。后改封荆。哲宗元祐元年卒,年六十六。赠太傅。绍圣中謚文。着有《临川集》一百卷、《唐百家诗选》二十卷、《新经周礼义》二十二卷(残)。另有《王氏日录》八十卷、《字说》二十卷、《老子注》二卷、《洪范传》一卷、《论语解》十卷,与子雱合着《新经诗义》三十卷,均佚。事见《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四《王荆公安石传》。《宋史》卷三二七有传。 王安石诗,有全集本和诗集李壁注本两个系统。今以明嘉靖三十九年吉阳何氏抚州覆宋绍兴中桐庐詹大和刊《临川先生文集》(《四部丛刊初编》影印,其中诗三十七卷,第三十八卷有六首四言诗)爲底本。校以南宋龙舒刊《王文公文集》本(简称龙舒本),张元济影印季振宜旧本《王荆文公诗李雁湖笺注》本(张氏以爲系元大德本,据今人考证,实明初刻本,简称张本),清缪氏小岯山房刊本(简称缪本),日本蓬左文库所藏朝鲜活字本(简称蓬左本)。校本多出底本的诗,以及从他书辑得的集外诗,分别编爲第三十八、三十九、四十卷,各本多有与他人诗集互见或误收的诗,前人已多有指明。爲谨慎计,凡本集各本已收的诗,仍全部收入,在诗题下加注或加按说明;《瀛奎律髓》误收的他人诗,入存目。

诗词推荐

云深户不开,竹屋两三间。野水浸官渡,低墙出远山。绝荤如鹤瘦,习懒惯童顽。我亦皈真者,来公半日闲。

我不嫌髭白,白髭何自落。虽然失丑衰,将恐日髭薄。有生无不老,岁事看秋箨。一身忧已大,毫发谁能度。

古有如来号定光,百年真相为重装。面前涌出香炉石,欲使人烧无尽香。

鬓丝千缕去冲寒,酒放诗豪强自宽。天下英雄从古少,人生遇合至今难。婚姻债里抛吟屋,雨雪声中起客单。造物与君强健在,归囊知有暮年欢。

一剑横空,飞过洞庭,又为此来。有汝阳璡者,唱名殿陛,玉川公子,开宴尊罍。四举无成,十年不调,大宋神仙刘秀才。如何好,将百千万事,付两三杯。未尝戚戚于怀。问自古英雄安在哉。任钱塘江上,潮生潮落,姑苏台畔,花谢花开。盗号书生,强名举子,未老雪从头上催。谁羡汝,

仙祠佛舍碧山边,扶路逢人有醉颠。火急向渠分此乐,徐郎多病我衰年。

损益才通理洞明,不应知死异知生。惜无人把宣尼语,说似当年尚子平。

斗柄回秋律。素蟾飞、冰霜万里,满川金碧。得月偏多何处是,惟有桥南第一。正野迥、西风寒寂。丹桂婆娑疏影在,想微瑕、未累千金璧。河汉远,澹无迹。知君有句酬佳夕。尽高歌、胡床自倚,露漙珠溢。坐到参横星欲暗,隐隐天低似笠。但络纬、悲啼催织。吟咏凄凉翻有恨,谅知音、

蹊路高低入乱山,诸贤相送愧间关。溪云压帽兼愁重,风雪吹衣着鬓斑。花烛夜堂还共语,桂枝秋殿听跻攀。相思不作勤书礼,别后吾言在订顽。雪满山城入暮关,归心别意两茫然。及门真愧从陈日,微服还思过宋年。樽酒无因同岁晚,缄书有雁寄春前。莫辞秉烛通霄坐,明日相思隔陇烟。

日暮天无风,岸巾夕阳中。回首发遐想,明月已升东。

腥涎不满壳,聊足以自濡。升高不知回,竟作粘壁枯。

谁似西湖处士才,诗中篱落久尘埃。陆郎旧有梅花课,未见今年句子来。

我听风篁是梵音,如何俗耳等闲闻。自来击处无人会,千古知心只此君。

戏投饼饵方塘上,无限鱼儿翻翠浪。向来瓠瑟听遗音,今日梅山识清唱。

采樵深入万松关,踏破类云几朵山。担折蓦知柴束重,掉头归唱月弯弯。

上公拜表请休官,中使传宣未听閒。雍府遥兼新节镇,邺城重领旧山川。左弧共记生贤始,右席谁居献寿间。阴施在人天报远,蟠桃三熟鬓毛斑。

狼胥未易封,癙思不可道。秋闺刀尺声,催白边城草。

破艇冲风去似疑,短篷经雨漏如筛。无端更著连宵雨,大似波神得厮欺。

一百七十里,我行谁谓赊。期年初去国,度宿即还家。事似谈春梦,身如寄客槎。石帆村好在,重理旧桑麻。

门户期兴起,交朋务琢磨。反身求大学,决意取儒科。赞府声尤著,邻封惠亦多。伤心濠上路,无复听弦歌。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